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张军 《图书馆》2007,(3):57-60
数字图书馆中的文档图像的安全局部认证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因为它需要在文档图像的一个小区域嵌入足够多的认证信息.本文根据文档图像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可擦除数字签名的认证方法。首先,计算图像中的每一文字行区域,并由相关的文字行区域组成段落区域,进而由所有的段落区域组成整个图像的文字区域。然后,计算文字行区域、段落区域以及整个文字区域的数字签名,并将它们嵌入到文档图像的空白行。认证以后,可擦除签名信息、精确恢复原始文档图像。该方法具有加密算法的安全性,可定位任何文字行的篡改,以及抵抗文字行及段落的替换攻击。实验结果证实了本文方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古籍数字化图像多为二值图像的特征,设计应用二值图像数字水印技术保护其版权的方案,分析水印嵌入的安全性和不可见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满足数字化古籍的版权保护需要。  相似文献   

3.
数字水印及其在数字档案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水印(Digital Watermarking)是通过在原始数据中嵌入秘密信息--水印来证实该数据的所有权,这种被嵌入的水印可以是一段文字、标识、序列号等,而且这种水印通常是不可见或不可察的,它与原始数据(如文档、图像、音频、视频数据)紧密结合,并隐藏其中,成为元数据不可分离的一部分.通过从加了水印的数字化产品中检测或提取水印(有关版权的信息),可以证明原创作者对作品的所有权,鉴定合法用户,还可以作为起诉非法侵权者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数字水印是指嵌人数字作品中的图像、文字、符号、数字等标识性信息,于1993年由Caronni最早提出,并已从图像扩展到声音、视频等数字媒体。其特征具有:l、不可感知性。即不会明显干扰原始数据,不影响原始数据的使用。2、隐蔽性与安全性。即嵌入的水印通过统计的方法不可能被发现,且难以被篡改或改造,只有合法的用户才能检测修改水印。3、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美国DigiMarc于美国时间6月14日宣布,该公司的电子水印技术获得了由美国专利商标局颁发的美国专利。据了解,该专利是该公司取得的第23项美国专利。该技术是关于在视频图像中嵌入电子水印的技术。通过调整水印信息的亮度,从而将水印对于图像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并且保持一定的位率。电子水印是用来防止非法复制数码音频内容以及DVD视频节目的安全性技术。除了音频、视频以及图像以外,还被用于印刷品、杂志以及财务文档等DigiMark的视频图像电子水印技术获得美国专利  相似文献   

6.
文本数字水印可用于文本电子文档的版权保护领域,它是信息隐藏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人眼视觉冗余的文本数字水印算法.根据人眼对细微的颜色变化不敏感这一特性,提出了通过改变文本字符RGB颜色分量的低四位来嵌入水印信息。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隐蔽性和鲁棒性,能够抵抗文本删除、修改等攻击,实验证明只要保留文档原始内容中的连续N/8.6(N为待嵌入的水印信息位数)个字符,利用该算法就能够提取出完整的水印信息.  相似文献   

7.
数字图书馆音频信息资源版权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数字图书馆的音频资源版权保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及独立成分分析的数字音频水印算法。奇异值分解具有数据压缩的特性,将水印信息经过奇异值分解处理,可大大提升水印容量,而独立成分分析理论可实现水印的盲提取。选择小波变换后的低频系数作为水印嵌入点,以平衡水印的鲁棒性和透明性。采用二值图像作为水印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该水印方案具有较好的鲁棒性、透明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字水印系统的稳健性。本文引入了纠错编码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BCH码和离散小波变换的数字水印算法。水印在嵌入之前先进行BCH编码。然后把编码后的水印嵌入到宿主图像小波分解后的子带图像,提取时采用BCH译码来恢复原始水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没用纠错码及汉明码相比。水印方案不但隐形性好。而且具有更好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数字水印图像与载体图像小波分解子块进行能量比较,依据能量比较结果将数字水印图像按比例替换分解子块的方法。在确定所要嵌入的数字水印图像的强度同时也确保了嵌入的数字水印图像的不可见性,数字水印图像被均匀地扩散到载体图像中,含有水印的载体图像在抗攻击方面表现出了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WT的数字水印算法。算法首先对水印图像做混沌置乱以及压缩编码,既加强水印的鲁棒性,又提高了水印的嵌入容量。综合考虑水印的鲁棒性和透明性,本算法采用水印信息的多分辨率重复嵌入思想。将原始图像3级小波分解后的系数进行排序分组,据此,针对不同分组,采用不同强度的嵌入系数,进行相应水印分解子图的重复嵌入。各子图分组数目即为水印重复嵌入的次数。并且在Matlab环境中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这种水印算法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鲁棒性也能够提高水印嵌入的容量。  相似文献   

11.
详细分析德温特专利创新索引(DII)、欧洲专利系统(esp@cenet)、美国化学文摘(CA)3种检索工具对专利文献的报 道特征与检索功能;通过检索实例对3者应用于科技查新专利检索的优势与不足进行评析,并就具体应用方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云计算理念的提出给图像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诸多挑战。针对云环境下图像信 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版权保护问题,在分析图像资源共享版权保护内容的基础上,利用数字水印技术对其中的版权标 记和资源认证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应用方案,以期更好地维护用户和服务商的合法权利,最大程度地共享图像信息资 源。  相似文献   

13.
数字图书馆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和资源共享,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动力,同时数字图书馆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安全问题十分突出。为解决数字图书馆面临的安全问题,数字水印技术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本文介绍了数字水印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尤其是数字水印技术应用于版权的保护方面,成为数字图书馆的经典技术。  相似文献   

14.
数字水印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安全性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数字水印技术的概念、基本特征、分类以及它在数字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的版权保护和数字图书馆安全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文文献抄袭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汉语词频的文本数字指纹,通过对具有参考性的语料库进行词频和字频统计形成一个hash词表,然后基于最大熵原理为任意长度的文本生成一个基于词频特征的文本数字指纹,对于任意两篇文献可以通过计算对应的两个数字指纹的Hamming距离来得到一个相似度的估计。通过使用维基百科zhwiki-20121129-all-titles语料库构建hash词表,对情报学领域4种核心期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数字指纹对常见的抄袭情况都能很好地识别和检测,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对数字图书馆的版权保护技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军 《图书馆论坛》2006,26(3):104-106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内容的保护成为迫切需要的问题。文章介绍了数字图书馆中的几种版权保护技术——信息隐藏、密码学和数字水印,包括它们的定义、特性及模型构造,最后对各种版权保护技术作了一个综合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7.
数字水印及其在数字作品版权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数字水印的概念,数字作品版权保护中对数字水印技术的特殊要求,典型的数字水印算法。提出一种利用数字水印的数字作品版权保护协议。该协议可为版权人提供版权所有的证据,并能确定作品的每一个拷贝的来源,从而达到阻止非法拷贝的目的,实现数字作品的版权保护。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作为在数字阅读市场中占有较高比重的用户群体,其版权意识相对薄弱,数字盗版行为频发。与此同时,我国数字版权教育面临版权文化土壤根基贫乏、数字版权市场利益现实抑制和网络传播催化盗版泛滥三大困境。而时代需求和发展导向的深刻变化,如知识产权战略、"双创"政策驱动、大数据时代与人工智能等,也为中学生的数字版权教育树立新观念、转变新思路提供了契机和平台。具言之,教育者应立足实现在教育理念上不添加课程负担与数字版权意识培养并行;在教育内容上数字版权经济化教育与数字版权法治化教育并进;在教育手段上现实书本版权教育与虚拟技术版权教育并举;在教育环境上课堂、家庭数字版权教育与社会数字版权教育并施的教育转向。  相似文献   

19.
Social media have changed the way we create, share, and experience visual media. Such collaborative exchanges defy traditional notions of ownership and do not conform to copyright's view of the image as a singularly “fixed” construct. In mobile contexts especially, images are dialogic, conveying far more complicated messages than ever before. This article relies on an examination of theories of the image to inform discussions about copyright reform in the digital age. It briefly explores visual culture theory and the status of visual media in copyright law, and it offers suggestions for how copyright law might adapt to encourage online visual expression, creativity, and economic gain.  相似文献   

20.
论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传统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这与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相适应的。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涉及到一系列新的作权保护的问题。章从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用户服务以及数字图书馆管理三个方面对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的作权保护问题加以论述,并提出了数字图书馆作权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