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采用出声思维、观察、访谈等方法收集5个真实信息需求语境下群体用户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活动的案例的相关数据,通过扎根理论归纳出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行为的17个主要概念范畴并聚焦为5个核心范畴,对5个案例从主体、情境与行为三个层面展开对比研究并描述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过程。基于对合作相关性判断概念范畴的解析,指出影响群体用户合作相关性判断的5个主要因素,并建构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的相关性判断模型。研究表明: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的相关性判据与个体查寻与检索的相关性判据大致相似,群体交流是两者间的最大差异,语境对形成群体共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研究以科学数据为信息载体,探究用户在进行数据检索时,影响其进行相关性判断的标准的使用特征,从而进一步探究科学数据用户的信息行为,为完善数据检索平台和加强数据共享与服务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过程] 通过调查问卷、访谈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用户为高校和科研单位在读研究生。[结果/结论] 分析结果显示相关性标准呈现4个特征:①相关性标准的使用情况符合著名的长尾定律;②主题性在相关性判断过程中具有锚定功能;③相关性标准在相关性判断中具有双向性;④相关性标准使用权重相对稳定。研究准确把握了科学数据用户的检索策略,明晰了其检索行为,为改进科学数据共享系统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概述近20年来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发现: 该领域核心研究力量主要分布于北美与欧洲的图书情报领域和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领域;研究样本主要选取学术科研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等富信息人员;以质性研究为主,采用多种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的内涵与类型、用户行为表现与特征、框架模型及影响因素等。通过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今后在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行为研究中需要深入探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理论模型构建的相关研究工作综述发现语境在合作查寻与检索过程中居于重要地位。在详细分析语境内涵并对比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指出语境在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研究中具有方法论属性,并提出以语境为基础的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5C模型。基于5C模型探讨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的路径选择,并揭示其语境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查寻与检索的全景图谱中探讨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的研究语境,讨论其中英文互译问题,从行为产生、行为实现与行为结果三方面分析其内涵,基于信息检索内在发展需求及外部环境(用户需求与信息技术)分析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研究的起源与发展动力。最后指出研究中应解决的几个核心问题:在用户信息获取谱系中的位置问题、语境功能问题、与传统研究的集成整合问题、机理机制问题、技术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6.
科学数据用户相关性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意义]以透镜理论为依据,从认知加工的角度出发,研究科学数据用户如何在数据共享平台中选取合适的数据。[方法/过程]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选取14位被试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初步获取科学数据相关性标准集合及其使用情况;第二阶段通过发放671份问卷获取相关性标准的重要性,并对第一阶段获取的相关性标准内涵进行验证。[结果/结论]最终得到9个科学数据相关性标准,分别为主题性、可获得性、全面性、时效性、权威性、质量、便利性、规范性和可用性,并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和验证。研究结果发现,全面性和规范性是科学数据的新增标准;可获得性、可用性和便利性存在很强的关联性;质量和规范性存在很强的关联性;质量与权威性虽然不相关,却保持一致的判断趋势。在未来的研究中为真正提升检索效率,改进检索系统,除考虑用户经常使用的标准之外,还要发掘那些使用频率不高但是很重要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详细综述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在IS&R与CSCW领域的研究现状,集成查寻与检索理念设计Web语境中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的概念框架模型,分析其主要过程机制及建立相应机制必须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最后指出,Web语境下建立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机制有利于提高社会智能的复用,有利于形成网络社区组织,促进网络资源的有序化与自组织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科学数据用户相关性判断行为的研究,探索科学数据相关性判断过程中所使用的指标及模式,加深对科学数据相关性判定机制的理解,为设计开发智能化数据搜索引擎提供算法和理论支撑。使用出声思考和事后访谈两种方法对用户相关性判断行为进行研究。数据在真实的环境中收集,使用摄像机记录实验过程,采用扎根理论对访谈数据进行编码分析。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设计问卷,开展大样本问卷调查。科学数据用户相关性判断过程使用的标准可以分为数据本体性和数据可用性两类,共9个指标。与其他信息类型相比,科学数据检索有更强的目的性,相关性判断过程不能缺少对数据主题性、质量和权威性的评估,其他指标在具体情境中,只有受到相关信息需求刺激才会调用。  相似文献   

9.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4,(4):114-118
良好的信息查寻行为能够帮助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分析了高校科研人员在参考文献的查阅、检索工具的选择、学术信息的来源、信息的获取途径、信息的查寻与利用习惯五个方面的信息查寻行为与创新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参考文献的查阅、学术信息的来源、参加学术会议和与同行交流、信息查寻与利用习惯都对科研人员的创新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基于实证调查分析,探究大学生数学建模团队信息行为特征、信息行为模型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数学建模团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过程] 以大学生数学建模团队为研究单元,通过对数学建模团队信息行为的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获取个案数据,主要采用话语分析法和归纳性内容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结果/结论] 大学生数学建模团队以电子信息需求为主,信息查寻以专业数据库为主、搜索引擎为辅;主要通过全文或关键词检索方式来进行文献检索;通过结果分享模式实现团队合作信息查寻;偶遇信息利用对问题解决和数学模型质量起重要作用;大学生数学建模团队信息行为有其一般行为模型。  相似文献   

11.
成颖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8):29-35
通过194名研究对象相关性判断文本的内容分析,探讨任务复杂性与性别对相关性判据选择的影响。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发现,任务复杂性对相关性判据的选择存在显著影响;而性别仅仅对文献总体、作者和文献类型三类判据的选择存在影响,总体而言影响甚微。该结论提示检索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需要考虑任务复杂性的影响,而无需考虑性别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情报检索系统用户相关性判断的灰色聚类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灰色聚类决策,就是按多个不同的决策指标对决策对象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决策对象是否满足给定的取舍原则。该方法可以用于对情报检索系统的检索结果进行相关性判断。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3.
文献呈现次序对用户相关性判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文献相关性判断中的首因效应及近因效应进行实验研究,并对文献数量是否影响用户相关性判断进行探索。经实验研究后发现:用户相关性判断不仅受文献呈现次序的影响,还受文献检出数量的影响;相关性判断中的近因效应不如首因效应明显和普遍。希望此研究结果能为完善信息检索系统的设计及评估,为信息检索系统的设计更符合以用户为导向的理念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抽取是从海量网页获取有价值信息的重要方式,对目标网页内容进行主题相关性判断是提高信息抽取效率和准确性的关键环节。目前的相关性判断主要采用人工筛选和文档训练的方法,这其中存在效率低、重复训练等问题,而本文尝试针对抽取任务引入主题描述模型用于网页内容的主题相关性判断。从任务的主题描述模型的角度出发,计算模型中的关键词基于标记信息的加权频率,将网页内容进行量化表示,然后分析关键词加权频率关于任务主题描述模型的变化来判断网页内容的主题相关性。最后通过对比该方法在国防产品信息抽取中结果,实验证明该方法大大提高了网页信息抽取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信息检索中"相关性"的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相关性”的动态、多维的内涵出发,探讨了“相关性”的影响因素,即信息源、检索系统、用户、时间与环境,最后得出了“相关性”对建立信息检索系统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关涉是从逻辑视角出发,包容系统因素且容纳情境因素的相关性定义。目前常用的定义方法是形式化一组关涉属性,以这组属性来表示关涉。关涉属性的选择是一个IR逻辑体系所用语言的定义问题,而信息检索问题本质上是一个语言问题,因此这组关涉属性代表对信息检索系统要素的最一般的抽象描述,也就是信息检索系统的本质——关涉关系。关涉理论可用于信息检索系统定性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7.
The utility of conceptual analysis for archival science is assessed by means of an exploratory evaluation in which the concept of evidence is analyzed. Usage of the term “evidence” in the philosophies of science, law, and history is briefly reviewed; candidates for necessary conditions of evidentiariness are identified and examined; and taxonomies are built of evidentiariness and of archival inference. Correspondences are shown to exist between the concepts of evidentiariness and relevance, and between the domains of archival science and social epistemology, thereby pointing in promising direc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The tentative conclusion is reached that conceptual analysis may profitably be used to improve understanding of archival concept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对科学数据用户相关性线索与标准间关系进行研究,探索数据选择过程中线索与标准发挥的作用,从而为开发智能搜索引擎,提高检索效率提供依据。[方法/过程]选取36名农业领域的研究生,通过出声思考、全程录像和事后访谈的方法研究他们的科学数据检索行为,并使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行为记录报告进行分析。[结果/结论]识别了用户相关性判断使用的科学数据特征集合,建立了科学数据相关性线索集和标准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科学数据线索与标准间映射关系,初步探索了科学数据用户相关性线索与标准的使用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