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贝影     
他是宠儿,也是弃儿;他被追逐,也被放逐.他在失众后赢回尊重,他在尊重中赢来更多的尊重.他叫大卫·贝克汉姆,一个总是牵动世界的人,这一次.他是一个动人的球员. 他,不是天才,没有上帝的眷顾,他只是默默地奔跑,静静地等待.  相似文献   

2.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这段话告诉我们:孩子学会了什么,恐怕并不是教育者有意给了他们什么,而是让他在怎样的条件中生活。“生活”不是别的,它就是一种“文化”,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精心策划与营造富有生机的校园体育文化应当成为促进学校体育发展与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一、校园体育文化的界定校园体育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体,以身…  相似文献   

3.
一个葡萄园主雇工人整理葡萄园,说好每人一天的工资是一块银币。这一天,他先后雇了五批工人,有清晨就雇来的,也有傍晚才雇来的。结算工资的时候,他给每个人都是一块银币。清晨来的工人因此而提出了抗议。他的回答是":我并没有占你便宜。你不是同意每天一块银币的工资的吗?我也给最后来的这么多,难道我无权使用自己的钱吗?为了我待人慷慨,你就嫉妒吗?"耶稣用这个故事说明,在天国里,  相似文献   

4.
校长姓牟,人们叫他牟校长。 校长是一位中年汉子,生一张娃娃脸,红通通的,说话时笑眯眯的,不说话时也笑眯眯的,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 我搬来住到这个学校的时候,第一天就发现了一个奇怪而又有趣的现象:上课时候,校园静悄悄的,但牟校长却一个人倒背着手在校园逡巡,这儿转转,那儿看看,背衬着校园中央那座高高的古塔,他的身影显得有点孤单。我就觉得这牟校长有点怪;不在办公室办公,在校园里转悠什么?难道校园是你的办公室吗? 我虽然住在这个学校里,但不是这  相似文献   

5.
正人的一生总是要面对艰难和痛苦的遭遇,但成功的人,总是能克服磨难、挫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埃塞俄比亚阿鲁西高原上的一个小村里,有一个小男孩,每天他都是夹着课本打着赤脚跑步上学和回家。他家离学校足足有10公里远的路程。贫穷的家境使他不可能有坐车上学的奢望。于是,为了上课不迟到,他只能跑步上学。他一路奔跑,相伴的除了清晨凉凉的朝露和高原绚丽的晚霞,还有耳旁呼啸而过的风声。  相似文献   

6.
校园足球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们对运动的热情,培养青少年积极进取和足球运动所具备的团队配合精神,校园足球的普及更是为我国足球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得我们的足球可以步入一个健康成长的发展轨道,校园足球培养的不是一批足球运动员,而是要打造成为高质量足球后备人才。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特色的重要平台。校园足球文化属于校园文化中的一种,校园足球文化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范围内,由学校的师生员工们共同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活动而培养形成的。本文通过校园足球文化教育人,锻炼人,培养人等方发面的论述,来阐述他对校园文化的作用。使大家对校园足球、对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从而更加重视校园的足球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记者来到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后坪镇崇山小学。走进校园,只见铁栅栏大门开始生锈,篮球场的白漆边线已经模糊,教学楼上的装饰瓷砖零星脱落。这所“肩膀上的学校”,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出来迎接我们的是校长黄章永,身边跟着一个小伙子。他给我们介绍,小伙子就是他的儿子田海波,是学校的实习老师。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奔跑     
<正>真正的勇者不是一个永远不倒的人,而是一个含着泪奔跑的人。——题记医院。病床边的照片上,他在忘情地奔跑,像一只凶猛的豹子,奔跑在属于他的草原上。可是,那却成了他的梦。命运给了他致命的一击——突如其来的横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建筑学校校长潘力治,系中共党员、高级讲师.他于1988年担任校长后(后兼任党委书记),已辛勤奋斗了13年.他情系校园,始终不悔,勇攀高峰.为了办好学校,他呕心沥血奉献出全部智慧和才干.凡熟悉省建筑学校发展历程的人都知道,学校今天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都是与潘校长的努力奋斗分不开的.13年来,是他带领全校教职员工,战胜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在湖南省建筑学校历史上留下了骄人的业绩和篇章.  相似文献   

10.
张金利 《教育》2013,(21):34-35
他不是清洁工,但他时常中午把教学楼一至五层打扫一遍;他不是园丁,但他能清楚记得校园花草树木的方位;他不是班主任,但他能经常叫出学生的名字,甚至还知道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习惯。他让一所学校在3年内成为花园式的学校;他让"绿色课堂,生态校园"的全新教育理念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并开花结果。在课改中,他是教师的主心骨;在校园里,他是学生的知心人。他就是河北省邢台市第十中学校长祝卫国。  相似文献   

11.
夏日的午后,我坐在篮球场附近的台阶上翻着英语书,偶尔抬眼望向场中那个奔跑跳跃着的蓝色身影.我有点奇怪,篮球场明明有那么多的男生,可为什么我每次抬眼看见的都是他呢?  相似文献   

12.
美在校园     
在学生们眼中,自己的学校总是最美的。不信!就来看看这校园三部曲吧———清晨清晨的校园就像从梦中被叫起的嗜睡的孩子,懒洋洋的,却也十分可爱,在淡淡的晨雾中,雄伟的教学楼与高大的榕树轮廓模糊,睁不开惺忪的睡眼。鸟儿也没了精神,偶尔无力地叫一声。只有那沙沙的竹笤声伴着学生们时隐时现的身影,在这懒洋洋的早晨不停地忙碌着。太阳一寸一寸地往上爬,一个又一个可爱学子踏进了校园。他们就像清晨的校园的风,香香的、甜甜的,然而步履却是那样匆匆。此时的校园已被朝阳镀上亮锃锃的金色,学子们书声琅琅。这景象,有一种爽爽的…  相似文献   

13.
我喜欢奔跑的感觉,蹬上一双黑白的运动鞋,穿上一套黑白的运动服,戴上一顶黑白的鸭舌帽,遮住我黑黑的脸,听风在耳边呼啸,看草在身边摇摆,闻土散发的清香。跑到一个篮球场,夺过篮球,纵身投篮,继续奔跑,听篮球在操场上蹦跳的声音,想像男孩们的惊讶和赞叹。跑到一块长满蒲公英的草地,穿过这小小的海洋,回头看种子漫天飞舞,像永不融化的雪花,向着蓝天歌唱。跑到一个转弯处,期待着一个同样喜欢奔跑的男孩从那边跑来,两人相撞,擦出火花。跑到一淙清泉,去河底寻找那藏在石头上的故事,把自己的漂流瓶放人溪水中,希望小溪能带它到大海。我喜欢奔跑的感…  相似文献   

14.
阳光小树     
新学期的第一天,刚走进校园,却发现,校园里小路上那一排排长得老高的野草全都铲除了,中心花园的中心,显眼地竖着一棵小树。九月的阳光涌过小树,反射出一束束金色的光,像一颗颗大豆,像一粒粒豆大的汗珠……一连几天,学校里议论纷纷———不仅是一棵树,还多了一个老头儿。一个多星期里,我没见过这个“老头儿”,但只听说他是学校请来帮助美化环境的园艺工人。还听说,他每天早来晚归,细心照料着这棵小树,而且不收取学校的任何费用。我似乎对这个老爷爷产生了一种敬意。第二天一大早,我特地起了个大早,赶到学校,我站在楼上,关注着这棵小树。清晨…  相似文献   

15.
寒冬的清晨,星星刚刚隐去,凛冽的西北风就像刀子一样扎人.在一条弯弯曲曲的乡间小道上,奔跑着一队朝气蓬勃的小学生,从那整齐的步伐和矫健的身姿可以行出,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一位须发皆被寒霜染白、脸面黝黑的青年教师,顶着寒风跑在队伍的最前面.他,就是盐池县惠安堡中心小学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的李学贵.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在这个缺少像样的体育器材和训练场地的山区小学校里,李老师的体育教学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优生?差生?     
大成是个典型的差生,在学校不受老师待见,甚至连他的父母也不喜欢他.想想也是,一个整天只知道看书、做题的学生,谁会喜欢呢? 他妈妈总是教育他:“你看看人家,整天都在不停地锻炼,挥洒汗水,不是在田径场就是在篮球场,要不就是在健身房.  相似文献   

17.
把握贫穷     
在埃塞俄比亚阿鲁西高原上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小男孩每天腋下夹着课本,赤脚跑步上学和回家,他家离学校足足有十公里的路程。贫穷的家境使小男孩不可能有坐车去上学的奢望,为了上课不迟到,他只能选择跑步上学,每天小男孩都一路奔跑,与他相伴的除了清晨凉凉的朝露和傍晚绚丽的晚霞,还有耳畔呼啸而过的风声。  相似文献   

18.
论“规范”     
既是作业,不管文科理科,都得讲格式规范。规范是为培养良好习惯,规范是学习活动的基本保障,规范不是对人思维的限制,不会扼杀人的创造性。我对学生说:道理很简单,篮球场足球场,都得有边线;学校上课下课,必须有统一信号;你的本事再大,也得讲规则,至多"擦边、踩点",因为这是学校;课外的时间多呢,你想创新,有属于你个人的时间和空间。作业格式的规范,会长时间影响一个人,从而形成一些好习惯——他可能因此明白,规范是他融入社会的通行证.是行为底线。教师不要空谈,第  相似文献   

19.
<正>"好学校应该更加重视人的感受,关心学生的成长,关注教师的发展,关注校园里每一个人的幸福感。让每一个孩子能在清晨醒来时,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充满期待和向往;让每一个孩子结束一天的学习回家时,能对学校充满留恋和不舍,让每一个生命都在校园里开花。"这是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科大附中")王世东校长的筑梦自白和教育情怀,也是科大附中的教育价值追求。在一个炎热的午后,笔者一行走访了科大附中,在深入了解这所特色鲜明的学  相似文献   

20.
道德不是生活中某一个特定领域的问题,而是普遍地存在生活当中,这就决定了人的道德成长不是只在生活的某一个特定领域才会发生.学生的学校生活主要是在课程学习中度过的,课程知识对于道德的发展具有明理和陶冶的功能.通过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进行道德教育即为课程德育,课程德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是一种走向整合的学校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