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肖茜 《学前教育》2022,(Z2):30-31
<正>进入大班的儿子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思维“套路”,再不是从前那个听话的“乖宝宝”了。虽然我已经做好了跟5岁男孩“斗智斗勇”的准备,但现实还是给了我不少挫败感。当然,从中我也有了很多教育启发。在盛夏的季节里,儿子体验到了玩水带来的巨大乐趣,也因此对游泳产生了些许期待。说“些许”,  相似文献   

2.
在加拿大。有人讲英语,有人讲法语,于是加拿大就将英语和法语都定为自己的官方语言。其实,加拿大不仅仅在官方语言上实施“一国两制”,在度量单位上也是公制和英制交替使用。这给加拿大人生活带来了些许不便。Brad也常为之头疼。  相似文献   

3.
张辉 《物理教师》2010,31(7):53-53
2010年高考落下了帷幕,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一一展现在大家面前.对于“2010年江苏高考试卷”笔者对于第14题尤其欣赏,本题无论是从题目情景来看,还是从设问角度看,无疑是一道体现新课标精神的好题.但其中也有些许瑕疵,下面谈一下自己的体会,与同行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进入大班的儿子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思维“套路”,再不是从前那个听话的“乖宝宝”了。虽然我已经做好了跟5岁男孩“斗智斗勇”的准备,但现实还是给了我不少挫败感。当然,从中我也有了很多教育启发。在盛夏的季节里,儿子体验到了玩水带来的巨大乐趣,也因此对游泳产生了些许期待。  相似文献   

5.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国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抹重彩,如今却显得有些许黯淡,它也需要“活水”来激发新鲜的生命力。儿时的爱好是程元友如今奋斗的方向,他的所作所为,不仅在圆自己少年时的梦,更是在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圆梦。  相似文献   

6.
黄思怡 《新读写》2010,(5):28-28
油菜花,一种再普通不过的花卉,给了小作者些许思考,使她明白,“生命的苍凉和绚丽,是自己的选择”,使她“学着用一种淡定来承受现有的生活”。油菜花改变了作者生活的颜色,它虽不美丽,却开得自然绚烂,也带给我们许多简单却具寓意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正>从博文中看到"用文章来稳定收获"这句话,它深深地触动了我。从自己的经历看,从教二十余年,曾有些许灵光闪现,也有些许积攒和沉淀,然而诉诸文字的却很少,不多的几篇也是为了完成上级或单位的任务,属于"不得已"的产物。工作忙碌只是原谅自己的借口,惰于思考、整理和积累才是真正原因。即便如此,在很多同事眼中,我还算是不懒的。由此推想,在我们行走教育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我从未接触过电脑,应该如何学习?”常听人提出这个问题,本人是小学教员,谈谈自己学习经历及教学体会,供大家参考并就教于方家。我开始学电脑那会儿,也有畏难情绪,但由于自己有兴趣,并坚持不断地摸索钻研,也取得些许收获。要探索电脑的奥秘不易,但学会应用,让电脑为你服务并不难。我认为只要解决学习电脑的几个认识误区,相信有一天,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也成为“电脑高手”了。  相似文献   

9.
不管是在小学阶段还是在中学阶段,作文的教学始终是语文课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必需要学习的,目标是要培养他们流畅的书面表达能力的一门课程.然而,在实际的作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却提起作文就发愁、就犯难,真是“难于上青天”,教师们也一直愁于找不到好的办法让学生掌握这一书面表达能力,于是“写作文难”“改作文难”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也已经成为小学生一种心理障碍.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下自己的些许看法.  相似文献   

10.
庄庆松 《教育文汇》2003,(2):19-19,21
在一些中小学,五六十名学生挤在一间教室的情景比较普遍,有的八十多名学生“济济一堂”也不鲜见。“前贴讲台后靠墙”就是对“大班化”的描述。而家长,则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有更大的学习和活动空间,有更多的时间与老师交流,得到老师个别化的教育。从教育规律和青少年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来看,也不宜从小学到中学都在“小礼堂”式的教室里上课。由此,“小班化”教育应运而生。“小班化”教育在国外已推行多年,有的国家已经普及。我国从1997年起,在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地开始“小班化”试点实验工作。由于教育资源的限制,“小班化”教育在我国一时尚难以全面推行,但它终将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期“世纪风”栏目有关“小班化”教育的一组文章,既有相关的理性思考和点面的改革经验,也有生动的课堂实录,希望能对广大教育同仁起些许启迪和参考之效。  相似文献   

11.
考研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换来了尘埃落定后的闲适心情,因此,从本科生到研究生过渡的长假快乐而充实!开学了,即将步入象牙塔深造,心中有些许激动和些许紧张:激动的是自己  相似文献   

12.
我们总是抱怨同学关系太难相处,在对方身上找出一条又一条的理由原谅自己。可在我们埋怨之余,却从来没有认真地从自己的身上找出些许原因。我们习惯那么固执地为自己辩解:“我”没有错。同学大多是同龄人,一样的思想,一样的“轻狂”。可是他们的心思太难猜透,因此我们总是感觉与对方隔着一堵厚厚的“玻璃墙”。每天见面笑嘻嘻地打招呼,看似亲切而和睦,其实“暗里藏刀”,都在为争夺名和利而互相排挤,互相嫉妒,使本来纯洁的友情变了味,反而成了“敌人”,成了“对手”。我们因此不相信别人,有困难得到慷慨帮助,我们会猜忌别有用心,与同学吵架闹…  相似文献   

13.
信任的力量     
《家庭与家教》2004,(6):52-53
微软的员工“不休不眠”地工作,肯定有什么东西在吸引着他们,肯定是在享受一种乐趣。这让人想起微软总裁比尔·盖茨的做事原则It'sfun(这是乐趣)。工作是如此,学习也应当如此,只有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才能学有所成。一群不承认自己是天才的微软小子讲述他们成长的故事……我们有选择地从一些教育子女成功经验中摘编出部分内容,读者可从这些经验里获得些许启发。  相似文献   

14.
“语文主题学习”的实施已经有半年多的时间了,孩子们在课内大量阅读中走进了文字.徜徉于灵动的汉字间,正在感受读书带给自己的独特体验。作为教师的我.也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随着实验的逐渐深入,也带来了实践过程中的些许思考。根据年段的特点.我阅读《语文主题学习》杂志,每天浏览“语文主题学习”网站,积极获取相关的信息来丰富自己的头脑。  相似文献   

15.
赵寿为 《教师》2015,(2):24
笔者从事高数教学数年,从听带教老师讲课到自己走上讲台再到熟练掌握高等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这一路走来,有些许心得体会与同仁们分享,也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6.
董苹 《天津教育》2008,(9):40-40
对于公开课这一形式,一直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本期“教学专题”就围绕“公开课”这个话题展开。我们并不想提供一个标准的答案,只是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得到些许启示,同时在具体的实践中去探索和思考,以使自己能够在公开课中真正在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7.
初中英语新课标对“听”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再也不能沿着过去重读写、轻听说的老路走下去了,深入改革英语教学势在必行。作为一线英语教师,我们要从多方面人手全面治疗英语教学“聋哑后遗症”,本文笔者简单谈谈自己在厅里教学中的具体做法,以期给广大同仁以些许启发。  相似文献   

18.
也许黑客是“武林高手”,是侠是盗总有些许必杀的招术。不管是《葵花宝典》或《九阴真经》。下面是黑客的一些“技法”。外行的看热闹也长点见识。1、口令破译口令破译是指用一些软件解开被人加密的东西,或直接获得密码。获得密码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是把那些用“*”盖住的密码读出来。方法是去网上下一个破译“*”的程序,或者自己直接用VB编一个。还有的破译口  相似文献   

19.
“我”和“自己”都是人称代词。从意义上说,“我”是说话人称自己,“自己”有时也指说话人本身,所以,容易把“自己”和“我”混同起来。实际上,“自己”和“我”的用法及意义是有不同的。“自己”的主要用法是复指主语。换句话说,“自己”经常出现在主语的后面,代替主语。如果主语是“我”、“自己”就是指的“我”。如:“……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海上日出》)如果主语是“你”,后面出现的“自己”就是指的  相似文献   

20.
狄晓红 《考试周刊》2009,(10):86-87
从教多年,笔者深知只有在把握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灵活驾驭课堂。笔者往往得意于一节课在自己的掌控之下顺利完成,却间或在不经意间发现:课堂好似少了些许“生气”。仔细想来,自己把许多学生可能出现问题、暴露情况的“机会”都给“节省”掉了。知道某个地方学生的思维可能出岔,行为可能脱离教师掌控的范围,干脆绕过不问,或不给予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也就是不让学生有直面此问题的机会,这样一来少了很多“麻烦”。最近接连听了几节课,笔者发现新老教师在教学中都可能存在这种教师有意“回避”的现象,现就“认识分数”一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