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方 《新闻世界》2008,(12):33-33
版面是报纸必不可少的信息载体。在报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如何通过版面编排来突出报纸的个性,吸引读者的“眼球”.版面编辑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广播电视报(周报)的版面编辑,我有着13年的工作经历。在2002年以前,我的工作流程为:(1)精心选择稿件。根据新闻价值和宣传重点,从本地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记者采访稿件,  相似文献   

2.
报纸传统上被称为Newspaper(新闻纸),以新闻吸引读者。尤其是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新闻,在晚报、都市报类报纸中占有很大比例,用以吸引读者的眼球。由于社会新闻有很强的可读性,报纸也为此不断想方设法增强“可读性”。  相似文献   

3.
美国 美国发行量审计局(ABC)宣布,2005年4月~9月美国报纸发行量下降2.6%。这是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降幅。在这6个月中,美国发行量审计局发现,789家报纸的发行量出现下滑。其中,周报发行量下降3.1%。据(《纽约时报》报道,越来越多的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上网浏览新闻(包括报纸网站)或阅读免费发放的出版物。1984年美国报纸发行量达到最大值。当时1688家报纸的订阅人数为6330万。根据2005年9月的统计资料,1457家报纸的总发行量降至4530万(仅一半报纸向发行量审计局提供统计数据)。  相似文献   

4.
胡晓 《新闻窗》2010,(3):113-113
报纸作为平面视觉媒体,除了内容外,还需要靠版式来包装。作为一张报纸第一位的当然是内容,但为了表现内容、反映内容,版式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好的版面,有助于吸引读者眼球,有助于引导读者去阅读,有助于提升报纸的整体质量。报纸的版式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围绕着报纸的版式设计.对文字、图片、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报业日益繁荣.报业市场初步发育,报业竞争日趋激烈。受众从信息厦乏状态到信息相对丰裕状态转变,买方市场逐渐成型,读者对报纸有了更多的选择权。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报纸版面设计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重视读者导向、重视市场导向、重视通过版面设计的变化,促进报纸的销售,所以称之为“营销阶段”。报纸进入营销时代.版面设计更趋专门化、专业化,一些报纸还专门设置了美术设计、版式总监等专门岗位。但是,一个倾向不容忽视,那就是版面的“过度包装”问题。一些报纸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在报纸的整体“外包装”上下足功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陈晓君 《新闻窗》2007,(4):89-90
版面是采编内容在报纸上的布局和安排,报纸的可读性取决于版面。透过版面,读者可以感受到报纸对新闻的态度和感情,更能感受到报纸的特色和个性。版面吸引读者,主要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通过利用人的视觉生理和视觉心理,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波,牢牢勾住读者的眼球。[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有声报纸』——报纸多媒体化的新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3月13日,地处“全国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合肥的《合肥晚报》与中科大讯飞公司联手,在全国第一次以“有声报纸”的概念,让读者以语音的形式来接收报纸的新闻。从这一天开始,“有声报纸”客户端被放在合肥报业网(www.hf365.com)首页显著位置。读者只要下载这个客户端,鼠标点中的新闻将会自动通过电脑的麦克风播放。网民还可选择男声、女声和背景音乐。《合肥晚报》“有声报纸”的宣传口号是:“最便捷的听报服务,最丰富的信息资源,最轻松的娱乐方式.最新鲜的新闻内容”。  相似文献   

8.
全国报纸、网络媒介大力倡导“图文并重,两翼齐飞”,报纸的“眼球价值”大大增强。随着读者可接收信息量的爆增,报纸传媒已经进入速读时代。而最初映入读者眼帘的图片、标题、版式如果不能吸引“眼球”,也就失去了文章吸引“眼球”的机会。所以报纸版面不能在最初三秒吸引读者,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便失去了传媒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聪华 《青年记者》2007,(14):76-77
很多情况下,由于人们对新闻摄影的认识只限于从图片的角度或者图片生成的角度来认识,特别是报纸上的图片在大多数时候没有独立性,它只是报纸整体传播中的一个元素而已。其实,报纸上的新闻图片在承载、传播相应的新闻信息的同时,还有一个客观的功能,就是形成视觉兴趣区,刺激读者的眼球,强化整个版面的视觉张力,从而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0.
王原贵 《新闻前哨》2013,(10):91-91
版面是报纸面向读者的窗口,字体是版面中最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不同的字体.字号大小的搭配,来传达不同的信息和新闻。不同字体的表现形式不同.意义也不一样。一份好的报纸版面.除了吸引人眼球的新闻报道之外,版面的设计形式和装饰元素以外.字体的变化与运用,能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专题报道是指一组(篇)围绕一个主题.紧扣一个焦点,具有共同指向的新闻的集合。专题报道并非报纸上的新鲜事物,但在媒体竞争趋向白热化的今天,这种报道形式却异军突起.纷纷被各家媒体打造成自己的拳头产品,以吸引读者的眼球,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实践证明.借助专题报道来提升媒体品牌形象,这确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黄智明 《新闻窗》2010,(4):79-80
在现代新闻写作中,导语是引导读者阅读新闻的一扇门。导语写得精彩,就能吸引读者眼球,增强报纸竞争力,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如何写好导语,以吸引读者眼球呢?笔者认为.需从增强导语的可读性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工作实践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有了新闻事件,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记者蜂拥而上.有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游刃有余,作出胜人一筹的报道,让新闻价值得以充分体现,令受众(读者)拍手称快。但有的记者却身入“宝地”不识“宝”,采写的新闻只能勉强应付刊播,吸引不了受众的眼球。产生如此强烈反差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与记者个人素质和个性化特点有着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4.
言论版是现代国际报纸言论的成熟形式。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市场化运作的深入展开,通过言论版彰显报纸个性,以观点平台争取读者,近年来也成为我国报纸发展的新趋势,形式不一的言论版、时评版纷纷涌现。当然,目前我国多数读者还没有养成关注报纸言论的习惯。因此,尚属新生代的时评版如何吸引读者眼球,培养关注本报言论的忠实读者,是报纸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对于许多女性来说,传媒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她们的观念。作为报纸来说,怎样通过女性报道深度与广度的拓展.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激发当代女性投身经济、政治、社会的热情,争夺女性读者的眼球,应是办好报纸、提升报纸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党报对读者来说,既是普通的读物,更负有一种特殊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党报是党的喉舌,是连接党和人民的桥梁和重要渠道,报纸负载着党的声音,必须能抓住读者,影响读者。用一句时尚的话说,就是必须能“吸引读者的‘眼球”’。那么,报纸靠什么吸引读者的“眼球”呢?关于这个问题,也有一个时尚的词,就是吸引读者“眼球”靠报纸版面上的“亮点”。  相似文献   

17.
写新闻(包括写一切式样的文稿)一定要看接受对象,并且根据对象的正当需要“投其所好”,满足这些读者的健康阅读欲望。这是写好新闻的必由之路.或者叫普遍规律。话仅仅说到这里,还不能算周全。这里还有一个新闻载体和新闻传播的问题,即你写的这篇新闻准备送到什么地方发表,读者的覆盖面有多大。比方讲,是准备寄到全国和全军中央一级报纸(或电台),以全国人民和全军官兵为对象呢,还是准备投向省地市(县)和军区一级报纸(或电台),以某些地域和部分官兵为.对象呢,抑或准备供本单位本地区的报纸采用,接受对象自然也相对缩小。…  相似文献   

18.
增强视觉冲击力,使报纸一摆上报亭报摊就能抓住读者的眼球  相似文献   

19.
涂艳艳 《新闻窗》2007,(2):68-68
一张报纸究竟能不能抓住读者,归根到底在于它刊登的内容。传达新闻内容的版面,决定于内容,又反作用于内容。版面是报纸各种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报纸是否可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版面。透过版面,读者可以感受到报纸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感情,更能感受到报纸的特色和个性。版面吸引读者,主要是吸引读者的视觉,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效果,牢牢勾住读者的“眼球”。这就要求在版面设计中,创新多种编排手段体现主题,在读者的视觉感受上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张磊 《军事记者》2013,(12):27-28
快节奏的生活.将人们带入了速读时代,人们读报的时间大大缩短.对报纸的忠诚度也不断降低。视觉语言直观形象的特性越来越受到读者青睐.人们从抽象的理性思维转向了以视觉信息为中心的感性思维。因此,报纸要想取得好的传播效果.排版必须强化视觉冲击.以丰富的视觉语言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眼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