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日俄战争中,日本是战胜国,日本于1905年12月22日逼迫清政府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除迫使清政府承认日本占有长春以南原由俄帝国享有的一切权益和特权外,还要对日本开放东北三省包括长春在内的几个城市,“开埠通商”。  相似文献   

2.
1894年(甲午年)7月25日日本军队对中国陆海军发动突袭.8月1日,中日双方宣战,甲午战争爆发.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中国方面不敌日军.最后,清政府于1895年4月在日本马关被迫与日本签订了结束战争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其主要内容为:割让台湾及所属岛屿;承认朝鲜独立;赔偿巨额军费给日本;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地为通商口岸等.随后,杭州划定了租界.  相似文献   

3.
《兰台世界》2015,(Z3):133-134
<正>一、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辽宁海关的渗透光绪三十一年(1905),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战胜沙俄之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及《附约》,规定清政府将奉天府(沈阳)等地自行开埠。由于辽宁地区进口货物大多在大连、营口等沿海口岸完成基本的通关手续。大连海关为大连日本租借地海关,隶属于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根据清政府与日本政府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签订的《关于设置大连海关及汽船内  相似文献   

4.
1909年(宣统元年己酉)1月1日(戊申年十二月初十日):日本人主办的日文《长春日报》在长春创刊。箱田琢磨主编。该报于1917年改名《北满日报》,1932年后再易名为《新京日报》。  相似文献   

5.
<正>1895年,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获胜后,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占中国辽东半岛,但在法、德、俄三国干涉下未果。俄国以干涉还辽有功为由,强租旅顺和大连,并攫取了在中国东北境内修筑和经营中东铁路的权利。在建造与经营铁路的过程中,俄国以修建及保护设施为借口,在铁路两侧侵占了大量土地,形成了特定的"铁路用地"区域。1904年2月8日,日俄战争爆发,俄国战败,将长春至大连的铁路及其一切附属权全部"转让"给日  相似文献   

6.
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使清政府一败涂地,陆军几乎溃不成军,北洋海军惨遭覆没。素以泱泱大国自居的清政府竟惨败在蕞尔小邦日本之手,举国震动,上至朝廷,下至黎民,强烈意识到中国军制的脆弱与  相似文献   

7.
清末外交官姚文栋,以撰述地理著作著称于世。他还是一位藏书家,书楼名曰昌明文社书库。一姚史栋(1852~1929),字东木,号志梁、子梁,早年肄业于上海龙门书院。1881年作为清政府驻日公使黎庶昌随员赴日本。1885年回国省亲,并参加乡试,中举人,后复东返。在日本的六年中,姚勤于考察研究,著有大量论述中国北方边界问题和日本、安  相似文献   

8.
《兰台世界》2014,(2):F0003-F0003
中日甲午战后,俄国以“三国干涉还辽有功”为由,于1896年强迫清政府与其签订中俄密约,取得东清铁道修建权,又于1898年取得从哈尔滨经长春、沈阳到旅顺的南满支线修建权。  相似文献   

9.
清政府自庚子事变后,力图振作,开始大规模派遣学生赴日学习,在日本遂形成了一个文化层次高、思想先进的留日学生群体.朝廷在东京设有驻日公使分管留学生事宜.蔡钧是浙江仁和人,1897年7月任上海道台,因在处理租界扩张问题等涉外事件中态度强硬,从而于1899年被清廷撤职,1901至1905年任驻日公使.  相似文献   

10.
正在浩瀚的太平洋海面上,散落着许多群岛。在我国大陆东南面,靠近福建省的地方,有一个群岛叫"琉球群岛",其主岛名叫"冲绳岛"。历史上琉球群岛原属中国领土,明朝时被中央政府册封为附属国。17世纪1609年琉球遭日本入侵占领,于1654年摆脱日本控制。19世纪70年代日本隔离了琉球与清政府的关系,再次入侵琉球王国。因清政府没落无能,琉球王国长期被日本  相似文献   

11.
孙华 《兰台内外》2004,(5):52-53
长春素以文化城市而著称,而开创长春文化教育之先河的奠基人,就是照片上的这位一百多年前的长春地方官李金镛。李金镛(1834—1890)号秋亭,江苏常州人。1800年,清政府在今长春新立城处设立地方行政机构——长春厅。长官称理事通判,1882年改理事通判为抚民通判。1883年11月,李金镛调到长春厅任抚民通判。  相似文献   

12.
甲午战争以后,日本竭力扩大在中国的侵略权益,包括在一些通商口岸设立专管租界。1896年7月21日,日本依据《中日马关条约》,逼迫清政府签订《中日通商行船条约》,将《马关条约》有关条款具体化。条约承认日本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同意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日本臣民可以在通商口岸来往居住、经商、设厂,租地造屋,起造礼拜堂、医院、坟墓。  相似文献   

13.
<正>1932年3月1日,日本政府扶植清末皇帝溥仪于中国东北的长春建立了"满洲国"傀儡政权。伪满政权共持续14年。在这14年间,伪满政府遵照日本的旨意,以日本国内的模式为原型对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改造。由于日本政府的控  相似文献   

14.
(五) 张元济于1905年对清政府商部所拟的版权律、出版条例草案提出了意见书。这份草稿的依据来自日本明治二十六年(1894)的出版法和明治三十二年(1900)著作权法。 1905年这一年中,清政府派出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吴樾在北京车站投弹,不幸以身殉职;清政府设立学部;清政府军机处查禁《浙江潮》、《新民丛报》等书刊;列宁发表《旅顺口的陷落》一文,  相似文献   

15.
党督 《湖北档案》2014,(8):34-38
正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1895年马关条约清政府割台湾给日本,日本统治台湾50年。面对其残暴的殖民统治,台湾人民拿起刀枪,前仆后继展开不懈抗争。在不见硝烟的"文斗"战场上,林献堂给历史留下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形象。组织第一个诗社,被尊为"迷惘年代的掌灯人"林献堂(1881~1956),名大椿,号灌园,祖籍福建闽南平和县五寨埔坪村,1881年(清光绪七年)生于台湾台中雾峰村的一个书香门第,父林文钦系前清举人。他  相似文献   

16.
康有为和梁启超于1898年戊戌政变后被迫亡命日本,期望得到日本支持,希图对维新大局有所挽回.此前康梁变法虽以日本明治维新为蓝图,表达了他们对日本式君主立宪制的向往和对明治政治改革的欣赏,但那时康梁并未与日本直接接触.康梁此次亡命日本,日本政府和关心康梁的各界人士,对于不速之客基于不同的目的,表现出既欢迎又抱以戒心的复杂的心态.清政府则一再要求日本政府将康梁逐出日本,以免后患.由此,引发了关于康梁去留的中日交涉.  相似文献   

17.
在多种原因的作用下,清末警政兴办过程中,一方面清政府向日本派遣了大量警务留学生;另一方面鼓励官绅赴日游历,考察警务;再一方面,国内警务学堂聘请了大量日本警务教习、顾问。因此,清末警政深受日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北铁路简称中东路,也称“东省铁路”或“东清铁路”,是19世纪末沙俄帝国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的产物。1896年,俄国便以三国干涉还辽的功臣自居,迫使清政府与其签订了《中俄密约》,获得了西伯利亚铁路经中国东北直达海参崴的筑路权。1898年俄国开始修建中东铁路,1903年中东铁路全线贯通并正式运营。它西起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部支线由哈尔滨到旅顺,呈“丁”字形,全长2489公里。日俄战争爆发后,沙俄将南部支线从长春到旅顺口的铁路所有权转让给了日本,从长春到旅顺口的铁路称为“南满铁路”,而从哈尔滨到长春的铁路仍称为“中东铁路”,亦称“北满铁路”。  相似文献   

19.
迟立安 《兰台世界》2004,(12):59-59
一百年前的今天(1904年),中国近代史上两个最凶残的恶魔沙俄和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进行了一场血腥的火拼,史称“日俄战争”。1905年12月22日,孱弱的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将安东(辽宁省丹东市旧称)划归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附属地,即日本租借地,至此,可怜的安东。一个依山傍水,因鸭绿江黄金水道而富庶的新兴商埠,硝烟未散。即被强行揽入了战胜国的腋下。  相似文献   

20.
光绪十八年,长春商人为反对清政府设局收捐,该城商人举行了全城性抗捐罢市,以示反抗。现从馆藏《刑部档》中,选辑公布有关档案四件,以供研究近代社会经济史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