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插补技术是机床数控系统的核心技术,逐点比较圆弧插补法是圆弧轮廓的插补算法之一,其算法的优劣直接影响零件圆弧轮廓的加工精度和加工速度。文章在传统的逐点比较圆弧插补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以八方向进给取代传统的四方向进给,研究了偏差最小的走步方向的实现方法,同时研究了保证数控机床坐标进给连续的偏差递推计算过程,得出改进后插补算法的流程图。结果表明,新算法可以提高零件轮廓的逼近精度且减少了插补计算次数,从而提高了零件圆弧轮廓的加工精度和加工速度。  相似文献   

2.
详细介绍了利用“最小偏差插补法”实现第一象限逆向圆弧加工的进给规则,推导出其他各象限顺、逆向圆弧的插补计算公式。解决了越象限圆弧的加工进给调整,可按照实际加工曲线形成完整的圆弧加工轨迹。对插补计算公式的简化修改,更便于编程,以实现不同象限(或加工方向)圆弧的连续加工。  相似文献   

3.
根据DDA插补算法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种DDA圆弧插补改进算法,介绍了该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算法。比较传统的插补算法,对插补改进算法的误差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结果表明DDA圆弧插补改进算法具明显的优势,可以有效提高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4.
基于计算机数控系统中逐点比较法的基本思想,提出一种新的插补算法.对该算法原理进行研究,并由教学方法导出了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的偏差函数.分析了传统算法及改进算法的插补速度及插补精度.  相似文献   

5.
逐点比较直线插补法算法在数控系统中被广泛应用,但传统逐点比较法插补算法误差较大、进给速度不高、脉冲分配不均匀,本文基于脉冲四边形提出了逐点比较直线插补新算法,该算法比传统算法插补精度提高了50%,插补速度提高了38.89%,脉冲分配也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6.
将时间分割法插补原理用于开环CNC系统;研制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分析了插补精度和插补速度;提出了圆弧自动过象原理和步进电机升降速的控制方法。这种插补方法可获得较高的插补速度和插补精度,易于用八位微计算机实现  相似文献   

7.
针对一个实际的X—Y精密数控工作台,本文首先简要叙述数控进给控制装置的结构和特点;然后,对整个进给伺服系统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建立系统各个线形环节的传递函数,并对该系统在直线和圆弧插补运动时的轮廓误差进行了数学分析,并得出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参数曲线的通用插补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数控系统能够直接进行插补的曲线一般只有直线和圆弧两种,对于复杂曲线的加工,目前尚无一种通用的高精度算法。本文对参数曲线的插补算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通用的变步长试探修正插补算法,为平面和空间的参数曲线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插补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数控机床传统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偏差函教的优化和完善提出了一种优化的插补算法。此算法可实现两个坐标轴同时进给,插补速度较快,均匀性好,插补精度高,插补次数少,从而提高了数控机床机械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消除了数控机床在高速高精度插补时由于传统算法引起的系统滞后、失步、爬行等问题,有较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
数控机床上进行轨迹加工的各种工件,大部分由直线和圆弧构成,因此,大多数数控装置具有直线和圆弧的插补功能。对于非直线、非圆弧的轨迹的数控加工,程序编制人员在编制数控加工程序时,往往会感觉无从下手。而非直线、非圆弧的轨迹大多数由椭圆和抛物线构成,因此,解决了椭圆线、抛物线的插补运算方法,不仅对数控机床的整个数控系统的性能的提高至关重要,同时为程序编制人员编制数控加工程序提高了方便和快捷。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基本出发点,在直线、圆弧插补的基础上,探索出椭圆线、抛物线的逐点比较法的插补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