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茅盾在新文学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不但以一个伟大作家的辛勤劳作,“刻画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艰苦历程,绘制了规模宏大的历史画卷”,而且以一个杰出的文学评论家独到精深的文学评论,指导作家的创作,提高人们的鉴赏水平,推动着文学事业的发展。茅盾的一生,以他对新文学多方面的贡献,把自己和中国现代文学事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他的名字,同鲁迅、郭沫若的名字一样,为我国新文学事业增添了不灭的光辉。 茅盾是一位有个性的文学家,不但他的创作有独特的风格,文学评论也有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子夜》是一部在国内外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优秀作品,是一部大规模地展示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全景的长篇小说。它的出现,是党领导下的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的丰硕成果,也是新文学运动在第二个十年里的重大收获。它不仅标志着茅盾在思想和创作上的重大转折,也标志着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创作在三十年代基本成熟,并由此将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子夜》初版于一九三  相似文献   

3.
茅盾与自然主义有一个较复杂的关系。一方面茅盾在理论和创作上都受着自然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茅盾本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又不愿意承认这一点。本文主要通过理论和创作上的比较,说明茅盾接受自然主义并对之进行了新的改造。同时也阐释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两概念在新文学早期于接受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人们一般都认为茅盾小说最显著的特色就是深刻的社会剖析。茅盾往往是“先以一个社会科学的命题”作为创作的出发点,总是带有鲜明的政治动机和理论意图。他把小说艺术和社会科学结合起来,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观点去观察、剖析各种社会关系、人生世相,采取全景式的写法以展示社会全貌。跟其他现代作品相比,茅盾的小说创作显示了一种自觉的深沉的理性精神。毫无疑问,这些认识都是很正确,甚至可以说是很深刻的。但是熟悉茅盾小说文本的人,特别是那些艺术感觉敏锐的读者却并不满足这些结论。人们隐约感到这些结论与茅盾小说创作本身有着某种程度的脱节,它并不能涵盖人们对茅盾小说创作的整体感受。人们不禁想到,这些权威性的结论似乎还缺少些什么。  相似文献   

5.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小说家,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宗师.他们以各自的创作业绩,反映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进程与不同的特征.茅盾的小说,标志三十年代左翼文学与四十年代国统区革命文学的实绩,鲁迅的小说标志着“五四”文学革命的实绩,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厚固基石.两位作家的创作思维与美学追求,有相同与相异之处.他们创作互补的璀璨光华,照亮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史册,是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茅盾始终与时代脉搏的跳动保持着一致,在作品中显示出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特征,他的中长篇小说毫无例外地表现的都是重大题材。三十年代初,他完成了《子夜》这部五四运动以来新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长篇小说,展现了三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生活的生动画卷。当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茅盾又以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热情,创作了长篇小说《腐蚀》。茅盾在创作《腐蚀》时,对艺术武器的战斗作用有十分明确的认识。《腐蚀》是他实践自己文艺为抗战服务、为人  相似文献   

7.
鲁迅认为俄国近代文学是中国作家的“导师和朋友”。考察中国现代作家,常常可以发现他们与某个俄国作家的某种联系。有的表现为对某个俄国作家的偏爱,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艺术上接近之。如巴金选择了屠格涅夫,而茅盾则接受了托尔斯泰的影响。茅盾说:“我爱左拉,我亦爱托尔斯泰。……可是到我自己来试作小说时,我却更近于托尔斯泰”。直到晚年他还明确地说:“我更喜欢托尔斯泰。”在他的创作生涯中,提到托尔斯泰的名字、作品、艺术经验等次数之多,也是罕见的。 本文所要研究的是,茅盾创作和托尔斯泰创作的联系:茅盾与托尔斯泰的创作的共同点表现在什么地方?茅盾在艺术上是如何自觉或不自觉地吸取托尔斯泰的经验的?茅盾在接受托尔斯泰的巨大影响时表现出一些什么特色?在这里有没有表现出茅盾的个性?  相似文献   

8.
茅盾文学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于1981年设立的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它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文学奖项之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我国的现代文学研究中,出现了贬低茅盾小说艺术价值的现象,有的研究者对茅盾小说艺术个性的认识以及在评价问题上,发生了一些偏差.有人甚至将“茅盾现象视为小说创作中某些不良倾向的代名词,而无视他的一系列小说作品曾经有过、迄今仍然存在的审美魅力,企图将茅盾排除在中国现当代小说大师之外.因此,重新审视茅盾的创作活动,探析其小说的艺术个性,并对其作出正确、公正评价,是有必要认真研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茅盾小说创作数量之多,内容之广,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首屈一指,而且都几乎一致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取材,人物、故事、环境似乎都为当时的读者所熟悉。人们普遍认为茅盾的创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时代感,道理正在于此。然而,是否有例外呢? 1930年8月至12月,茅盾连续创作了三个艺术风格相近的短篇:《豹子头林冲》《石碣》、《大泽乡》。它们在题材上既异于前也不同于后,是茅盾小说创作中的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11.
自然主义对茅盾小说有着多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既表现在创作前的准备过程——对现实生活观照与把握的视角和素材的收集与整理上,也表现在创作过程中的创作心态与创作思路上。更具体表现在作品“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上。正是这种影响,使茅盾小说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风姿别具。  相似文献   

12.
茅盾通过创作、论评、译丛和办刊等文学活动阐扬了兼容并包的开放性文类意识。这对开河之初的中国新文学起到了导引和建廓作用,同时肃清了旧文学的流毒,从而使得新文学向着“真”的方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系列中,茅盾早期创作的“时代女性”形象群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她们”真实反映了时代和生活.凭借其内蕴的丰富性和特异性一出场就为人们所瞩目。这些女性形象塑造方面的成功主要是受茅盾自身独特的生活体验、茅盾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作为一个男性作家作者在塑造女性过程中的无形介入等因素的影响。这一形象群无论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史还是作家自身的整个创作历程都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关于茅盾的生平与创作活动的补充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评论家、翻译家茅盾同志,是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巨匠之一。他的大量作品已成为我国文学艺苑中的宝贵财富。长期以来,许多茅盾研究工作者为搜集整理他的著译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茅盾同志的著译等身,又散见在全国各种报刊上,不易收全,难免有遗漏。我在整理资料过程中,搜集到一些迄今为止,在茅盾同志的各种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茅盾的寓言创作在寓言形式和新的思维内容等方面的探索,以及在艺术表达方面的建树都对后来的中国现代寓言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指出茅盾的寓言创作做了许多中国现代寓言文学的"第一"的工作,是中国现代寓言文学的奠基者.  相似文献   

16.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而且还是一位具有卓越贡献的文艺评论家。茅盾的文学道路有着自己的特点。他不是以创作小说为开端走上文坛,而是首先以独具慧眼、精到入微的文艺评论引起新文学界的重视的。在茅盾大量有关现代作家作品的评论中,对鲁迅小说的评论,时间很早,数量最多。从二十年代初  相似文献   

17.
《子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优秀的长篇小说。它不仅是作者茅盾创作道路上的里程碑式的长篇,也是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的长篇。可是,在前几年的“重写文学史”的讨论中,有人竟给《子夜》制造了一个“模式”,说《子夜》模式主要包括“主题的先行化创作原则”、“人物观念化的塑造方法”和“斗争化的情节结构法”。它对以后的长篇小说的影响是深远的。对这种论调,笔者不能苟同,“特萆此文进行辨析。“主题先行化的创作原则与创作手法”是不是《子夜》的首要特征呢?笔者回答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8.
梁明 《语文知识》2010,(1):60-62
二十世纪20年代初期的茅盾以及以他为代表的"为人生"派,在创作与理论等诸多方面都与来自西方的自然主义有着颇深的渊源。从茅盾早期的文章可以看出自然主义对他创作理念的影响。但是,茅盾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自然主义理念有意识地做了吸收和扬弃,对自然主义怀有复杂的感情。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茅盾的寓言创作在寓言形式和新的思维内容等方面的探索,以及在艺术表达方面的建树都对后来的中国现代化寓言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指出茅盾的寓言创作做了许多中国现代寓言文学的“第一”的工作,是中国现代寓言文学的奠基者。  相似文献   

20.
时代女性形象是茅盾小说创作的一个母题。茅盾通过《蚀》、《虹》、《腐蚀》等小说的创作,真实地再现了“五四”落潮后的时代女性在新的历史转换中的人生演变轨迹。这一母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它与茅盾早年投身妇女运动、《红楼梦》女性现的影响以及作者深层的文化心理意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