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申俊  孙涵  成金华 《资源科学》2016,38(3):439-449
中国正面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碳减排的双重压力,合理引导和控制城镇居民能源消费至关重要.文章从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两个方面分别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来分析2008-2012年中国30个省域城镇居民完全能源消费的空间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基于社会经济特征的经济距离权重空间计量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中国城镇居民完全能源消费的空间效应及其区域差异;中国城镇居民完全能源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且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城镇居民完全能源消费的高-高集聚区;生活能源价格和城镇人口规模是城镇居民完全能源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又以生活能源价格的影响最大.因此,政府在进行政策制定时,需要针对不同区域采取差别化的能源政策,同时优化能源价格机制,积极引导居民绿色能源消费.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持久收入消费理论为理论模型,用1987-2003年期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农村和城镇的消费行为分别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城镇消费 行为基本符合持久收入假说,而农村消费行为不符合。在此结果基础上,分析了城乡消费行为的差异及原因,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居民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指数因素分解法,从居民最终能源消费方式(产品层次)入手分析了1993年至2007年,影响居民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研究认为:居民购买力增强、消费结构向能源密集型产品的转变是导致居民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的最重要原因;能源消费产品结构升级则促进了能源消费节约;能源价格变化对居民能源消费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徐晶 《中国科技信息》2005,(21B):12-12,15
本文以持久收入消费理论为理论模型,用1987-2003年期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农村和城镇的消费行为分别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城镇消费行为基本符合持久收入假说,而农村消费行为不符合。在此结果基础上,分析了城乡消费行为的差异及原因,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翟紫含  付军 《资源科学》2016,(4):622-630
中国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能源发展进程加快。山区少数民族由于地理位置、社会观念、生产方式等的特殊性,多数居民生活水平仍处于贫困状态。本文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具有空间差异性分布特征的能源消费"三级"地理分区,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四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家庭能源消费情况,利用二元选择模型和删失模型识别影响地区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分析能源转型的趋势及内在动力。结果表明:家庭规模、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和民族习惯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有显著影响;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差异反映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从能源消费的变动趋势可以看出人们的消费行为逐渐由生存型消费转为发展型消费。据此总结凉山州能源发展经验,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其他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能源发展路径选择提供参考,有助于全面推动农村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引导城市居民的能源消费行为向低碳化转变,促进中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和"价值-信念-规范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城市居民能源消费行为低碳化的心理动因理论模型,以江苏省徐州市的城市居民为调查对象,获得710份有效的城市居民调查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城市居民的低碳行为意愿是导致其实施低碳化能源消费行为的最直接心理动因,对行为各维度的作用强度均较高,因此,要引导居民实施低碳化的能源行为,激发其低碳行为意愿是关键;(2)居民的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利他价值观通过影响低碳行为意愿而间接驱动行为,其中主观规范的作用最大,利他价值观的作用最小,生态价值观的作用则不显著;(3)居民的低碳意愿向低碳行为的转化过程,受能源价格感知和能效产品经济性的正向调节,并且更多地转化为购买型低碳行为,对习惯型节能行为的作用相对偏弱;(4)家庭收入、家庭规模、住宅产权和家庭类型对居民能源消费行为低碳化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运用1990~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逐点估计方法,就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动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人均GDP和能源消费之间呈现N型关系,在人均GDP从低到高变化的过程中,存在一段平稳下降区间,在此区间前后人均GDP均显著地促进了能源消费量的增加,能源消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并不存在.进一步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研究表明,高收入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呈现倒U型关系,而低收入地区的能源消费持续提速.最后为我国制定能源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之间并不表现出Granger因果关系,而能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我国表现出明显的能源推进型经济增长模式.此外,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需要制定相应政策,解决能源消费问题,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包括:需要制定合理的能源消费政策;采用新技术,加强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以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改变传统能源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9.
刘春年  陈通 《现代情报》2015,35(11):127-133
能源互联网是传统能源向智慧能源转型的新的突破口。对该主题相关研究文献的共词分析、聚类分析及引文编年分析,有利于加强能源互联网的高效利用,把握该研究领域的研究动态,探索新的研究方向,为打造绿色网络提供理论支撑。论文研究发现:能源网络职能演进研究、能源互联网技术体系研究、能源的生产调度及传输控制研究、能源互联网信息获取和处理4个方面构成了能源互联网研究主要研究脉络。并且涵盖材料学、生物学、电子控制学、信息科学、经济管理学等学科领域,是典型的学科交叉性问题。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进一步文献计量分析,论文进一步发现:新时代能源互联网发展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政策引导、行业分工协作、互联网技术进步、金融媒体支持与倡导。  相似文献   

10.
低碳经济时代中国消费模式的转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明确低碳经济内涵、低碳消费模式对低碳经济发展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中国低碳消费模式构建的6个影响因素:能源制度及消费政策,消费风俗习惯、政府采购与消费行为导向、家庭收入、个人消费偏好和家庭规模。基于此,提出构建中国低碳消费模式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2008—2012年中国30个省域为研究对象,从Bayes空间计量的角度研究省域之间生活能源消费的空间效应,并分析不同因素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居民能源消费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多数省域的居民能源消费在空间上呈现高-高和低-低集聚;人口规模是影响居民能源消费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居民消费支出和能源消费强度;从当期效应来看,各变量对居民能源消费的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显著为正,因此,降低能源消费需要控制人口规模向城市转移的增长速度、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引导和改善居民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2.
生活领域能源消费的锁定效应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然  张真 《资源科学》2015,37(4):733-743
当前,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能行为,节能家电已成为市场主流的背景下,我国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却逐年攀升。本文认为,这源于生活领域能源消费的锁定效应,本文从住房面积和收入水平两方面分别探究上述锁定效应的形成过程。基于2013年《上海市居民生活碳消费状况调查数据》,本文首先选取两类面积水平相同的住房类型(类型1:别墅、联排、大平层,类型5:农民独栋别墅),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出显著耗能设备,之后运用逻辑斯蒂回归模型探究拥有上述筛选出的耗能设备的概率与居民收入水平的关系,进而分析收入水平对能源消费的锁定效应;类似地,本文选取两类收入水平相同的住房类型(类型1:别墅、联排、大平层,类型2:高层/小高层),探究住房面积对能源消费的锁定效应。结果表明,收入水平和居住面积影响居民家庭购置、使用功能类似但能耗水平不同的电器,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活样式,导致居住能耗差异。  相似文献   

13.
国涓  凌煜  郭崇慧 《资源科学》2010,32(10):1389-1395
反弹效应是能源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它的大小关系到能源政策的实施效果,在国内尚缺乏关于工业部门的实证检验。因此,本文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按照索罗余数的思想估算了中国工业部门1979年-2007年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并利用这一估算结果测算了1979年-2007年中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的反弹效应。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1979年-2007年中国工业部门的平均能源反弹效应约为46.38%,而能源反弹效应总的变化趋势成递减状态。由技术进步而产生的能源效率提高,虽然没有使中国工业部门实现预期的节能目标,但总的呈现出能源节约的特征。本文研究的政策含义为:在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要注意能源价格政策、税收政策等的宏观调控,以实现预期的节能目标。  相似文献   

14.
Despite energy efficiency measures, global energy demand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due to global economic growth and changes in consumer behavior. Even if people are aware of the problem and want to change their energy consumption, they have difficulty acting on their attitudes. This is called the attitude-behavior gap. To narrow this gap and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s,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beyond technological advances must be considered. A promising intervention is nudging, which uses insights from behavioral economics to gently nudge individuals toward more sustainable choice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 how modifying digital choice architectures with nudges can be used to influence consumer energy conservation behavior in smart home applications (SHAs). We conducted an online experiment with 391 participants to t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following three digital nudges in an SHA: self-commitment, reminder, and social norm nudge. While the results of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indicated no effect on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attitude and behavior, we found the potential to promote energy conservation with two nudge types. Thus, this paper makes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 to persuasiv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enabled sustainability for a better world in the form of digital nudges for emerging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15.
孔丽  胡广文  穆献中 《资源科学》2022,44(10):2022-2037
提高能源效率被认为是短期内减缓能源消费增长速度的主要途径,但其有效性可能受到能源反弹效应的影响。由于价格变化带来的居民消费行为改变是能源反弹产生的重要来源。对于高居民收入、高消费能力的北京市而言,无疑会消纳大量的由产品能源效率提升而增加的产能,这加大了居民消费行为改变所产生的能源反弹风险。因此,本文建立了LA-AIDS模型对北京市居民消费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相应能源效率提升比例下居民消费再分配等行为进行仿真,量化2000—2019年北京市能源反弹效应的大小,并对不同类型能源商品和服务消费产生的能源反弹量进行比较;同时,使用Slutsky分解方法将价格变化导致的居民能源消费变化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进行分解,深入探索北京市居民消费配置的能源反弹效应产生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①北京市居民消费带来的能源反弹结果存在完全反弹和部分反弹两种现象,且商品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是能源反弹的主要来源;②居住类商品对整体能源反弹效应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交通通信类商品对整体能源反弹效应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③家庭部门中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意愿,不同类型商品的能源效率提升比例,和能源成本占比均会影响能源反弹的程度。最后,本文从居民、生产企业和政策制定者3个主体角度提出有效缓解能源反弹效应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While economic syste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information‐intensive, economic modeling has yet to incorporate a balanced view of information as a resource. A common substitute, the assumption that more information is better than less, has dangerous consequences because it usually lacks a typology of information, assumes that expected productivity increases are realized, and neglects both equity aspects and the need to search for more appropriate forms of organization. UNESCO's UNISIST program is reviewed to illustrate these consequences and to argue the relevance of the emerging information economics.  相似文献   

17.
煤制油技术产业化的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煤制油技术和产业特征出发,运用组织行为学、能源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对煤制油产业化可能产生的煤化工技术效应、关联产业衍生效应、环境及生态效应、水资源保护效应、区域经济效应,以及煤制油产业化所造成的石油价格与煤炭价格的交互效应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而为国家制定煤制油产业化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已经越来越受到现有制度的约束。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下,对装备制造业的制度进行分析,对其竞争力的变化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本文在回顾了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政策的制度变革历程的基础上,指出现阶段装备制造业制度设计存在着缺少对国内区域分工协作的引导、资本结构极不合理、与低碳低耗能的整体经济发展趋势不能达到激励相容、忽视与非正式制度的协调发展等问题,并在实现制度效率、帕累托改进、交易成本最低、尊重制度生命周期规律等制度设计的原则下,给出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政策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生活用能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影响生活能源消费量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地理和生活方式等。文章以中国28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分为北方城镇、北方农村、南方城镇、南方农村四组,分别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1997-2011年间各省区人均生活能源消费与人均收入的关系。结果显示:①人均生活用能与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②由于加热和制冷是居民生活用能的主要方向,收入与用能的关联表现出有趋向的空间差异;③北方高纬度区域和南方低纬度区域人均生活用能受收入的影响最大。在农村地区二者的关联性普遍比城镇地区大,其中北方城镇化水平高的省份二者关联性更强,而在气候温和的南方,二者的表现较为复杂;④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方单位收入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更大些。由此建议,要通过清洁能源的开发、科技进步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