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2004年7月.17个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首批初中毕业生面临毕业和升学.按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以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实验区进行了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对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并且作为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是改革的三大突破点之一.是改变以学科考试成绩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依据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综合素质评定是课程改革关键的一环,同时也是最难突破的难题之一。为指导2004年首批使用新课标的初中生毕业与升学工作,教育部于2004年2月印发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综合素质评定首次在17个国家级课改实验区全面铺开,进入了实际操作层面。综合素质评定是建国以来教育评价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关系着新课程实验的成败,具有历史性意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才能将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做好呢?我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一、综合素质评定以什么为依据从评定内容…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积极稳妥地推进南宁市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南宁市在2004年中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结合课改实验区的实际,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制定了2005年《南宁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并把评定结果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以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今后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初中毕业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奠定基础。一、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和等级评定标准2005年《南宁市初中毕业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下称《评价方案》)以《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  相似文献   

4.
《陕西教育科研》2005,(1):61-61
为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发展状况,2004年全国首批使用新课程的17个实验区对初中毕业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以《通知》中提出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6个方面的基础性目标为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5.
2001年,新课程在17个国家级实验区正式启动。2004年,这些实验区将有首批初中生面临毕业和升学。按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要求,在实验区进行了两年课程改革、评价与考试改革探索的基础上,今年这些实验区将进行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为此,教育部向实验区发出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了落实《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6.
二、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进展与问题分析 对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并将其作为初中毕业标准和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三大突破点之一。2004到2005年,已有500多个实验区积极开展了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各地从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7.
2004年2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颁发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厅[2004]2号),为首批17个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改革提出原则性意见。明确指出: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定、高中招生录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积极稳妥地推进南宁市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南宁市在2004年中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结合课改实验区的实际,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制定了2005年《南宁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并把评定结果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以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今后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初中毕业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2004年,17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将有首批初中毕业生面临毕业和升学,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高中招生制度势在必行。新的高中招生制度应将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成绩和综合素质评定的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同时通过建立包括高中学校加试在内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高中招生制度,真正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7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将有首批初中毕业生面临毕业和升学,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高中招生制度势在必行。新的高中招生制度应将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成绩和综合素质评定的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同时通过建立包括高中学校加试在内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高中招生制度,真正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解析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17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将进行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改革要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对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并以此作为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高中选拔合格人才、学校提高日常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教学质量监控以及在教育中建立诚信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综合素质评价是一项高利害性的工作,把握并优化其中的每一个环节是保证综合素质评价公平和公正的基础。本文拟对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对初中毕业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发展状况的重要手段。评价的结果不但要作为高中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而且对于初中乃至小学的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按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5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考试》2004,(10)
为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发展状况,今年,首批使用新课程的17个实验区对初中毕业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以《通知》中提出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6个方面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为基本依据。评价内容令人耳目一新一般来说,综合素质评价包括两部分,一是综合性评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整体描述,重点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潜能。二是评定等级,采用“优”、“良”、“合格”、“不合格”(即A、B、C、D)四档,作为高中招  相似文献   

14.
为期两天的中考改革研讨会近日结束,来自17个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有关负责人、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及“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项目组”有关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对今年6月的中考改革工作进行认真的总结,并对2005年更大范围推进中考改革提出具体的建议。今年6月,在17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首批使用新课程的初中生面临毕业和升学。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这17个实验区在两年课程改革、评价与考试改革探索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深化和扩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市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我们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结合我市课改实验区的实际,制定了《南宁市初中毕业生日常行为素养评定方案》,并把评定结果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全国有17个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首批进入初中毕业和升学考试。为确保实验区中考的顺利实施,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中考进行了专项调研,还组织了命题人员和有关专家共同探讨中考命题的新思路,颁发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2004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命题指导》[以下简称《命题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变目前普通高中招生时,把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录取惟一标准的做法,山西省教育厅出台了2005年全省12个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方案。山西省将从2005年起,实行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首次进行实验的将是12个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这12个实验区的初中毕业生在参加普高招生录取时,其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的评价结果将作为招生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8.
《考试》2004,(11)
2004年是中考改革不同寻常的一年,17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将有首批初中毕业生面临毕业和升学,“课程改革”与“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这两项改革在素质教育的轨道上将实现“两改接轨”。因此,如何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评价考试和招生制度体系,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教育部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项目组和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评价课题组协调人、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贺斌,面对记者提出的问题,畅谈了对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构想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定、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这是教育部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基本要求。那么,17个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的中考会发生哪些实质性的变化?如何理解这些变化的深层含义?我们特请来权威专家为您解析“三大突破”。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日前决定,2004年,在17个有首批初中毕业生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积极稳妥地推进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本次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要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定、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为此,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要单独命题,普通高中招生要单列计划、单独招生,以保证考试与招生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教育部就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提出的指导意见规定:1.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