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兼语、兼词、兼类是古代汉语中的重要内容。阅读古代文言作品的人,如果不懂得这部分知识,就不能正确地理解文意。因此,有必要对这三个不同的概念和内涵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一番辨析。 一、兼语与主谓词组的辨析 兼语是划分句子成分时的一个术语,属于语法范畴,是主谓宾补定状六种成分之外的特殊句子成分。这个概念的内涵是:在一个句子里有两个动词谓语,在这两个动词谓语之间有一个词语身兼二职,它既是前一个动词谓语的宾语,又是后一个动词谓语的主语,这个身兼二语的成分就叫做兼语。这样的句子结构形式就叫兼语式。例如: [丈人]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微子》) 在这句话中,主语“丈人”承前文省略了。“止”是挽留的意思,是主语“丈人”的动宾谓语。“宿”,住宿,也是动词作谓语,“子路”既是前一个动词谓语“止”的受事宾语,又是后一个动词谓语“宿”的施事者主语,这时我们称既当宾语又当主语的“子路”为兼语。 在现代汉语里,兼语只作为一种特殊的句子成分,简单地提—下;但在古代汉语里,兼语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可以从历代文言作品中找出大量的例句。例如:  相似文献   

2.
王艺娜 《现代语文》2006,(10):57-57
兼语句这一名称是由丁声树等人合著的《现代汉语法讲话》首次提出来的。在这之前也有许多语法著作论及这一语言现象,只是名称有所不同。王力称“递系式”(《中国现代语法》、《汉语语法纲要》),吕叔湘称“递谓式”(《语法学习》),吕冀平称“复杂谓语”(《汉语语法基础》),史存直称“连环句”(《论递系式和兼语式》),邢欣称“综合式句型”(《论兼语式的深层结构》)。对兼语句比较公认的定义为: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叫兼语句。所谓兼语短语是指由动宾短语和主谓短语部分重合在一起,其中动宾短语的宾语兼做主谓短语的主语这样一种短语。如:“请他来”,“他”是请的“宾语”,又是“来”的主语,叫做兼语。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大都含有使令、促成的意义。例句如下:  相似文献   

3.
兼语句是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它的谓语是一个动宾短语套接一个主谓短语而构成的.连谓句是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它的谓语的特点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谓词性词语连用且共同陈述同一主语.有着密切联系的兼语句和连谓旬在一般情况下比较容易区分.但谓语的第一个动词是“有(或‘没有’)”的兼语句与谓语的第一个动词是“有(或‘没有’)”的连谓句即“有无”类兼语句和连谓句就往往难以区分.例如:  相似文献   

4.
所谓“兼语式”,就是由兼语词组充当谓语的句子。所谓兼语词组是由“宾语兼主语”这种成份构成的一种词组。(黄伯荣《现代汉语》)如“请他来”,“他”是兼语,是“请”的宾语,兼作“来”的主语。从整个句子角度来看,兼语句有两个谓词,后一个谓词可以同前一个谓词的宾语发生主谓关系。下面的句子,是现代语法学界公认的兼语式: (1)你叫他马上来。 (2)大家选他当代表。 (3)他有个妹妹在大学念书。 (4)我请你写一篇文章。 (5)这件事使我非常着急。 (6)班长命令我们开炮射击。这种句式是古亦有之的。在我国先秦时期的  相似文献   

5.
谈谈使动句     
使动句就是主语支配和影响宾语,使宾语发出了某种动作或产生了某种情况和变化。使动句有两种句型:一种是活用其他词类为使动词,作句子的谓语,后带宾语,构成“主||谓+宾”的格式;另一种是用使动词作第一个谓语,带兼语,后边是第二个谓语,构成“主||谓_(1)+兼+谓_(2)”的兼语式。这两种句式古今汉语中都有,不过古代汉语的使动句以前一种句式为主,现代汉语的使动句以后一种兼语式为主。现将两种句式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6.
王志生 《现代语文》2005,(12):18-19
和现代汉语一样,古代汉语兼语短语也是由动宾短语套接主谓短语构成的,前一个动宾短语的宾语兼作后一个主谓短语的主语.含有兼语短语的句子即为兼语句.其常式(基本形式)为:……谓1 兼语 谓2……谓1,由"使"、"令"、"教"、"劝"、"俾"等表使令意义的动词充当,有人称之为"助动词".  相似文献   

7.
兼语句与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容易混淆,其区别方法最简单易行的是下面四种:一、看谓语动词的性质。兼语句中兼语前的动词通常带有使令性,如:让、叫、派、命今、要求、邀请等;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其谓语动词通常表心理  相似文献   

8.
学会辨别古汉语兼语句与主谓宾语句,对正确掌握古汉语语法,以及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水平帮助很大。兼语句是用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从结构上看,兼语句的谓语由动宾短语套接主谓短语构成。如:  相似文献   

9.
难以区别的兼语句与连动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兼语句是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它的谓语是由一个动宾短语套接一个主谓短语而成组的。连动句是由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它的谓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或动词短语连接而成,共同陈述主语的。兼语  相似文献   

10.
句子的主语是谓语所陈述的对象,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状语是谓语的修饰成分,方位词或词组(包括时间词)作状语是表明谓语动作行为的时间或处所的。这样,我们便可以作出论断:句首方位词或词组倘是谓语陈述的对象,则是主语;倘是谓语的修饰成分,则是状语。在主动句里,主语是施事者,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是主语所发出的,后面带有受事宾语,在这类句子里,谓语前面的方位词或词组自然是状语,如:  相似文献   

11.
《史记》中“皆”的语义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的“皆”共1435例。“皆”在句子中位于主语(有时主语省略)之后,谓语之前,作状语,表“全都”之意。“皆”为范围副词。从结构上看虽说和谓语部分中心词不可分割,但从语义上看,必得进入具体的语言环境,才知道它们指的范围是什么样的一个范围,统括的是谁的范围。“皆”所指向的句子成分有土语、宾语、谓语或兼语。绝大多数的“皆”指向主语(或与主语有关的对象),表示它们是复数,且全部与谓语有关,共1341例,约占了“皆”总数的85%。少数“皆”指向宾语,表示宾语包括的对象是复数,覆盖了宾语的全部,共56例,占其总数…  相似文献   

12.
主语使它的宾语成为谓语的施事者的句子形式叫做使动句式。使动句式中的谓语,除由动词充当外,还可以由活用为动词的形容词、名词及数词来充当。这是在  相似文献   

13.
新编“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三册第一课后附有语法知识短文:《语法·句子和句子成分》。其中有关句子成分的划分,笔者认为有不妥之处。 短文指出:“构成句子的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 〉”)、定语(“( )”)、状语(“〔 〕”)和中心语(“·”)等。”  相似文献   

14.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教科书第三册(简称《教科书》)《语法·句子和句子成分》讲句子成分时说: “构成句子的成分,有主语(用‘=’标示)、谓语(用‘—’标示)、宾语(用‘﹏’标示)、补语(用‘<>’标示)、定语(用‘()’标示)、状语(用‘[]’标示)和中心语(用‘·’标示)等。这些句子成分可以由单个词充当,也可以由短语充当。比较下边两个句子: 太阳出来了。 一轮红日渐渐升上天空。两个都是主谓句,都有主语和谓语。不过前一句的主语是由名词‘太阳’来充当的,谓语是由动词‘出来’充当的。后一句的主语则由短语‘一轮红日’充当,主语里边又包含着定语‘一轮’和主语中心语‘红日’;谓语由短语‘渐渐升上天空’充当,谓语里边又包含着状语‘渐渐’、补语‘上’、宾语‘天空’和谓语中心语‘升’。这些定语、状语、补语、宾语和  相似文献   

15.
兼语指句子中具有宾语兼主语双重身份的成分.一般说来,兼语是不可以缺省的,目前谈论普通话兼语的论著也都没有提及兼语省略这一现象,但在言语交际中我们却可以发现兼语省略的情况.本文试就兼语省略这一问题加以讨论.限于篇幅,本文只谈兼语前动词含有使令意义的兼语句中兼语的省略.在下列条件下,它们的兼语可以不出现.  相似文献   

16.
给予类动词带双宾语加谓词句式的句型归属和命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予类动词带双宾语加谓词句式是现代汉语中很有特色、却很少受到关注的一种句式。有人把它叫“兼语句”,认为句中的两个宾语有一个是兼语;有人把它叫“双兼语句”,认为句中的两个宾语都是兼语。我们认为这种句式在句型分类上应该属于兼语句,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兼语句,因此命名为“双宾兼语句”更合适。双宾兼语句只有一个兼语成分,这个兼语有时是直接宾语,有时是间接宾语,但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不能同时作兼语。因此把这种旬式笼统地叫做“兼语句”不能反映它与一般兼语句的区别,把它认定为“双兼语句”,又混淆了句法结构中显性语法关系和隐性语法关系的界限,二者都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7.
经过对古代汉语某些状语的语义指向进行探讨,发现某些名词状语的语义可以指向主语和宾语,“皆”类副词状语的语义可以指向主语、宾语、兼语、补语和其它状语,“不”类副词状语的语义可以指向状语和补语;从而发现古代汉语的状语不只限于修饰、限制作谓语的动词、形容词,它还与主语、宾语、补语及其状语等发生语法意义关系,而且它的意义也不全是向心的,说明向心结构和传统状语理论的局限性,有必要重新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一、古代汉语中存在着一种特殊兼语——隐型兼语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在某些场合会发生语法变化,出现分化现象。 (1)惠子相“梁”。(《庄子·秋水》) 例(1)的“相”,分化为动词“做”和名词“相”,兼谓、宾两种句子成分。笔者认为名词分化后兼做两种句子成分的现象,是一种演化现象,其演化体,应视作兼语。这种兼语,结构上较“宾语兼主语”式复杂,外形上也不易被人们看出,笔者暂把它称作“隐型兼语”。隐型兼语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相似文献   

19.
一、通过划分句子成份来判别 1.看句子成份的搭配是否得当 (1)主语和谓语的搭配 例:突然,意想不到的场面发生了。 例释:主语“场面”与谓语“发生”不能搭配,可改成“事情发生了”。 (2)主语和宾话的搭配 例: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的一天。 例释:不能说“劳动是一天”,所以主语可改成“劳动的最后一天”。 (3)谓语和宾语的搭配  相似文献   

20.
兼语式和主谓结构作宾语,往往比较难于区别,不仅是初学语法的学生,即使是懂得一些汉语语法知识的老师,有时也难以措手。因为从表面形式看,它们都是主‖谓+主→谓。1956年制定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对兼语式和主谓结构作宾语曾确定了三条划分标准:1.从意义上看,兼语式第一个动词的对象是人(或者物),主谓结构作宾语的句子第一个动词的对象是事;同时,兼语式两个动词之间有困果关系,而主谓结构作宾语的句子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