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本文重点提出了基于JDBC的发动机CAD工程数据库互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实现了一个基于该体系结构的互操作系统,解决了在异构环境下发动机CAD工程数据库之间互操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根据模块化设计思想,以C#、Auto CAD Object ARX为工具,以Auto CAD2002图形软件包为图形支撑平台,SQL Server2000作为支撑数据库,开发了基于ADO技术的模具标准件CAPP系统软件.其设计思路和实现手段对开发其他零件的CAPP系统同样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CAD集成技术的构成及在塑料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各阶段中的具体应用,论述了现代塑料模具设计与生产中智能CAD集成技术的优越性,进而介绍了其主要方法与过程。  相似文献   

4.
该文介绍了一个利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设计美术CAD系统的基本方法及实现技术,主要包括系统的功能、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以及系统的数据模型.利用面向对象设计程序设计方法设计的美术CAD系统可以在平面美术CAD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具有三维造型能力的美术CAD系统.它可用于装潢设计、广告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等领域.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计算机专业学生IT能力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方法.系统采用B/S模式。服务器端采用了ASP技术采完成动态页面的生成和数据库的访问。系统的后台数据库采用SOL Server2000.系统包括智能组卷,自动判卷,手工判卷,成绩查询、测评监控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点提出了基于JDBC的发动机CAD工程数据库互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实现了一个基于该体系结构的互操作系统,解决了在异构环境下发动机CAD工程数据库之间互操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机械CAD》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械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大专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必修课,介绍在有限的课时内如何从CAD理论和CAD工程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工程CAD设计,使学生快速掌握CAD工程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大岗山拱坝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为例,探索将CAD的2D图生成3D图的一般方法,以清晰、直观地显示工程三维信息。利用CAD软件强大的二次开发功能,以Excel作为数据库及处理工具,使用VBA语言设计和编写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数字化操作系统,满足了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前后处理、实时分析反馈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骨缺损修复是当今国际组织工程领域的一个难题.本文通过颅骨缺损修复的典型案例,提出了一种三维骨模型重建与修复方法.首先对实体模型的建构进行研究,重点是模型的设计及缺损部分的建模,将逆向工程与CAD技术相结合和进行布尔运算,实现所需的骨缺损修复模型,最后利用快速成型技术获取实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优化设计资源共享及协同设计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CAD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开发。详述了常见问题优化设计方法、优化设计过程,论述了基于三层B/S模型的系统体系结构、系统模块结构及功能。以多级行星轮系传动比优化分配及优化设计为例,研究分析在线优化设计计算、工程零部件图形绘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工程CAD系统中数据处理效率低及方便工程CAD软件的开发维护,介绍了基于Windows平台开发的CAD系统的面向对象工程数据库系统,讨论了工程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逻辑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并行工程技术的思想和特点,结合并行工程技术的实施要求,冲压模具特点以及冲压模具CAD/CAM系统现状,分析了冲模CAD/CAM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着重介绍了在整个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并行,探讨了面向并行工程的模具CAD/CAM系统设计的方法及模型,并指出了并行工程技术理论目前在国内研究中的不足,以及国内并行工程技术的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三维建模技术不仅在工程图学教育中对空间思维能力培养起重要作用 ,同时也将是今后工程设计的主要手段。出于课程设置、学时等条件限制。如何在工程图学教育中增加计算机三维建模技术教学内容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测绘实验课中增加这一内容将使三维建模技术教育成为可能 ,并为后继设计课程打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从教学设计的实用性出发,先综述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自动化、教学设计辅助工具等相关的研究发展情况,指出目前教学设计辅助工具应用领域的空白,然后针对高校工科专业的教学基础课程,运用相关的教学设计理论知识和数据库技术设计与实现了一套教学设计辅助工具,本软件工具依据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的步骤一步一步的引导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目标就是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相似文献   

15.
A CAD/CAE system of the ring-type planetary reducer with small tooth number difference is presented.It is a parameterized CAD/CAE system adopting the object-oriented technique and comprising in itself the geometric feature database(including the modules of ring-plates with ineer te4eth,eccentric shaft modules and output shaft modules),standard componentdatabase and material database.In cdomparison with design by handwork,this 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analysis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improved quality,shortened design period and reduced cost.The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has been verified by a illustrative example.  相似文献   

16.
结合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探讨了电子线路CAD技术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的要求以及电子线路CAD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关系,指出了在毕业设计中应合理应用电子线路CAD技术从而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及工程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不仅可以替代绘图的手工作业,充当新的绘图工具,更是一种辅助设计手段。主动地应用和开发CAD技术的辅助设计功能,将有助于提高工程设计的效率和质量。本文通过若干实例,初步探讨了CAD技术的分支CAGD的概念及应用方向,提出了一些应用CAGD手段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用Microsoft Access构建符合国标的注射模标准模架、模具标准零件的数据库后,运用ObjectARX进行面向AutoCAD平台的二次开发,建立能检索并选用模具类别及相关标准模架的系统结构知识库,使构建的模具CAD系统,具备选用注射模标准零件并可实施参数化调整等模具智能设计功能,结合AutoCAD进行辅助设计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面向工程项目的机械CAD研究性学习方法。按工程项目的要求,以产品开发过程为线索,使用给出的CAD工具,开展项目设计形式的研究性学习实践。学生确定研究题目,制订一个项目管理计划,按计划进行研究、探索、求解,最后通过技术报告、总结、演示文稿等表达交流自己完成的作品。实现了全面提升学生的机械CAD能力和机械设计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Engineering design thinking is hard to teach and still harder to learn by novices primarily due to the undetermined nature of engineering problems that often results in multiple solutions.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eaching engineering design thinking to freshmen students by using a 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simulation software. We present a framework for characterizing different levels of engineering design thinking displayed by students who interacted with the CAD simulation software in the context of a collaborative assignment. This framework describes the presence of four levels of engineering design thinking—beginning designer, adept beginning designer, informed designer, adept informed designer. We present the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each of these four levels as they pertain to four engineering design strategies that students pursued in this study—understanding the design challenge, building knowledge, weighing options and making tradeoffs, and reflecting on the process. Students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two strategies—understanding the design challenge and building knowledge. We discuss the affordances of the CAD simulation tool along with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that potentially helped students move towards Adept informed designers while pursuing these design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