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络媒体在重大事件报道中的优势与影响与日俱增。在刚刚过去的2005“两会”报道中,网络媒体的力度与力量又一次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次成功的大型战役性报道。湖北日报在第三届中部地区博览会的报道中,成功探索并熟练使用了许多“新式武器”,其中,板块组合即是一例。板块组合借鉴电视、杂志、网络等媒体的报道方式,结合大型战役性报道的特点。熟练运用新闻的十八般兵器.达到了制造宣传强势、深化报道主题、增厚报道内容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媛 《新闻前哨》2003,(5):33-33
组合报道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报道方式,它是在一个完整的时间段里,围绕一个新闻事件或新闻主题,将多条不同状态的相关报道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版块式的的信息提供方式,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主题进行全景式的展示。 组合报道结构形态通常为“动态消息+背景报道+关联报道+趋势报道+主持人穿插分析”,人们又称其为“包裹式”新闻。组合报道是由多个相辅相成的新闻单元组成,以一种整体优势诉诸观众,使重要新闻的空间得以纵向的和横向的拓展。  相似文献   

4.
周果 《新闻前哨》2001,(4):26-27
中国男子足球队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许多球迷赌咒发誓,再也不看中国队比赛,可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违背“誓言”。究竟为何?笔者认为是“期待”在起作用。这种“期待”蕴含着亿万中国球迷的百种萦思,千种情结。因此,各媒体都想尽办法在足球报道中抢得先机。本文是笔者几年来在足球报道采写中“悟”的记录,旨在抛砖引玉,更好地开发足球报道的“能源”。 一、目击挖掘选准切入点 目击,是人们通过视线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视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身上最灵敏的器官是眼睛。一个正常的人从外界所接受到的信息,85%以上是从视觉…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环境下的突发事件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突发事件报道的信息来源系统发生大的改变。在全世界范围内.“草根记者”在重大突发现场发布的新闻一次次产生了全球性的轰动效应。本文通过分析新的传播环境对我国现有突发事件报道机制的挑战,提出了一些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报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柯杨 《新闻记者》2003,(4):18-18
CCTV这次的伊拉克战争报道,一改平日慢吞温火的形象,在反应的速度、报道的广度以及对新闻信息的深加工上,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当然,诸多不足也不容忽视。1.反应迅速及时,而且给予高度重视当日10点35分美国开始攻打伊拉克后不久,CCTV及时做出反应———1套节目开始直播战争进程和各方反映,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半,连一向雷打不动的“新闻30分”也被取消,为直播让路。直播结束后,CCTV-1仍在每小时一次的整点新闻中继续报道美国打击伊拉克的最新进展,报道的密集程度甚至超过了几天前结束的“两会”报道。前所未有地采…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组合报道作为一种报道方式和编排手段.虽然也隔三差五地在媒体中露面.但大都表现为时令性的应景章.传和受都不怎么把它当回事。比如节假日工人加班,战士站岗;又比如重要件下来.甲地如何学习,乙部门怎样研讨等.几个人或几个单位一“组合”.就完成报道了。而在其它时间的其它报道中,却很难见到它的踪影,“组合”常被弃置一边.靠边站了。  相似文献   

8.
一年一度的“两会”报道,不仅是对各媒体新闻业务水平的一次大考,更是对当前传媒发展态势及其变化的一次审视。回望2008年的“两会”报道,新闻网站、商业网站与传统媒体彼此之间的借力、借势和借道清晰地演绎了未来传媒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9.
正面报道与报道正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这个标题,不是玩文字游戏,也不是绕口令,从事新闻工作的人,现在对什么是正面报道真是越来越迷惑了。有时候我们报纸一篇批评性报道刚出去,相关部门单位的同志便来电要求:“以正面报道为主啊,少搞负面报道!”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全球化和多元化时代的逐步到来,随着广大受众对信息的需求量和选择性的不断增强,特别是在互联网迅速崛起和加入世贸组织后海外媒体的进入等新形势下,成就性报道如何推陈出新,才能更好地起到激励和鼓舞的作用呢?结合见诸报端的一些鲜活报道笔者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是改变报道角度,增强贴近性。我们的成就性报道应该打破以往多从工作、业务角度报道的旧模式,从普通民众的角度入手,将本地的成绩和发生的变化与普通人的生活情感相结合进行报道。像1998年人民日报“喜看改革开放二十年”专栏就是以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为切入点,从而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如:《火种的变迁》这篇报道,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20年来“火种”由木柴到火柴到打火机再到液化气的过程。切口虽小,却有情有景有故事,通篇没有一句套话,像拉家常一样,但内涵却很深厚,极具立体感和历史纵深感,深刻地揭示出改革开放20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又如《如今出门真方便》一文,其微观视线是作者今昔出门的鲜明对比,但宏观视野却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人民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  相似文献   

11.
余彬 《新闻前哨》2003,(2):14-15
“相关报道”指与正在进行的主体报道有关的其他报道,源于第四媒体,通常以“链接”的方式出现。相关报道与主体报道组合运用,以其全方位、多层次、多侧面的特点大大拓展了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为国内传统媒体借用,有效地改善了传统媒体的平面传播方式,涌现出一批在读者心中打下烙印的深度报道。常规报道如何有效地引入“相关报道”的理念和操作手法,是值得研究并在实践中予以解决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2.
五年一次的党代会报道是党报会议报道的重点,也是党报会议报道创新突破的难点。今年11月江苏省召开第十一次党代会,围绕这次党代会,新华日报进行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圆满地、创造性地完成了宣传报道任务。省委书记李源潮高度评价新华日报党代会的宣传,认为这是江苏省党代会历史  相似文献   

13.
孙喜云 《新闻采编》2002,(3):17-19,13
最近一个时期,各家党报纷纷加重了深度报道的份量。 何谓深度报道?《新闻学简明辞典》解释其为“一种阐明事件因果关系,预测事件发展趋势的报道形式。”某些论著称之为:“是一种题材重大,报道面宽广,深刻透视新闻事件与社会问题,全息结合,富有理性思辩的一种报道方式。”有的则称之: “是指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的一种高层  相似文献   

14.
王治平 《新闻知识》2000,(9):18-18,8
谈到经济报道.我们会时常听到读者的抱怨,“报纸上的经济新闻难读”;记者叫苦,“经济新闻写不出新意”;编辑苦恼,“编的经济新闻不疼不痒”。类似“产粮多少”、“创产值多少”、“获利润多少”、“套话+数字+过程”式等,简单化、填空武,一厂一店式的报道常常占据着报纸经济新闻的版面,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这与我们新闻工作者对急剧变化着的社会环境缺乏深刻的分析和认识;对变化着的受众的新需求缺乏准确地把握;对新时期经济新闻的特征和社会功能缺乏全面地理解等有很大关系。 在经济活动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  相似文献   

15.
开展舆论监督,是各级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责,各级党报纷纷开设专栏,增加了舆论监督报道在新闻传播中的分量。与之伴随而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出现了,那就是一些舆论监督报道因记者稍不“留神”便被报道对象“指控”其“失实”或“侵权”,从而引发新闻纠纷和新闻官司。  相似文献   

16.
牛茂杰 《记者摇篮》2006,(11):37-37
重视和写好成就报道,是电台这一主流新闻媒体弘扬主旋律、发挥“喉舌”作用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是鼓舞广大人民群众信心的一种有效报道形式。但也有人认为,成就报道是“规定动作”,不可能有大的作为,所以无法创新,被动应付。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成就报道中存在着一些不足,直接影响到广播报道的质量和传播的效果。一是“老套”。报道方式与报道模式陈旧,新闻思维方式陈旧,语言老套、程式化,报道内容“数字化”,罗列一大串百分比,成就报道变成了政治概念和方针政策的机械图解。很多报道属于“似曾相识燕归来”,去年报道的东西,今年、明年把…  相似文献   

17.
体验式报道是近几年来为媒介所看好的一种报道形式。它又被称为“参与式报道”或“介入式报道”。所谓体验式报道,就是指“记者在某一事件或某一行当中扮演或充当其中的一个角色,或亲自参加事件的全过程,或亲身体验某一行业的酸甜苦辣,然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报道出来,这种报道的叙述角度一般采用第一人称。”“体验式报道”早已有之。斯诺的名著《西行漫记》众所周知,它是忠于事实的客观报道,但其中有好几处就是“体验式报道”。如写自己原来对中国农民、红军、中国革命是什么看法,后来经过实际接触是怎样改变了旧有的看法。这种写法…  相似文献   

18.
李凯  陈谦 《新闻知识》2001,(3):26-27
从英国王妃戴安娜为躲避隐私暴光而导致车祸香销玉殒,到美国总统克林顿因绯闻案而闹得沸沸扬扬;从吴绮莉公开宣布自己怀了“龙种”而引起轩然大波,到郭富城因在澳洲的绯闻而被媒体炒得焦头烂额,一时间关于公众人物的隐私报道似乎成了媒体吸引受众的强有力的“卖点”。在这些隐私报道中,不乏以侵犯报道对象的隐私权为代价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隐私报道进行认真而深入地分析,以便我们能够对隐私报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所谓“公众人物”是指两种人,一种是那些具有一定名声而被大众看作公众人物的人,如…  相似文献   

19.
论科技报道的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个新气象,其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使科技报道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日益彰显。而考察近20年来的媒体实践,科技报道也明显地存在着一种倾向:热情有余,理性不足。由此而导致的报道失范正成为它的一根“软肋”。这势必要求我们将科技报道的规范问题纳入学理的层面进行系统的思考。一、直面“轰动性”2003年6月11日,解放日报就SARS主题在其观点版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整体战败”考量科学理性》的对话。对话中的主人公赵寿元是国际遗传学联合会主席、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他就人…  相似文献   

20.
随着广播事业的不断发展,广播的特点越来越受到重视,录音报道在广播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不仅使我们增强了搞好录音报道的信心,同时,也为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录音报道出现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许多录音报道的“音响”运用不得当,不是靠“音响”说话,而是靠文字“说”音响。把文字和音响牵强地连在一起,“音响”成了文字的“图解”。 我认为,录音报道反映客观存在的事物越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