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静 《科学教育》2009,(6):69-70
随着二期课改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深入,生命教育纲要的贯彻,初中生命科学成为学生素质教育阵地之一。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既学会学习的方法、习得知识,又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因此我对在生命科学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实验进行初步的研究。八年级《生命科学》第一章第二节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1.教材分析1.1教材地位.本节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3必修稳态与环境》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的第一课时.免疫调节是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节的内容,在第一章学习中使学生认识到稳态的实现是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这种机制的调节作用下,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在这一章仅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做了简要的  相似文献   

3.
俞华 《科学教育》2007,13(3):39-40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生命科学已经成为自然科学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生命科学研究是生物技术的基础,生物技术是生命科学的产业化应用。当今生命科学的研究体系是多学科交叉、多种新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它将对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了解生命科学的最新成就,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为什么21世纪被认为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况且本节内容是高中《生命科学》的导入课,成功与否关系到学生今后学习生命科学的热情。本节教学内容主要阐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成果、生命科学领域正在研究的问题以及生命科学领域…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与教材处理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世界人口》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第六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内容 ,教材编排是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主线 ,正确阐明人地关系。为了突出这条主线 ,同时也为了加强人文地理教学 ,在讲了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及地球上自然资源后 ,专设《世界的居民》一章讲述有关地球上人类的一些人文地理知识。人口是一切社会生活的主体 ,同时人类的生存 ,时刻都离不开自然环境 ,所以本节内容以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状况的关系为基本线索 ,从世界人口数量、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地区分布这些最基本的人口地…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理卫生》第四章第一节《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内容包括呼吸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呼吸系统中各器官的主要构造与功能。这一节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呼吸的基本概念、呼吸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认识呼吸系统中各器官的主要构造与机能及其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6.
韩翠 《中学生物学》2013,29(3):40-42
1教材分析 1.1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是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教材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复习了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复习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之——神经调节.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兴奋的传导.关于兴奋的传导,包括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细胞间的传递两部分内容.在学习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这一部分内容时,通过问题的引导复习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产生电位变化、电位差和局部电流的形成以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  相似文献   

7.
植肖梅 《广西教育》2012,(37):28-29
生命科学对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小培养学生对生命世界的热爱和对生命科学的关注尤为重要。在整个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内容中,“生命科学”这部分内容占了约三分之一的比例。“生命科学”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意识,建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能引导他们关注生命、关注环境,关注生命科学的发展、关注与人类生存有关的重大问题,并能参与相关社会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2005年颁布的《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初中生命科学是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要在学科的教学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笔者在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八年级第二学期“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一节的教学中,尝试在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策略和教学实施中融人对生命教育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观察和解剖鲫鱼》是上教版八年级《生命科学》教材第二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本实验除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鱼类的基本特征以及这些特征与环境的适应性的理解之外,在实验技能与方法上,对学生解剖动物的能力和方法给予了一定的培养。本人在充分研究学生和教材的基础上,把生命教育融入课堂,以求体现生命科学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0.
《江格尔》以生命美学观点的艺术内容和生活内容传承了蒙古族对人类生存的讴歌,艺术地再现了人类生命存在才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源。对人类全部生命———三重生命———肉体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礼赞构成了《江格尔》的美学基本思想;歌颂英雄,宣扬英雄主义,构成了《江格尔》的美学追求;创造北宝木巴地方,构建了满足人的生命与自然"合一"的美好境界。  相似文献   

11.
张平英 《甘肃教育》2008,(14):55-55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教材开篇第一节《人体的稳态》,既是对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知识的补充和完善,又是对“人与环境的协调和统一过程”的进一步学习.还能帮助学生对“统一有机体”的认识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12.
王桂玲 《中学生物学》2012,28(10):33-34
"细胞生活的环境"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的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稳态与环境"的兴趣,让学生很快地融进必修3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1教材分析本节是高中学生学习了必修3的第一节,其主要内容包括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与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4个方面。该节内容是学生理  相似文献   

13.
张琳 《现代教学》2012,(12):62-63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用于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能动地改造生物界,造福人类生命的科学,与人类生存、身体健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21世纪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这一学科的许多知识是通过观察、实验得来的,因此生命科学的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极好途径,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14.
"人体的呼吸"是苏科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能量与呼吸"一章的第二节内容。本节的教学内容是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懂得呼吸系统对于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讲究个人卫生的好习惯。针对本节的教学内容和特点,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钻研教材,  相似文献   

15.
张琳 《现代教学》2014,(6):64-65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研究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研究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用于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能动地改造生物界,造福人类。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身体健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21世纪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这一学科的许多知识是通过观察、实验得来的,因此生命科学的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极好时机,是发展学生探索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16.
上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2章《生命科学》教材“激素调节”一节内容,相对于初二学生来说较为抽象,本节课尝试以问题化教学方法通过历史的重演、实验探究、联系生活等形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学以致用、关爱生命。问题化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起点和主线开展活动、促进  相似文献   

17.
“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是上海市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3章中的教学内容[1]。课时安排为1课时。本节是在学习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学习自然界另一类结构更简单的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目的是让学生对生命世界有一个更加系统的认识,体会生命的多样性。从生物进化的历史来看,病毒比人类要久远得多,但人类直到20世纪初才真正发现病毒的存在。这与病毒的生物学特征、科学家的探索和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本节内容是学生体会科学本质的一个理想载体。1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病毒的基本特征,理解生命…  相似文献   

18.
谢华芳 《科学教育》2007,13(3):27-28
《人体的内环境》一节是上教版初中《生命科学》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知识点多,涉及的概念如内环境、组织液等抽象且理论性强,给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我在设计教学时重组了教学内容,并以“问题探究”的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小组讨论、图片资料分析与课件演示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交流、归纳基础上自主获取知识,达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完美统一,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教学设计本课的重点是内环境的概念及组成,为了避免将概念性的知…  相似文献   

19.
付艳茹 《中学生物学》2011,27(10):38-39
1教材分析1.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第1节的内容,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学习过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的知识之后,所要掌握的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第一种调节方式,是内环境和稳态的延续和拓展,同时又为学习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等内容奠定了基础。本章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生命现象和理解生命活动规律,并在解决各种生活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这是浙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的一节科学课《新生命的诞生》,是生命科学中《生命的延续与进化》主题中的内容。新教材打破传统习惯,在这节课中向学生展示了人类生命的起源,这是比较初级的早期性教育内容,是这个年龄段孩子非常好奇而又模模糊糊的东西。老师上课前也有一丝顾虑:课该上到什么程度?是不是会引起乱堂呢?当我们的学生以探究的眼光来学习这部分在成人眼中有些敏感的科学时,会是怎样的情景呢?课前的研究和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