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耐久跑教学是中学体育教材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受场地条件限制,有较高的锻炼价值。经常进行耐久跑练习,能够改善学生的心肺机能,不仅对增强学生体质有积极作用,而且对培养学生顽强、坚毅、刻苦、耐劳等意志品质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耐久跑本身的特性枯燥无味,所以它并不受学生们的欢迎。开展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让同学们正确认识耐久跑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同学们对耐久跑的热情,掌握一些有关耐久跑的知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体素质。特别是耐久跑被许多地区均列为体育中考必考项目,备受体育教师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长年教学训练实践,采用实验对照的研究方法,探讨了耐久跑对中等师范学校学生耐力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影响耐久跑教学训练的各种因素,从而总结出提高中等学校耐久跑教学训练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大荣 《体育教学》2008,(8):124-125
一、指导思想 耐久跑是学校体育教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从事耐久跑练习对改善学生的内脏器官功能和心血管系统机能有很大作用,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顽强、刻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但由于耐久跑练习时间较长,体能消耗大加上练习方法单一枯燥,学生容易产生害怕厌倦的心理,影响教学效果。“奔向2008”教学设计大大提高了耐久跑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耐久跑项目是中学体育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但由于耐久跑动作单调、枯燥,长时间跑很辛苦,多数学生对长时间单调的运动感到乏味,产生厌倦情绪,从而导致了学生对耐久跑运动不感兴趣。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影响中学生耐久跑教学的因素,提出了在现有的条件下提高学生参与耐久跑教学的对策,以期培养学生对耐久跑的浓厚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策略。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查阅书籍及文献资料等途径收集了大量的有关信息,了解当前影响学生耐久跑厌学的因素,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1.2.2调查访谈法通过对本校  相似文献   

5.
耐久跑是中学体育教材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必测项目,耐久跑对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都有重要的作用。但耐久跑也是一项枯燥、单调,又苦又累,极易产生疲劳的运动。在实际的教学训练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怕上耐久跑课,在练习当中或投机取巧,或消极应付,兴越不浓,从而影响到耐久跑的训练质量。如何培养学生耐久跑的兴趣。提高训练质量?在教学训练实践中,我采取了以下一些方法: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耐久跑的锻炼价值和意义首先是与校医密切的配合,由校医利用卫生课,一方面向学生讲述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要求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之所以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对比法、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法,对我校学生进行耐久跑分层教学一年前后的运动参与度、身体素质和体育情感目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运用分层教学法开展耐久跑教学,对提高学生耐久跑的参与度,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激发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增强体育课的愉悦感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耐久跑效果,在耐久跑考核课上应做到四个“到位”。 一、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到位 由于耐久跑项目本身单调、枯燥及苦累的特点,一部分学生有厌练、厌学的情绪,逃考及弄虚作假行为在考试中也时有发生。对此,一方面通过经常变换组织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质上是掩盖耐久跑单调、枯燥的特点) ;另一方面是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落实到位,后者对耐久跑考核显得尤为重要。在考核前加强耐久跑健身(改善心肺功能)健心(培养意志品质)价值的教育,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健身、健心意识水平及改善考核氛围。对于不良的考…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耐力指标是一项重要的身体素质指标。耐久跑在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和培养顽强意志品质方面有着其他运动项目所无法比拟的作用,但其练习的枯燥也是众所周知的。本人有几例耐久跑趣味教学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诸群标 《体育教学》2011,31(2):64-6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耐久跑的知识,通过体验、尝试,使学生感知耐久跑带来的身心变化,掌握耐久跑的方法。 2.利用各种跑的练习手段发展学生的体能,懂得耐久跑对发展心肺功能的作用,提高耐力素质及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 耐久跑在初二阶段共安排五次课,第一次课是了解耐久跑的有关知识、知道测试脉搏的方法、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第二次课是学习直道途中跑,第三次课是学习弯道跑,第四次课是耐久跑游戏,第五次课是耐久跑测试。本课是第四次课,旨在通过游戏巩固耐久跑的有关技术,提高心肺功能,增强有氧代谢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1.
徐亮 《当代体育科技》2020,(1):59-59,61
中学生耐久跑能力训练,能够促使学生耐力素养和心血管机能、肌肉机能、呼吸系统机能的有效提升,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积极作用。耐久跑运动的形式简单,体育锻炼的效果良好,因而成为中学体育训练的主要形式。但是目前中学生耐久跑能力训练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需要体育教师能够对训练方法进行优化创新,改善训练中显现出的问题,促进耐久跑能力训练教学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女生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往往感到耐久跑教学十分棘手,学生普遍对此项目不感兴趣,上课比较被动,给教师带来较大困难,但耐久跑有其重要的锻炼价值,又是重点教材,因此,如何掌握女生的心理特点及采用符合她们身心特点的学练方法,对上好耐久跑课和完成中学体育教学目标是十分关键的。  相似文献   

13.
耐力是一项重要的身体素质,耐久跑是中学体育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是初中升学体育考试项目。但是由于耐久跑持续的时间长,体力消耗大,学生容易产生害怕与厌倦相互交织的复杂心理,严重地影响了耐久跑教学的效果。本文就中学耐久跑教学规律进行初步探讨,以为提高耐久跑教学效果尽微薄之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耐久跑是体育教学大纲的重点内容,也在终身体育锻炼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耐久跑练习对增强学生体质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因为它是长时间单循环运动,比较枯燥乏味,大多学生都有畏惧的心理,缺少兴趣。如何把枯燥的耐久跑教学变成没有痛苦、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吕蔚  李国 《体育师友》2001,(6):17-18
教学大纲中跑走交替一直被列为耐久跑教材中素质练习的手段,在耐久跑教学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然而,纵观实际跑的教材教学与训练,可以看到跑走交替从来都不局限于耐久跑的教材。在快速跑教材的教学、训练中。它从教学组织和负荷的控制方面,有意无意地占有一定的地位,发挥一定的作用。当然,跑走交替在耐久跑和快速跑教学中其形成几乎如出一辙,可是走与跑的实际距离、强度、时间等方面构成却存在着根本的质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以贵州工业大学女生群体参加耐久跑的行为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该群体从事耐久跑的目的与动机、锻炼频率、成绩好坏、兴趣与否、引发原因等现状。研究结果显示;贵州工业大学女生耐力差,而且大多不感兴趣,原因有:缺乏锻炼意识;项目自身特点与女子身心间的矛盾;教学方法及考核标准上的缺陷。指出:改变大学耐久跑素质状况,应该加大科学的宣传力度,社会、学校、家庭、教师、个人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17.
史新峰 《精武》2012,(29):61-62
耐久跑是初中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中小学体育教师最头疼项目之一,本文通过对笔者执教的班级在耐久跑教学中运用长跳绳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长跳绳在耐久跑项目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出勤率、参与度,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组织、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故得出了长跳绳引入耐久跑教学是可行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8.
改革耐久跑教学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初中耐久跑是比较难进行教学的。虽然耐久跑的技术比较容易掌握,练习方法比较简单,但是要想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耐久跑成绩是不容易的。如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耐久跑的教学质量是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分析多年的教学,按一般常规进行的耐久跑教学,由于耐久跑教学和练习内容  相似文献   

19.
耐久跑是中学体育教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进行耐久跑练习,对改善学生内脏器官功能、增强学生体质有积极作用,而且对培养学生顽强、坚毅、刻苦、耐劳等意志品质也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由于练习持续时间长,体能消耗大,加上教师教法简单,练习方法单一,学生容易产生害怕与厌倦的复杂心理,严重影响了耐久跑的教学效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一、理论结合实际,克服耐久跑的恐惧心理在耐久跑中许多学生都容易出现害怕“极点”的感觉,错误地将“极点”当成极限,跑途中不敢主动加以克服。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在练习…  相似文献   

20.
<正> 耐久跑是小学体育课的基本教材,是发展儿童少年耐力素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很有实效的一项体育运动,也是培养儿童少年不怕困难、坚毅顽强意志品质的好教材。小学阶段耐久跑的基本任务是:学习耐久跑的方法,培养耐久跑的能力。小学生对耐久跑是不感兴趣的。其主要原因是:教材内容不多,教学手段单一。因此,要教好耐久跑,必须改进组织教法。下面谈谈我在耐久跑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一、跑走交替任务:学习耐久跑的方法,发展一般耐力。组织与教法: 1.按教师的信号(如口令、哨声等),做跑与走的交替。 2.按设置的标志(如绕操场的边线端线,或设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