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今天这个座谈会是经济广播贴近百姓、开门办广播的一个举措,一个体现。经济广播是河北电台的一个系列台,经济广播这几年有比较大的发展,这首先有赖于在座各位代表和广大听众对节目的支持,没有听众的支持就不会有广播的今天。  相似文献   

2.
张娟 《记者摇篮》2004,(12):26-26
直播节目的策划要依靠广播的优势。广播是为广大听众办的,要让大众喜欢听,有兴趣听,听得投入,我想这是当代广播人应有的理念和追求。因而。广播人要及时主动地了解听众的需求,捕捉群众生活中的热点,力争找到与听众的关联点,使节目办得更加贴近听众。众所周知司机是听众群体的一部分,而且占的比重也相当大。所以在策划节目时必须要设定一档专门针对司机的栏目。  相似文献   

3.
听众是广播电台生存之本?广播电台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必须搭准听众的脉搏,按照听众需求来办节目,只有这样,才能使节目能听、好听、耐听,从而真正吸引听众、留住听众,提高广播的收听率,扩大广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几年广播改革的深入.广播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又重新受到社会各界关注。还在持续的这次“广播热情回归”,尊重听众意愿、重视听众反映、研究听众心理是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因。因为.在广播从业人员头脑中.一些以往从未触动或触动不深的神经被新的媒介竞争形势重重地拨动了。重视听众工作、引导广播听评正在汇入广播发展的主旋律。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例.1996年和1997年中央台连续两年在全国开展大规模的听众参与的“听评周”活动。听众认为.这是中央台走群众路线、依靠社会力量办广播,多出精品、精办节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晚间谈话类节目不同于其他广播节目的重要特征之一,即在于对听众参与方式的特殊依赖性。河北电台经济广播的《灯火阑珊》节目是一个有13年悠久历史的晚间谈话节目,经历了由书信到热线再到短信这一听众参与方式的演进。长期的工作实践使我们确信,短信逐渐成为节目参与方式的主流  相似文献   

6.
吴芳 《河北广播》2006,(C00):85-86
广播理论类节目,历来被人们认为是难办活的节目。如何办活理论类节目,让理论类节目赢得更多的听众,一直是理论类节目制作人员孜孜以求的愿望。河北电台新闻频道的《燕赵论坛》节目是一档关注时事、关注改革、关注人文的新闻评论性节目。2006年上半年,《燕赵论坛》节目在尼尔森收听率、市场占有率调查中,一直在省会石家庄三百多个广播节目中位居前二十位,三月份首次闯进前十位,名列第八。广播中的理论类节目,在人们心目中通常属于“你说我听,枯燥乏味”…类,那么,《燕赵论坛》这档理论类节目,为什么能够吸引听众,收听率稳居前列?我们结合工作实践,试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2016年记者节当天,河南电台教育广播又有了新的节目创意:从晚间11点半开始,FM106.6播放着一种绵绵的音乐,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开始数羊.这一节目从"一只羊,两只羊,三只羊……"数起,也许听不到"二十只羊"的时候,听众就会酣然入睡了.这就是教育广播新开发的公益催眠节目.传统广播的节目都是吸引听众收听,而催眠节目恰恰相反,是要尽快促使失眠听众在节目的数羊声中入眠.这就是功能性广播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蒋宁 《视听界》2001,(6):27-28
广播是办给人听的,这是千古不变的永恒真理。在广播市场化的大潮中,广播人千方百计在“听”上下功夫,尽量使节目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以此吸引更多的听众,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先的有利的地位,毋庸置疑,这是大家方略。但是,现在的广播已发展到了广播立体化时代,广播受众市场的竞争也不仅是“听”的竞争,已发展到“看”等方面的竞争。“广老三”不仅要和众多媒体激烈竞争,还要在广播行  相似文献   

9.
付天喜 《传媒》2017,(10):57-58
在2016年记者节当天,河南电台教育广播又有了新的节目创意:从晚间11点半开始,FM106.6播放着一种绵绵的音乐,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开始数羊。这一节目从“一只羊,两只羊,三只羊……”数起,也许听不到“二十只羊”的时候,听众就会酣然入睡了。这就是教育广播新开发的公益催眠节目。传统广播的节目都是吸引听众收听,而催眠节目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10.
广播戏曲节目作为广播媒体文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历史悠久,节目形式完备,但结合当前广播文艺工作的实际,它又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传统戏曲文化发展的萎缩、听众的老化和节目播出形式的相对成熟所带来的创新慢节奏,已经是我们不得不正视和面对的问题。如何在广播传媒面临新的变革的形势下将这一传统项目———戏曲节目办活办好,办出特色,是一个必须认真总结和思考的问题。一、多渠道了解听众所需,拉进与听众的距离  相似文献   

11.
王小朋 《青年记者》2012,(32):49-50
广播音乐节目一直是广播节目中最受听众喜爱的节目类型之一。音乐节目除具娱乐作用外,还肩负着一个重要的职责——引导、教育听众,提高听众的审美情趣。这就要求广播音乐节目的主持人适应这种需求,努力制作出优质的广播音乐节目。节目创优是一项系统工程,创优的节目虽然来源于日常播出的节目,但又高于日常节目,对日常节目具有示范作用。音乐对主题表达的能动参与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由语言、音乐、音响三部分构成。语言表意,音乐表情,音响表真。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广播音乐节目最富想象性,靠想象感受听觉形象之真、之幻、之美。  相似文献   

12.
正《992大家帮》是河北电台交通频道一档具有鲜明创新意识和显著广播特色的新闻服务节目。创办于2011年1月1日,每天上午9:00~11:00播出,节目首创受众生成节目理念,通过"及时帮、应急帮、维权帮、公益帮"几种模式,传播"大家帮助大家"、"行动改变社会"精神,为百姓提供全方位服务。三年来,通过听众互助解决问题12000多个,通过舆论监督为听众解决问题3000多个,发起公益活动50多场,为有特殊需要的困难听众募集善款200多万元。节目创办以来共有十几件作品获得包括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在内的各级各类奖项。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我也接触了一些节目,从广播到电视,就拿我们省级台来讲,属于生活类的节目,或者叫做民生类的节目就不下十个。《百姓30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是两年的时间办出这样的效果确确实实很感人,我自己本身也很感动。我看了看稿子,我觉得里面的一些小的栏目在设置上在细节上看到后很感动。再一个好的主持人,很受大家欢迎。听了听众的发言,什么叫好节目呢?听了过瘾听了管事,这就是好节目,我感觉是这样,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中国对外广播工作者《今日西藏》节目的主持人,我深深懂得:节目质量是节目的生命,也是对外广播的生命力之所在。提高节目质量,多出精品,使节目得到外国听众的喜爱,使他们更好地了解西藏,这是我创办对印度广播的印地语《今日西藏》节目所梦寐以求的。根据我主持《今日西藏》节目的体会,要多出精品,提高节目质量,还必须从听众的角度考虑问题,时刻把听众放在心里,应有很强的受众意识。我们办节目,如何从我们听众的需要、愿望出发,从听众的接受水平和收听习惯出发,以及如何从听众的反馈中吸取营养和力量,并尽可能多让听…  相似文献   

15.
在广袤的乡村田野,广播依然是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媒体,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专业的农村广播(或者是广播的对农节目)要及时总结和反思,针对农村听众市场,动脑筋、想办法,常规节目办出新意,不断开发新的节目形式,办出农民喜欢听的节目、对农村有用的节目,使广播在广大农村有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16.
我最早接触河北电台音乐类节目是从1998年开始。2004年12月20日,河北音乐广播正式开播,广大爱好音乐的听众朋友终于有了自己的音乐广播,这让我心潮澎湃欣喜若狂,我写下了自己第一篇关于音乐广播的日记。我经常收听河北音乐广播,我从河北音乐广播中学到了很多有益的东西,河北音乐广播给了我温暖的记忆。从此,我与河北音乐广播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相似文献   

17.
正2011年1月1日在燕赵大地的上空,河北电台交通频道一档为百姓提供服务和倡导"大家帮助大家"精神的新闻互动服务节目开播了。时至今日刚满三年,在这个仅有五名主持人、编辑、记者组成的团队的努力下,节目显露出勃勃的生机,成为深受听众及各级政府部门喜爱的品牌栏目。其传播的正能量不仅温暖了燕赵大地,甚至波及到周边的一些省地。这档旨在及时帮助人们排忧解难的节目,无疑是对广播传播形态理念上的一次创新,为广播业界不断求索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助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自从广东开出第一台直播主持人节目至今,各地大大小小的电台办了数不清的直播节目,一般的规律是:经济台一马当先,其它系列台紧随其后。直播主持人节目的形式,大改从前的格式化,很随意,很贴近,这种形式一开始,便赢得了众多听众,人们惊呼:广播的第二个春天来临了!但春天短暂,这种形式很快普及,便到了成熟的夏季,人们从广播里听到的是哪家电台都有的形式和这些形式产生的内容极其相近的一些节目:信息、服务、点播、谈心、娱乐……很快,不少听众感到,听广播就像现在逛书摊一样——书堆成山还找不到书读。  相似文献   

19.
办绿色广播、及时快速发布信息、热心公益活动、贴近百姓生活等,是吉林市交通音乐广播吸引听众的做法。严格的节目管理、超前的创新意识和超强的团队精神,让这个广播频率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河北电台农村广播即将成立一周年,开播一年以来我一直担任戏曲节目的主持工作。戏曲节目虽然属于文艺节目,不如对农经济、科技类节目那样针对性强,但它在满足农村听众的文化需求方面也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对戏曲广播主持这一工作的认识,主要是在主持《梨园风》节目之后形成的。随着实践中经验的积累,随着农村频道戏曲节目在听众中的影响日益扩大,我越来越感到岗位的重要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