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时,我们经常听到,甚至有时自己也会说一些这样的话:"怎么又错了?讲了好几遍还错,你在想什么?""太粗心了,明明是减号,怎么就看成了除号呢?""计算时要认真,不能马虎!"这些都是教师对做错作业学生的评价,从这里也可以看  相似文献   

2.
计算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但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一看就会、一听就懂、一写就错"的现象。订正时,学生会自责:"我怎么看错了呢,真粗心!";老师也批评:"这么简单的计算也错,太粗心了!";家长知道了,也直叹:"我的孩子都会算,就是粗心。""粗心"是由于关注的偏差,也是学生思维水平不高、算理不明、对计  相似文献   

3.
正实行新的课程标准之后,在计算能力方面对学生要求并没有太多变化,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依然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在不断下滑,特别是口算能力下滑严重,从而严重影响学生计算的准确性,更影响了学生后续学习数学的兴趣。每一次的考试之后,我们都能发现不少的学生错误在计算上,许多家长都说:"我的小孩子太粗心了,老是计算出错!"也有的学生在反思考试情况时说:"这次太粗心了,下次一定注意。"我想反思固然重要,然而找出根本原因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提高口算能力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一年级学生计算时扳手指现象非常严重,经常让家长和教师无奈,怎样正确看待儿童扳手指现象呢?教师的责任是,如何让儿童计算时脱离对手指的依赖,跳脱直观思维,走向抽象思维.本文以"文森"同学的思维轨迹为例,分析儿童依赖手指计算的原因,并提出从正确看待儿童扳手指开始,教师要懂得因势利导,巧妙利用,将儿童手指变成学习工具,最终努力帮助儿童摆脱计算时使用手指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的持久性欠佳,容易被无关信息干扰,他们在动手操作、互动交流、趣味练习等环节中经常不按教师的要求操作。在计算教学中,运用"赢得合作"的方法,可为学生营造倾听、合作的氛围,使课堂教学能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愿学、乐学。只有赢得学生的合作,计算教学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正>经常听到老师与家长的对话:"你的孩子太粗心了,计算题错得那么多。"也经常听到老师与老师之间的对话:"我们班这次没考好,主要是学生计算能力太差。"还听到不同班级的学生对话:"我们班老师说,谁计算题错一题,罚做5题。"难到学生计算的失误单单是粗心  相似文献   

7.
我是在初中任教,所教学科又是学生比较头痛的数学,所以经常需要找学生聊天与谈心.初中正是人一生的"过渡时期",有的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时期""青春叛逆期".这一阶段的学生不再像小学时那么听从家长和老师的话,也不同高中学生那样有独立的思维,他们正处于独立思维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初中学生生理上一系列的变化,他们的内心世界逐渐复杂,开始不太轻易表露思想,不再喜欢和家长或老师沟通,  相似文献   

8.
粗心是每个人不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都经常出现的现象,不仅学生容易犯粗心的错误,大人也或多或少存在着粗心的毛病,但是粗心的毛病在学生的身上就表现得更加明显突出,粗心的影响可以实时体现,特别是在计算时,如何纠正学生计算粗心的毛病?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常常听到一些家长说这样一句话:“我的孩子太粗心了.每次考试计算上总出问题。”每当听到这句话时,一种本能的责任感会油然而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对其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怎样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呢?我认为应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现象】"想说爱你不容易"近年来,我发现学生越来越不喜欢做作业了,教师在一起也经常反映某某学生不肯做作业,为此大伤脑筋;也有很多家长为自己的孩子不肯做作业而恼火,恨铁不成钢。我们还发现,有的教师责令不肯做作业的学生带家长来,找家长"告状",其结果只能使少数学生改正,而大多数学生依然故我。教师、家长往往从成人自身的角色出发,而很少关注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越来越重视,然而小学中低段学生在计算中经常出错,严重影响了他们成绩的提高,而教师、家长及学生本人却没有仔细分析出错原因,只是简单地归因于孩子粗心、不认真等。其实不然。造成学生计算经常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知识方面的原因、学生的学习态度等。  相似文献   

12.
《海南教育》2013,(1):60-60
<正>多年来,常听到一些家长和老师们说:孩子们太粗心,老是计算出错。的确,每次考试、练习计算出错的比例都比较大,有一些错误是由于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但更多的是学生的计算能力的问题。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一、提高计算能力,要坚持口算训练口算是一切计算的基础。《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应突出体现数学的基础性和发展性。"口算能力应该说是小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3.
冯明慧 《辅导员》2012,(Z2):80-81
新课标强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于学生出现的计算错误,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都只是简单地归咎为"粗心大意"就轻易地过去了。结果,这次错了下次还是这样错。其实,我觉得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难事,只要改掉一些不起眼的小毛病,孩子的计算准确率和速度都会提高,下面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吧。一、正确认识计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经常听到家长这样对我们说:"我的孩子很聪明,就是太粗心!"不少教师自己也经常对学生说":你呀,就是粗心!"真的是孩子太"粗心"了吗?我仔  相似文献   

15.
王秋萍 《教师》2013,(28):110-111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经常分析学生的数学试卷,会发现许多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与他们运算求解能力的高低密切相关,也可以说运算求解能力是决定学生数学成绩好坏的主要原因。很多学生在分析考试成绩的时候会说:"又是太粗心了,又算错了,要是不算错的话,至少可以多得多少分。"许多教师也抱怨说现在的学生计算能力太差了,连非常简单的计算都算错了。所有这些现象  相似文献   

16.
王静珏 《成才之路》2012,(30):69-69
正从平时回答问题、试卷分析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运算能力稍弱,对于一些口算题目经常犯错,问之为何会错,学生和家长的口径都一样——粗心了。笔者认为学生的运算能力不能忽视,应该从小就注意方法,用严谨的态度去处理问题。一、创设"尴尬"情境,引出估算意义数字与运算在当今的小学数学课程上是极其重要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一直都受到教师们的高度重视。但在教运算课时,部分教师遇到了疑惑,如估算有什么价值?学生只要掌握一个方法就可以  相似文献   

17.
计算能力是《新课标》要求基本数学学习能力之一。计算能力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也是综合能力的一个具体体现。中学数学很多问题解决,都离不开计算。因此从长远来看,学生如果具有了较强的计算能力,就相当于具有学习数学强有力的工具。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成为老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李玲玲 《辽宁教育》2012,(11):78-80
"简便计算"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一部"重头戏",它被视作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培养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常常遭遇"一教就会,一做就错"的尴尬局面。当然,也经常  相似文献   

19.
1.提高口算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做题特别慢,通常是别的学生做完以后他们还在"埋头苦干",做题的效率很低。我认为再复杂的题也是由很多口算题组成的,要是口算过了关,那计算也就不成问题。经过观察,我发现做题慢的这部分同学主要是口算能力不过关,这样就影响了做题效率。比如:12×4、80÷2等,他们还要列出竖式来计算,这非常浪费时间。因  相似文献   

20.
正"哎呀,这孩子又发脾气,真难收拾。"家长们往往会如此抱怨。"怎么办呢?这学生与人一言不和,就动起手来,真是头疼。"老师们也经常感到这样的无奈和愤怒。先哲亚里士多德说:任何人都会生气,这很容易……但是要找到适当的生气对象、掌握恰当的分寸、挑选恰当的时机、选择正确的理由、采取恰当的方式……就不那么容易了。有一些孩子正是在这些关键问题上处理不当才用拳头来说话——这就是我们所要讨论的学生攻击性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