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叶萍 《华章》2013,(25)
吉祥图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具有着深厚的人文艺术价值,以浪漫的想象和奇异的吉祥寓意独树一帜,展现着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本文将谈谈传统工艺美术中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
汉代铜镜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上承战国铜镜,同时又开创出生动而丰富多彩的装饰风格,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铜镜制作的大发展阶段,因此极具艺术价值。文章通过对汉代铜镜中画像镜的图像分析,归纳总结出"天"与"人"这两大主题,并从追溯形成二者的历史文化源流入手,揭示图像背后所隐藏的汉代文化观念:"天人合一"的国家文化意志和儒道互补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3.
"羊"在中国民族文化里是"温顺""吉祥"的代名词。但是目前对"羊"的英文译名不统一,出现了一些误译。"羊"的英文译名应在提高文化软实力的视野下进行合理规范的翻译。作为外语学习者和工作者,应加强对本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高传播本国文化的责任感,为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殷商时代已产生了吉祥意识。此后吉祥文化不断摭拾包括宗教在 内的各种思想逐渐形成完备的吉祥思想体系,在科技昌明的现代仍 有其发育的土壤。吉祥文化的基本主题是对幸福、富贵、长寿、祥和的 期盼。吉祥文化追求的目标是有世俗性和民间性吉祥文化有安抚和 劝慰的功能。它既整合了社会,又粉饰了社会;既挑逗了社会欲望,又 麻木了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对现代吉祥物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立意、造型、用色、取名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在现代吉祥物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历史上,橘子寄托的文化意义极其丰富:它既是高洁人格、伦理亲情的象征,更是富贵吉祥、团圆美满的期盼。在中国南方的过年习俗中,"橘"这一"吉祥树",越来越扮演着"春节树"这一不可替代的角色,发散出经久弥新、无可抵挡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7.
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广为流传的佛教经典《吉祥经》用15个具体、生动的故事,较为全面、深刻地阐述了什么是吉祥,人们应该怎样获得吉祥等问题,从而构建出"吉祥"所蕴含的和谐理念。其中达成和谐是"吉祥"的主旨;家庭和谐是"吉祥"的基础;人际和谐是"吉祥"的关键;内心和谐是"吉祥"的本源。  相似文献   

8.
工艺美术的审美接受是以文化存在为基础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为工艺美术产业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积淀,现代工业设计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发展有较大的正负两方面的作用。要保持中国工艺美术的生命力,必须考虑到国人的审美文化与实践,提高工艺美术从业人员和大众的文化素养,给予工艺美术产业与教育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和吉祥观念折射到艺术中,对于中国传统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对传统文化中美的理解以及吉祥观念和吉祥图案进行阐释,在这个基础上结合民间工艺美术设计作品《富裕和美》,阐述传统文化吉祥观念在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民间传统工艺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属性。对传统工艺美术的设计创新,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其自身发展的要求。通过分析安徽民间传统工艺美术产品的现状,从民间工艺美术产品设计的角度提出建议,以期实现安徽民间传统工艺美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恒 《天中学刊》2014,(4):108-110
陈凯歌电影有着多元化的主题和叙事方式,其中运用戏剧影像参与影片叙事是其电影的独特之处。陈凯歌电影中的戏剧影像在展示人物生活时代的戏剧文化、给电影涂抹上浓重的戏剧意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陈凯歌在其电影中建立起了一套独具中国传统美学特征的戏剧影像,以此来完成电影叙事并传播和阐释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显示了华语电影民族化生存的意义和可能。  相似文献   

12.
对人文奥运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内在精神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使中国人民获得了一次向世界人民充分展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机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也是中国人民向世界人民的庄严承诺.如何以传统体育文化的视角去审视和解读人文奥运主题所蕴藏的深层次文化内涵,拓展北京人文奥运在实践中的运作路径,更好地展示中国悠久传统体育文化的精神及魅力,这是一个有待认真思考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浅议标志设计中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元素是东方文化的特殊性的表现,它有着广泛的题材、丰富的内涵、多样的形式。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标志设计中,更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因此,在标志设计中,我们应该在对传统元素的形和意的理解基础上,对这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它们成为新的标志设计元素,让设计更富有当代特色。  相似文献   

14.
以汉字为切入点,结合实例从汉字形貌修辞和汉字字体设计两方面论证了汉字这一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同时指出目前国内设计领域中存在的传统文化元素设计误区。旨在提供一种将汉字引入至广告作品中的正确合理的方式,期望能以这种合理的方式赋予传统文化生机与活力,为现代广告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即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特质和外在感觉体验的文化元素,是最具表现力的文化形式之一,在广告设计中运用的前景大为可观。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呈现"繁而不荣"的态势,其不景气的原因主要有:动漫界对于动漫受众群体的适应年龄段存在误区,动画资源的严重不足以及对传统题材的有效开掘不够。可以借鉴西方动漫制作对传统题材再创作的方法——"类比法"和"置换法",以期对中国动漫的创作有借鉴作用,使中国的传统优秀题材再次得到发挥与运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察了战国后期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人赋。通过透视美人赋的基本特征,发现其蕴涵着一种文化意识——美人崇拜。美人崇拜意识肇始于周代民歌,美人崇拜是我国古代人民所追求的一种审美意趣,它成为我国古典文学创作的一个传统主题。美人崇拜是对传统儒家文化的挑战,表达了人们对美的渴望。对美的人格的追求。其实质是对生命本体的崇拜。  相似文献   

17.
对“中华高等教育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内容进行了全面地综述。内容包括:中华传统文化与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国际化与本土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市场化。  相似文献   

18.
借助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5.3R2),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研究者关于中华民族研究发表的2012篇核心期刊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本研究呈现了中华民族研究的发文趋势、作者和机构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图谱、文献共被引图谱。聚类分析结果发现,中华民族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五个方面的主题。这五个主题基本构成了中华民族研究的理论框架,涵盖了中华民族研究的内涵与本质(中华民族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路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很好的研究基础。未来研究中,应注重跨学科的融合研究,构建完善的中华民族理论体系。本研究对中华民族每个主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梳理,以期为国内研究者提供一份比较系统、全面的中华民族研究知识图谱,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当前中华民族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将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9.
青春版《牡丹亭》在情节设置,人物塑造和主题表现等方面与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它又保持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两者的比较对我们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传承中华文明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救世理想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古代文人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其对文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日常政治、社会生活之中,更渗透在文艺创作与传播之中,同样对古代戏曲的创作与传播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使“发愤补恨”成为戏曲创作及传播中的一个重要题旨;二是形成了戏曲传播中劝善惩恶,有益风化的文艺功用观;三是戏曲叙事模式中团圆主义的泛滥;四是促使文人剧作家自觉总结和反思历史,赋予中国古代戏曲以深厚的文化意蕴与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