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英两个民族及其语言在思维方式、审美取向、价值标准、哲学传统,乃至民族心理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汉-英之间的翻译既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又涉及两种文化的转换。探讨这些引起误解和文化冲突的成因,是我们克服英汉误译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
汉英两个民族及其语言在思维方式、审美取向、价值标准、哲学传统,乃至民族心理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汉-英之间的翻译既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又涉及两种文化的转换。探讨这些引起误解和文化冲突的成因,是我们克服英汉误译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3.
高建坤 《文教资料》2011,(17):30-32
翻译活动涉及两种不同的语言,而语言的文化载蓄特征决定了文化研究的必要性。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是造成翻译的主要障碍。汉英两个民族心理文化的差异主导了语言意义的构建。本文即以此为理据,从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两个方面探讨了汉英心理文化的差异对于句子翻译的影响,进而以句子为基本单位作了一些句例剖析,以期为汉英翻译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讨论中西思维方式中形合与意合这一重要差异为起点,选取典型的体现形合与意合差异的英汉、汉英互译实例,对这些实例的原文和译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此差异在英汉两种语言句法上的表现;着重研究根据目标语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调整语序,转换句子结构等有效的、可操作的翻译长句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思维和语言是相互体现的,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的思想内容.在具体的英汉互译中,译者必须充分意识到形合和意合在译文中的具体转换,同时还要考虑到思维方式在翻译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本文以刘士聪教授的<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中的部分文章为例,具体地论证思维方式在形合和意合转换中的作用和影响,以期为英汉互译提供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翻译不是单纯的语言活动,也涉及到思维方式的转变。而中西方民族受不同的地理、历史及文化的影响,传统的思维方式及语言表达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使译文达到准确、地道、自然流畅的翻译效果,必须深入研究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及对语言及翻译的影响,才能在汉英互译时做好正确有效的语序、语态及语意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体现了该民族文化传统长期积淀的结果。思维方式的特点决定了语言表达方式的特点,因此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而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英汉翻译活动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思维方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8.
翻译的过程不仅涉及语言的转换,还涉及不同特征的文化的转换。汉英两个民族连同它们的语言在思维方式、价值标准、审美取向、哲学传统、民族心理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揭示这些引起误会和文化冲突的因素,是克服英汉误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汉语是意合型语言,而英语属形合型语言。汉英之间的这种本质差异就导致了两种语言的句法组合与语序大多不对应,此种情况在正式的商务汉英文体中比比皆是。鉴此,“分分合合”的策略是商务汉英句法翻译转换的必然选择。在商务汉英句法转换中,“合”的多、“分”的少;相反,商务英汉语句翻译则是“分”的多、“合”的少。  相似文献   

10.
思维离不开语言,同时也支配着语言。中英思维方式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了语言的差异。翻译本质上是思维方式的转换。研究汉英思维差异对科技翻译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由于汉英二种语言具有注重意合和形合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汉英翻译中对衔接的处理。本文基于韩礼德对衔接问题的研究成果,从张培基的英汉散文中撷取翻译实例,对替代、省略和词汇等三种衔接手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西方的语言是在各自的劳动生活中发展成熟的,必然反映各自的地域风貌、历史特征、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等,即存在一定的差异.汉英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转换过程.因此,汉英翻译也必然体现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反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一种语言文化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文化的过程,因为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特定的语言、思维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人情、社会制度、生活方式,这就构成了他们在文化上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注重中西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旅游景介的功能和目的重在诱导和呼唤受众,这就决定了旅游景介翻译绝不只是简单的文字转换。东西方社会历史和文化价值观等差异导致思维模式和审美情趣的不同,译者应了解这种差异在语言风格上的体现,同时不可止步于语言层面差异的转换。旅游景介的翻译原则应当是既注意汉英两种语言风格差异的转换,尊重受众的阅读习惯,又注重保留其文化价值和身份识别功能,保持文化异质性与信息性之间的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15.
翻译的本质是不同思维形式的转换,思维的方式决定着语言的表达形式,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影响英汉语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按照译入语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进行必要调适,以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本文精选《中国日报》、《青年报》经典例句,从汉英的语言结构、表达形式和文化语境出发,探讨汉英翻译视角差异与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与汉英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了汉英语言的不同特点。因此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尤其是在翻译某些较短句群或较长句子时,译者必须在两种思维方式上进行转换,才能达到既传达原文的神韵,又保持译文整体风格和谐一致的效果。本文通过分析汉英翻译实例来阐述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在两种语言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从汉英语言对比的角度探讨翻译仍是翻译研究中极为重要的途径之一。汉语意合和英语形合的特征具有深层民族心理和哲学思维方面的成因;由于汉语重意合,语法呈隐性,重以神驭形,而英语重形合,语法呈显性,重以形驭神,在汉英翻译中须对汉语的意合句句内和句间的隐含逻辑关系进行分析,进而转换成显性的形合句,以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符合翻译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8.
作为语言,汉英两种语言有其相似之处,但由于民族文化和思维的不同,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又存在很大差异。着重从语言形态表达、句子结构表达、思维方式表达和造句构词表达方面说明汉语和英语有着截然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望本文的探讨能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学习和掌握汉英两种语言。  相似文献   

19.
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不同思维方式、文化心理的转换。作为语言脊梁的句子结构必然体现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差异的,论文主要分析论述了文化差异对句法的影响以及在句法上的体现,旨在揭示中英文转换中句子翻译的规律及依据。  相似文献   

20.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它吸收了各个民族的不同文化。汉英语中许多词汇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隐喻是汉英语中的普遍语言现象,汉英语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基础,因而在隐喻使用上也有较大差异。为通过翻译有效地传递隐喻中的文化信息,人们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意识到汉英语中隐喻的重合方面,还应注重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本文就隐喻在汉英翻译中的运用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