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新农业补贴制度的困惑与出路:六年实践的理性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农业补贴制度在成为中国农业支持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也存在一定执行偏差.本文认为补贴目标难以兼顾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可阶段性侧重粮食安全;补贴方式有强调管理效率趋势,应瞄准于政策效应发挥;补贴范围局限于保障粮食数量增长,要放眼产业长远发展;补贴资金供给机制在产区间存在粮食安全责任与粮食安全成本脱钩现象,需整合各级财政补贴资金.  相似文献   

2.
美国政府农业公共政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农业的生产方式和控制管理技能都属世界最先进之列,美国农业之所以成功,有其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的因素,但更与经历市场竞争所形成的农业相关产业的组织结构、有竞争力的生产方式、积极的公共政策密切相关。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但政府在对关键问题如农产品剩余、食品安全、支持与补贴等方面起着重要的管制作用。对美国的重点农业政策进行理性的研究,对于优化我国的三农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在两个大国间进行比较研究,从理论上讲是完全可行的,但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必须研究不同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对农业制度的多方位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的农业灾害损失与农业政策保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对我国的农业灾害损失日趋严重及农业保险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在加入WTO后,农产品价格与出口补贴将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应当尽快确立农业灾害政策保险制度以及如何确立该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同大部分仍然实行高支持、高补贴和高关税政策的WTO成员尤其是发达成员相比较,中国的农业补贴程度很低,如果将农业税费考虑在内的话甚至为负值,而农产品开放程度很高,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再加上国内三农问题十分突出,正是在这种内忧外患的背景之下,中国农业支持政策的调整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面对不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以及国内三农问题现状,在较微观具体的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农业政策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回顾了农业保险理论中市场失灵问题的中外文献以及由此导致的农业保险政策性补贴的理论基础。认为以农业保险所产生的外部性及准公共产品性质作为农业保险市场失灵与政策性补贴的理论依据并不严密。本文从两个层面分析了农业保险所产生的外部性与准公共产品特性,并且提出,农业保险政策性补贴的理论依据主要在于:农业保险所需政策性补贴的额度取决于农业保险作为一种支农政策与其他相关支农政策相比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世界银行调查(World Bank Survey(2008))的基础上,选取美国政府主导商业经营模式研究对象,通过对美国农业支持政策下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手段、效果以及补贴强度、补贴品种及政策动态变化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揭示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变迁规律和运行效果.在此基础上,借鉴美国先进经验,并根据中国国情和农业保险发展现状,提出优化和调整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农业技术的物品特性论农业科技园的制度逻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农业科技园由民间启动,经媒体传播,再得政府推动,已经成为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型农业科技与经济组织,本文拟从农业技术的物品特性出发,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探讨农业科技园产生与发展的制度逻辑,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解释和政府思路。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农业科技政策进展及我国新兴农业科技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厘清典型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政策重点,梳理其为加快农业科技革命制定的政策措施,分析中国在新农业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已有科技基础和政策制度,并与发达国家相关政策对比,进而总结不足并提出提升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度被视为继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第二次制度革命,其结果诞生了农业产业化一体组织。用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是"一种能够给有关主体带来制度净收益的新兴交易方式",即能够使市场各方受益,尤其能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这种理论依据奠定了农业产业化政策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的基本思路。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着非常尴尬的两个难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我国目前农业补贴在财政支出和农业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大的现状,并介绍了目前正在实施的粮食直补政策的效果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在当前应重点调整尽快健全我国的粮食直补机制,充分利用微量标准允许的黄箱补贴,适当选用我国还未采用的绿箱政策。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农业的推广与发展不仅仅需要技术的跟进与优质资源要素的投入,更需要制度安排上的改革与创新。本文就目前中国农村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土地承包权、信贷资源配置、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和人力资本形成等制度方面的障碍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这为中国破除现代农业发展的制度障碍,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内容提要:当今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化社会、技术的革新变得越来越快,企业技术创新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技术创新补贴政策是政府用来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手段。本文将关联企业作为研究目标,加入企业吸收能力这一内部因素变量、技术创新补贴这个外部因素变量,构建了函数博弈模型,分析了技术创新补贴对关联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为政府制定相关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政策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杨阳  李二玲 《资源科学》2021,43(1):69-81
当今世界农业发展呈现绿色化和集群化趋势。发展绿色农业产业集群是将二者结合实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相关理论,构建了绿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分析框架,并以中国典型绿色农业集群——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为例,从绿色网络形成和组织视角出发,实证分析了绿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和条件。研究发现:①微观主体层面,各类农业主体在绿色创新和环境规制作用下进行绿色化转型,形成了绿色生产性主体、绿色经营性主体、绿色服务性主体以及绿色规范性主体;②中观网络层面,绿色主体在知识溢出和专业化分工作用下进行结网互联,形成了绿色组织网络;③宏观环境层面,在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推力,与环境规制的约束力以及支持性政策和中介服务的拉力作用下,形成了绿色发展环境;④绿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是绿色创新和环境规制在价值链网络中的流动和协同,即规范性的绿色发展环境和标准化的农业生产技术促使集群内主体的绿色化转型,进而在外部经济效应下以绿色主体专业化分工组织出的绿色网络形成绿色农业产业集群。绿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是集群内全产业链的绿色化,是绿色创新和环境规制对3个层面中每个环节、每个行为、每个主体的绿色化和协同。  相似文献   

14.
降低银行与绿色创新企业间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已成为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银行与绿色创新企业两类主体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人工银企系统,基于仿真实验着重考察其重要主体行为。具体地,着重于考察资产负债表构建与更新、主体行为动态演化、流动性资产更新以及违约清算机制等方面,通过仿真手段探究绿色创新补助政策形式与补助强度对银企系统性风险与系统总收益的影响机制,以对理论模型进行全面验证。本研究结论的意义在于:聚焦于绿色创新补助政策与银企系统性风险的内在关系,通过计算实验方法进行验证与延伸,为促进中国绿色创新企业健康发展,帮助政府与银行防范绿色创新企业可能导致的系统性风险提供理论机制参考与新观点。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调查,总结了闽清市改革开放以来发挥山海侨优势、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成就及其主要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6.
发达国家对农业的保护和财政支持在技术、手段和方式等方面都取得过很成功的经验,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在农业发展和农业政策逐步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对财政支农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却不能与之相匹配。本文主要阐明了发达国家实施的财政支农的内容、特点和经验,分析了发达国家农业保护实践和财政支农政策取向,揭示其对我国实施财政支农政策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不同影响因素下农户采纳稻虾共养技术的意愿,分析农户对生态农业技术的采纳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男性户主、拥有村干部身份的农户显著正向影响其采纳意愿,户主年龄显著负向影响其采纳意愿;农户现有种植规模、农业纯收入显著正向影响其采纳意愿,耕地细碎化程度显著负向影响其采纳意愿;农户对稻虾共养技术的认知、经济效益认知和邻里效应均显著正向影响其采纳意愿;政府技术培训、农业政策支持和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对农户采纳意愿的影响程度均不显著。通过以上分析,为进一步促进稻虾共养技术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自2009年以来在南方集体林区实施的中央财政林业补贴项目已逾六年,针对项目实施主体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该政策执行中的公平性和效率性问题,对该问题的探讨有助于完善今后林补政策的瞄准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在构建营林规模对林业补贴政策公平与效率影响的理论框架基础之上,基于2014年浙江省案例点151户有效样本调查数据,运用Logit和Tobit模型分别分析了营林规模对林业补贴政策公平与效率的影响,发现在现有的林业补贴政策具体实施中,地方相关职能部门从降低监督交易成本和追求管理效率出发,会尽量鼓励让规模大户参与林补项目实施,即从政策受益面而言,该项政策实施是存在不公平情况的;另一方面,相对于非补贴户,林补政策的确刺激了补贴户生产要素在林业上的投入,提升其营林积极性,但是从对营林行为激励程度来看,是否将政策的实施对象集中于规模大户仍值得商榷,目前对规模大户重点倾斜的林补政策的实施效率没有显著提升。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钟春艳  周连第  郝利 《软科学》2012,(1):125-127
循环农业是北京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北京的循环农业发展由于受到生产小单元、农民认识不足、缺乏成熟技术、政策操作性不强等因素的制约而后劲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可以联系分散农户,起到宣传推广循环农业的理念和技术、解决循环农业产品的销售、保障农民与政府之间的沟通等作用。因此,需要制定有效对策,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来推动北京循环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新时期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生态农业必须是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建立在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基础之上、注重发挥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精髓是物质单元多次经过经济体内部的生产过程,目的是物质单元更多地附在产品上走出经济体,保障是用价值之船载上物质单元在经济体内畅通循环。新时期生态农业的基本发展思路是用系统化的政策法规保障,用规模化的运营模式承载,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武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