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由史启祯主编的高等学校教材《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1998年5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按照应用化学专业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的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基础课教材。全书77万字共20章,分为四大部分:结构与反应、定量化学分析、重要元素及化合物和选读材料。内容有...  相似文献   

2.
王致勇《无机化学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1983)是一本具有一定特色的教材。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体系新颖编排得当该书以元素周期律为基础,以化学原理为主线,将基本理论和元素性质紧密结合,克服了前后脱节,重复繁琐的弊端,与国内同类教材相  相似文献   

3.
无机化学是高等学校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生入校后开设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中学化学与大学化学化工后续课程的衔接。通过高中化学"新课标"教材与大学《无机化学》教材在物质结构部分内容的深浅变化及表述的差异比较,对大学《无机化学》物质结构部分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标准平衡常数贯穿于工科大一化学教材中的所有化学平衡,可用于讨论单相或多相平衡体系,也可以和标准热力学函数相联系,是无机化学教学的难点。文章总结了无机化学教材中标准平衡常数的各种计算方法、计算公式,对公式的使用进行了解释说明,并详细介绍了无机化学教材中常见的标准平衡常数的形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标准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外编著的《无机化学》,《普通化学》教材中,不仅普遍专设章节阐述化学热力学基础知识,而且在许多方面渗透着物化基本原理。这正促使无机化学从描述性为主的实验科学向推理性的科学新体系迅速发展。 由于无机化学是“大一”化学的起始课程,鉴于学生尚未具备高等数学和普通物理的基础知识。所以不应该也不可能沉滞于物化的抽象概念与繁琐推论上,而必须采取“直接引进、注重应用”的原则,较自然地将物化原理融进无机教学的内容。这对学生从质变与能变、转化与平衡,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热力学可能性与动力学现实性等等方面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规律,并使无机化学的反应原理更系统化,皆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6.
根据原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大项目的分工,在1996~1997年度,我校首先在化工、材料各专业的无机化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中,进行了元素无机化学(以下简称元素化学)教学新模式的研究探索,推动了我校工科基础化学的教学改革。元素化学内容十分丰富,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种类千千万万,它们的存在、变化及其相互联系涉及到化学理论、化学现象。元素化学是当代科技人才认识物质世界、研究物质世界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是无机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一、考试对象、性质和目的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考试,是由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和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根据国家颁发的《工科学校无机化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结合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特点,兼顾普通中专及职业高中教材内容,并依据选拔人才的宗旨,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二、考试目标与形式 无机化学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的计算能力、基本的实验技能、基本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和在工农业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北京理工大学曹庭礼:大连理工大学编写的工科《无机化学》教材自1978年问世以来,受到国内同行普遍欢迎,各校广为采用。1982年的修订版(即第二版)曾荣获1987年全国优秀教材、国家教委一等奖。近年来,随着无机化学学科的长足发展,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特别是1986年国家教委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晚清至今,系统地介绍了各个历史时期我国高校工科无机化学课程代表性教材,并分析了目前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改革的动向.最后介绍了在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理念导向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创建工科无机化学现代化“六合一”教材体系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0.
<正> 无机化学是师专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初中化学教材的全部内容和高中教材的大部分内容均属无机化学范畴。因此,无机化学教学质量的优劣,对于培养合格的初中化学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而元素化学是无机化学的中心内容,学生对元素化学学习的好坏,是衡量无机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元素化学涉及所有元素,物质种类繁多,化学变化庞杂,性质、制法、用途颇难记忆,教之乏味,学之头痛,大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无奈之感。每一学年,当进入元素化学的教学时,学生便流露出一种精神重负和烦闷,视元素化学为畏途。如何搞好元素化学的  相似文献   

11.
<正>有机化学常用箭推法描述化学反应的机理,推测物质的结构。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用弯箭头表示电子的流动,解释反应机理,在有机反应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有机物中不乏含卤族、氧族、氮族、硼族元素的物质,既然用箭推法能很好地解释这些元素原子参与的有机反应,那么这些元素原子的无机反应也不例外,但由于实验手段的限制,尚缺乏足够的实验证据证明,无机化学中使用箭推法仍在起步阶段。2014年,挪威化学家Abhik Ghosh和Steffen Berg在《Arrow Pushing in Inorganic Chemistry》(以下简称《A.P.》)一书中将箭推法引入到无机化学中,对主族元素的部分反应进行了生动的描述,扩展了箭推法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1前言无机化学实验是基于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组成、性质以及反应等方面的实验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对无机化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和拓展.组织实验教学是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重要内容,它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无机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时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目前,无机化学实验教材中所编写的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主要是为了验证无机化学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但是对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来说,却不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无机化学实验是学生步入大学后接触的第一门实验必修课,没有相关学科的学习经验,学生对于学习无机化学实验的兴趣并不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多高校开展了实验微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但是,实验微课教学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无机化学实验微课的教学创新进行了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全面介绍西北大学实行无机化学分段教学,建设"中级无机化学"国家精品课程,编写出版颇具特色的教材的成果.通过二十多年来的努力,该校的"中级无机化学"课程和<中级无机化学>教材已在全国产生了很强的影响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编写的《无机化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为依据,以无机化学的发展历史为背景,介绍了面向21世纪无机化学的发展趋势和无机化学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一本有特色的无机化学教材介绍Shriver等编写的︽无机化学︾西北大学史启祯兰州大学高忆慈西安武警学院马太儒由DFShriver(美),PWAtkins(英)和CHLangford(加)合写的《InorganicChemistry》一书受到国际化学界...  相似文献   

16.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写的《无机化学》自1978年 (第一版 )问世至今已是第四版了。该书前三版在不同的时期都起到了很好的历史作用 ,在1987年获得国家教委教材一等奖和199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该书在工科院校中一直有很好的口碑 ,并为大多数一类院校或一类专业所使用。我校自第一版开始 ,就一直选用该书作为无机化学教材 ,我院先后于2001、2002年度在应化、化工、环境、材料、材料物理、安全等专业42个班1200余名学生中使用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教材 ,通过两年的教与学的实践 ,师生对此教材有如下一些感受和看法。…  相似文献   

17.
《普通化学》是84级电大工科学员上大学后需最早学完的一门基础课。本文简单介绍该课程的主要任务、特点、教学安排以及学习方法,以供参考。一、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和特点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和变化过程中能量关系的科学。它又有许多分支学科,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日益发展,金属热处理成为极其重要的课题,而无机化学新技术在热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和有关教材几乎还是空白。本文利用无机化学反应原理简述热处理中的反应机理,以解决生产中应用化学的问题。 无机化学教材几乎都未介绍水溶液体系以外的化学反应,如高温下的化学反应等,而这些内容对扩大学生知识面,联系生产实际大有好处。其中钢铁在各种介质中热处理就是高温化学,也是无机新技术在热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无机化学包括基础理论和元素的化学知识两部分。同学们在进行期末复习时,要恰当掌握基础理论的深度,根据文字教材《无机化学》中每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将内容分为了解、理解和熟悉(或学会)、掌握三个不同层次,抓住重点要求进行归纳总结。对内容比较庞杂、叙述性材料多的化学元素部分内容,应以重要元素及其主要化合物的性质为重点;注意不可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有关的化学知识。本文拟在指出各章学习要点的基础上,提供一定量的例题,便于同学们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20.
无机化学中元素分论的教学一直是无机化学教学中的老大难题,根据元素化学资料琐碎、知识零乱的特点,教师要在教材处理、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等方面加以研究,探索提高元素化学教学效果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