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促进教师工资改革 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 保障农村教师工资,是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的重点和难点.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要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特别强调要"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法律还规定,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补助津贴.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新成就,但是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主要是农村教师保障难、补充难和农村教师教育难.就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相应的对策建议是:加强教育执法,确保农村教师待遇;增加教师编制,有序补充农村教师;师范毕业生定向分配当农村教师,落实有编有岗,激活农村教师教育.对于农村代课教师,不是简单地说"清退",而是要妥善"安置".  相似文献   

3.
移动学习有助于提高农村教师参与专业发展的可能性,有利于满足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有助于增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效性,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农村教师诉诸移动学习实现专业发展具有极大的适切性,为保障与促进农村教师开展移动学习,应健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建设,关注与提升农村教师移动学习素养,创建优质农村教师移动学习资源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4.
美国各州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来保障农村教师的生活与发展和改进农村教育。这些政策具有根据农村教师的实际需要、从职前入手、重视经济保障且形式多样和注重实效、充分利用各方资源特别是地方高校等特点。这对我国建立农村教师保障机制的启示有:建立专门的农村教师数据库,充分挖掘地方高校特别是其在农村教师职前教育上的保障作用,建立分层分级的经济保障政策且注重实效等。  相似文献   

5.
教师流失现象严重影响着农村教育的质量和发展。通过对辽宁省农村教师流失基本情况的调查发现,农村教师流失现象仍然严重。农村教师流失的诱因包括:环境支持、物质保障和发展机遇,其中环境支持和物质保障对教师流失的影响最大。破解农村教师的流失的根本路径是:建立针对农村教师的补偿机制,包括生活保障性补偿、地域性补偿和发展性补偿。  相似文献   

6.
教师流失现象严重影响着农村教育的质量和发展。通过对辽宁省农村教师流失基本情况的调查发现,农村教师流失现象仍然严重。农村教师流失的诱因包括:环境支持、物质保障和发展机遇,其中环境支持和物质保障对教师流失的影响最大。破解农村教师的流失的根本路径是:建立针对农村教师的补偿机制,包括生活保障性补偿、地域性补偿和发展性补偿。  相似文献   

7.
农村教师流失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适当吸取国外教师流动的成功经验,采取包括行政、法律、学校和教师多方参与的应对策略,其核心是增加农村教师数量和稳定教师队伍,关键是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和各项福利,落实教育政策和强化学校管理是其有力保障,加强城乡教师互动是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保障和改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健全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素质",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新时期,新阶段,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队伍的科学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9.
蒋蓉  李汉学  任卓 《教育科学》2021,37(3):19-24
农村教师群体性事件主要有因教师群体权益受损诱发的事件和因教师个体权益受损诱发的事件两种类型.在"互联网+"时代,两种类型的农村教师群体性事件都有各自独特的演化机理."互联网+"时代的农村教师群体性事件,其萌发具有"隐蔽性",其样态具有"双向联动性",其发展具有"扩散性",其影响具有"广深性",其防控具有"复杂性".新形势下,理性分析"互联网+"对农村教师群体性事件的影响,针对"互联网+"时代农村教师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的规律性特征,共建大数据时代农村教师命运共同体、充分发挥"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的形势预测功能、保障"互联网+"背景下农村教育社会张力的合理表达是"互联网+"时代农村教师群体性事件规避与预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基础教育农村课改发展相对滞后,存在条件性保障、教师队伍和课程实施等方面的诸多困难。需要从加强经费投入与保障、改革农村教师人事制度、注重农村教师培训、改革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寻求克服困难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