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科研思维及其类型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教育历史发展与进程的角度审视,推进教育变革或解决问题的核心力量是教育科研,尤其在当前执行新课程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实践行动中,更需要发挥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因此,从整体上认知科研"思维-分类-行动"的主要环节,对促进日后的教育工作与教师成长,应该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教师教育科研备受重视,但十年过去,教师对教育科研仍存阻抗。导致阻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教育科研难以产生"实效",科研不见实效的原因是教师在"做着"与其身份不相适配的教育科研活动。教师教育科研应"以我为本",持"实践取向",围绕自身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3.
培养"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是当代教师教育的公认取向.引导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有助于转变教师的角色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善小学的教育实践.当前,我国小学教师与教育科研的联系正日趋密切,但问题也普遍存在,集中表现为科研观念偏差、科研能力不足、外部环境支持不力等方面.为提高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在教师教育中应注意以实践为培养的立足点;将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始终;突显理论在研究中的价值;既要传授方法,又要渗透方法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一、中小学教师"十二五"教育科研所面临的问题1.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起点问题、难点问题这次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有了新的认识。过去认为,研究、探索教育规律是教育家和专业理论工作者的事,小学教师做不了什么研究,现在的观点是:小学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中坚力量,是教育科研的主体。原因为小学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实践者,在多年的教育实践、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有的教育理论、教学理论的验证要靠中小学教师来完成的。因此,对已有的教育理论、教学理论进行验  相似文献   

5.
历史教科书处于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交汇点上,是历史教育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历史教育研究和相关学科交融的核心话题,对历史教育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教科书研究的基础是教科书所提供的历史知识及其表达方式,它既反映国家事权的要求、学术界对历史教科书的定位,也反映历史教育实践的需求.其中,历史知识的选取、表述,以及它所呈现的史实...  相似文献   

6.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科研对历史教师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教育科研不但可以提升教师的职称待遇,更可以促进历史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使历史教师成为教研一体的优秀历史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教育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实现教师由知识型向科研型的转变,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起科研意识,积极投身于教改实践和教育教学科研中,这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我校特别注重科研型教师的培养,引领教师走上教育科研之路。  相似文献   

8.
"科研开路,提高质量"已成为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都提出"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结合本职工作,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育经验,改革教学方法,进行专题研究,在一些学校已蔚然成风,一支有丰富教学经验,既搞教育实践,又搞教育科研的学者型、专家型教师队伍正在形成.在教师继续教育中,要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理论能力,开设教育科研理论课程,有条件的学校要配备指导教师,对写得好的文章要推荐发表或结集出版.教育科研涉及到"写什么"和"怎么写"两个方面,写什么是材料问题,怎么写是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9.
教师如何把理论研究与实践开发结合在一起,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型课题,因此"行动研究"也日益成为每一个教师坚持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方法与手段.本文就谈谈历史教学中"行动研究"的构建与运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研兴教"战略的逐步深入,掌握必要的教育科研方法,已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师的迫切要求.教育经验直接源于教育实践,经验总结法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力图通过分析教育经验总结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为广大教师提供借鉴,使其能在教育实践中扬长避短,合理改进,有效地把握运用原则,从而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在很多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时,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和理解教育科研,并思考有效教育科研的思想和方法。"教育科研"是一种简说,完整的说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是什么呢?其实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教育科学的研究,也就是对教育科学的研究;一种是教育的科学研究,也就是对教育进行科学研究。就中小学教师参与的教育科研,我以为,理解成"教育科学的研究"更合理和具有实践意义。而从"教育的科学研究"到"教育科学的研究"需要"祛魅"和"返魅"。魅本意为传说中  相似文献   

12.
孙雪 《文教资料》2020,(1):156-158
"教学相长"作为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是我国教育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社会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本文从历史发展角度对"教学相长"一词的思想起源和历史嬗变进行分析,总结"教学相长"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反映的不同教育理念和教学主体关系,并得出时代启示,探析其在教师成长和师生关系发展方面的独特价值,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什么叫微型科研,以及农村中学教师为什么应该选择微型科研进行了简单的探索,并就历史教师怎样进行微型科研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提出了微型科研是符合农村中学历史教师进行的理想科研。  相似文献   

14.
人文教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教师关注人文教育,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人文教育,才能真正体现历史学科的价值.这要求每堂历史课都有一个立意和主题,并且能创设具体的历史情境,结合今天的社会现象,让学生体验历史,起到"读史明智"的效果. 袁振国先生在《理解文科教育》一文中谈到:"当教师把文科的教学变成欣赏的过程,变成体验生命价值的活动,变成展现自由精神舞台的时候,这才是文科教育."学习历史不是只为了学习而学习,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历史课教学是枯燥的,但如何给枯燥的课堂加点蜜糖,使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能认真积极思考,努力探究历史学科中的精髓.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历史课堂加强人文教育的策略与同行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实效性和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有专家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树立"大科研"观念。中小学教育科研至少包括三类研究:课题研究,常态研究,学校发展研究。要正确定位中小学教育科研,以推动实践、解决问题、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主旨,以教师在学校现实场景中从事教育实践问题的研  相似文献   

16.
时代要求教师从单纯的实践者向研究者的角色转变,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自觉开展以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为目的,同教育教学实践和改革融为一体的研究,而研究方法的掌握是支撑教师开展研究并顺利推进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师科研方法实训"课程旨在让教师"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即让教师带着项目,在研究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体验、反思和感悟实现对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希望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培训中研究,最有效地达成掌握研究方法和改变研究行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教育科研对提高教师的素质与教育质量的作用,已被大家所认识.但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往往对教育科研望而却步,究其原因,均言不知从何下手,大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其实,这是研究的思维方式错位造成的,笔者以为,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研究切人点应该是所任学科.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什么叫微型科研,以及农村中学教师为什么应该选择微型科研进行了简单的探索,并就历史教师怎样进行微型科研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提出了微型科研是符合农村中学历史教师进行的理想科研。  相似文献   

19.
不同研究者对教师教育大学化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结论也有所不同,从历史比较的视角对教师教育大学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提出用历史比较的方法研究教师教育大学化问题的基本思路,构建了历史比较法研究教师教育大学化问题的理论框架.力图在分析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同一性的同时,对我国教师教育大学化趋势提出基本假设.  相似文献   

20.
一、以"教育科研"为学校发展的切入口 国家发展靠科技,科技发展靠教育,教育发展靠什么?靠教育科研.通过教育科研,教师获得教育新认识,产生教育新思想,建立教育新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我校把"科研促教研,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办学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