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入与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及其学说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传入中国,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却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入"与"传播"具有显著区别。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正式创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入与传播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需要阶级基础、群众基础;中国人民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创新以及指导思想阐释的通俗化和时代化;关注民生,巩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尊重人民的主创地位,不断扩大基层民主权利;关注青年,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主张丰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在胡锦涛手中被赋予了时代内涵和民族特征,焕发了巨大生机,得到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的开端。产业女工队伍的壮大 ,为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传播 ,为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开创了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主要是通过留学生实现的,路径主要是通过日本和俄国。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是翻译了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实践意义是形成了一大批革命队伍、革命阵营,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具有重要的价值,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使中国革命有了领导核心,使中国走出了一条革命的道路,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十月革命以前,先进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和地域,热情地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多元.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性质主要是文化传播,此后转为政治传播.以李大钊为代表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是真正自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开启."反转"现象是认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点的重要证据."反转"现象表明,政治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属性和生命线,是主导.文化性居于从属和派生的地位,二者健康的非平衡发展是合理的常态,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发展是理想的目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认同只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归根到底决定于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十分坚实可靠的思想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又推动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河南的早期传播 ,使河南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活动和建党较早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7.
唐楠 《现代企业教育》2012,(23):223-22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也是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融合与发展的过程。全文首先探讨了现代性视野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内涵。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现代性视野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义,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文化体制改革,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契合、弘扬、创新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大众话语对文化传播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走进中国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客观条件,也与当时不少先进知识分子的宣传、传播有关,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的论争,不同形式的讨论、论争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本文意在揭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以及与当时各种社会思潮的相互激荡、相互吸收。  相似文献   

9.
<正>卢那察尔斯基是苏联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世界著名的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他一生发表的数以千计的文艺论著,在阐发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建设无产阶级文学艺术,研究俄国和欧洲文学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文艺论著,从二十年代开始,就在中国有着广泛的传播,对我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建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回顾一下卢那察尔斯基文艺论著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对于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影响和发展,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集宁师专学报》2016,(6):50-56
延安时期毛泽东报刊发刊词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它彰显了抗日救亡时代主题,传播了中国革命的相关理论,普及了无产阶级新闻学理论,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与路径,确立起规避同质竞争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生态环境优化策略,极大地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他参与发起思想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基本前提;他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并发起创建中国共产党,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理论和组织基础;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初步阐述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构想,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飞跃。  相似文献   

12.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运动的开展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一传播过程也拉开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序幕。文章认为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史观等是20世纪初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红色中华》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所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机关报,也是中央苏区发行量最大、传播最广、影响力最强的一份报刊。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密切联系中国的革命实践,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及时登载和反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所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丰富和发展。《红色中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三个突出特点,即实践性、大众性和曲折性。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史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早期实践史,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很好的历史范本。理性透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早期实践,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重要启示: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满足人民群众的理论需要和维护与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改进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与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论辩与较量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5.
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的开端,产业女工队伍的壮大,为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传播,为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开创了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走进中国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是因为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客观条件,同时也是当时各种思想潮流相互碰撞、论争的结果,绝非共产党单面宣传的结果。在当时不少先进知识分子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论争,争论的焦点集中在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观点,以及中国是否需要阶级斗争的问题上。不可否认的是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但不同形式的讨论、论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迅速传播的国际原因有:十月革命的鼓舞、共产国际的影响、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国内原因是:救亡图存需要新理论指导、无产阶级需要理论武装、有相融的思想基础、有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知识精英;更因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品格、批判精神、真理品性和开放特点。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的时间,是一个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本文认为:毛泽东的有关论述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十月革命前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有三个标准,即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传播、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出现;并据此分析了所谓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论断,得出了马克思主义在十月革和五四运动后传入中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80年前,中华大地上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它以空前彻底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震憾了世界,惊醒了暗夜中的中国。它是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 沧海桑田,物换星移。在世纪风云的硝烟里,“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像一支不息的火炬照耀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得到迅速广泛的传播,并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从文化因素来看,一是中国面临的文化危机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广泛的传播提供了历史契机;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马克思主义具有价值契合性,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