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高校校园文化消费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园文化是师生共创共享的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消费是一种价值实现运动,校园文化消费的类型有智能型、娱乐型、消遣型、其消费有补阙性、求新性、求异性、迁移性、疲惫性等心理特征。校园文化消费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指归,消费的质量,是检验学校教育成果和精神文明建设程度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民族院校校园文化既具有普通大学校园文化之大学教育文化和高级主流文化的本质特征,同时又具有自身多元文化共生性和文明德性教化性等特有本质。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发展要经历自发、自觉和自由三个阶段,自由阶段的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趋于成熟。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理念特征要具有生成性、教育性、大学性、民族性和主流性。  相似文献   

3.
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及建设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园文化是在一所学校的地域范围内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文化形式的一种亚文化形态。高校校园文化具有自为性、冲突性、时代性、特色性以及多校区性等特征。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突出全面性;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域外文化的精华来滋润高校校园文化;注重弘扬人文精神,提升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与时俱进,充分把握其时代性;准确定位,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4.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由师生员工创生和积淀形成的、校园文化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均衡有序、和谐共生的一种人文状态和精神品格。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应定位于先进性与引领性、主体性与人本性、创造性与发展性。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谐、制度文化和谐、物质文化和谐。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由心理层次、制度层次、思潮层次以及行为层次等因素构成的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系统结构体系。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校园文化平台的搭建,加强校园文化体系的创建。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校园文化,它除了具有普通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共性以外,更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实践性、社会适应性、区域性、创业性和服务性.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探索了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发展趋势、存在问题以及如何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论专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缺陷与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校园文化是专科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精神和大学品牌的重要体现。加强专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势在必行。然而,我国现阶段专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文化选择的盲目性、文化形态的低层性、文化内涵的贫乏性、人文精神的缺失性和文化主体的片面性等缺陷,因此,在专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导向性、职业性、系统性、高雅性和自觉性,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是学校育人的重要资源和载体,具有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重要功能。对30所“一校一品”典型案例学校比较分析发现,这些学校通过明确校园文化建设内涵、打造校园文化专业队伍、开发校园文化课程资源、强化校园文化平台建设、创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推进校园文化融入社会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30所“一校一品”典型案例学校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比较注重方向性、特色性、融合性、多元性和传承性。借鉴案例学校经验,我国职业院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更加突出制度建设,更加突出完善体系,更加突出校企合作,更加突出督导评价。  相似文献   

8.
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先锋。根据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努力探析政治思想性文化建设、道德修养性文化建设、科技创新性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阵地的建设,从而实现构筑、推进和建设和谐、文明、进步、创新的校园文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本质特性为人文性、学术性、独特性和创造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构建符合并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特性与内涵,而特色校园文化的评价标准更是与核心竞争力紧密相关,只有具备原创性、可传承性,体现人文精神、以人为本理念的校园文化,才能认定为特色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0.
价值观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也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和实质。校园文化中的价值观包含着真、善、美等子观念。校园文化价值观具有群体性、抽象性、内控性特征,并体现出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1.
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生命力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导向、凝聚、调适功能决定了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活动选题的现实性、组织的有序性、过程的审美性、目标的效益性是校园文化活动生命力长盛不衰的保证,是实现校园文化活动功能的前提;强健队伍、创主名牌、完善机制、更新手段是激发校园文化活动旺盛生命力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校园文化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资源和载体,丰富校园文化内容、用好校园文化资源、加强校园文化教育,是新时代高校育人的必然要求,这与推进新时代高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和同构性。科学厘清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育人的内在逻辑,准确把握当前高校校园文化育人中需要加强改进的空间,深入探究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育人的优化路径,对于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在新时代高校育人中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进而提升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实效具有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3.
在大学文化视域下,应从国家对高校办学使命的目标要求、高校对自身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国际竞争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和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根本需求出发,确定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目标。大众化目标可分为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高校应以形成体现大学"理想文化"的校园文化价值观以及在办学全过程贯穿和践行校园文化价值观作为大众化的过程性目标,以高校师生认同、接受并主动践行校园文化价值观以及师生身上体现出校园文化价值观所要求的特有文化气质作为大众化的结果性目标,以建设校园文化价值观以及贯穿校园文化价值观的特色文化环境和专业化、系统化、立体化的特色文化平台作为大众化任务。  相似文献   

14.
校园文化属于文化的范畴,文化有一种韧性,具有传承性和悠久性,不可能一蹴而就。书香校园只是校园文化的一个表象、一块基石.最多算组成部分。不要以为教育主管部门发一个文件或者校长发布一个新举措,轰轰烈烈地搞书香校园,然后请各路记者报道.校园文化就会枝繁叶茂,绿草如茵。这是伪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近视病。  相似文献   

15.
戴巧平 《文教资料》2009,(27):94-96
未来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将越来越注重校园文化内涵的审美性.审美性校园文化所塑造出来的审美主体以具有审美人格为其本质特征.在校园文化实践中,校园审美人格,是校园文化的审美人格化,当校园文化的表层文化实现了审美性特征,内层文化又达至美的境界,校园文化也就具有了审美人格的意义.审美人格与高校校园文化内涵有共通性,即它们都以审美性为特征,追求审美境界.这决定了要实现高校校园文化美的内涵,必须通过审美人格的构建,在校园文化实践中使校园文化主体人格审美化.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VI系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科学合理设计和使用VI系统,坚持共同性和特色性、人文性和实用性、历史性和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表现校园文化精髓,既可以增强高职院校内部的凝聚力,又可以展示高职院校良好的外部形象,有利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进程,营造和谐向上的育人氛围。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新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以来,由于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独特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在建设中往往背离了校园文化的价值意义。其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具有多元化、先进性、稳定性和可塑性、独立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必须遵循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性、教育性、开放性、创新性和特色性原则,才能建设好新时期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8.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和审美教育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校园美以校园文化为主要载体。审美教育要求校园文化建设要有新颖性、形象性、社会性和教育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施审美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9.
网络学校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教育形式、教学方法的变革,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作为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受展现方式、传播范围等因素的影响,网络学校校园文化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内涵。探讨了网络学校校园文化与现实学校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对网络学校校园文化的构建提出了方法性的指导,以促进网络学校校园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尽管遵循着不同的发展规律,但两者高度的契合性使校园文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建构性本质得以体现的主要场所。思想政治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题中的应有之义,由思想政治教育为其提供建设指导、保证和检验标准,思想政治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