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翻译中风格是否可译一直是文学翻译界争论的热门话题。本文从对翻译、文学和风格这三个概念的理解入手,论证了文学翻译中风格可译,但绝非易事。  相似文献   

2.
翻译风格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格的翻译是高级阶段的翻译。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就是在译文中再现或表现原作的风格,保持原汁原味。海明威是“最有影响力的现代美国风格作家”。他一生都以文学风格的简洁而出名。本文从两个层面,即译文原味再现和译文原味失真,探讨陈良廷The End of Something译文中海明威风格的翻译。  相似文献   

3.
风格的翻译对文学作品的翻译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应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而且应该再现原文的风格。风格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在译文中得以再现。对风格的可译性、风格的再现及如何处理译者风格和原作风格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讨论,使我们对风格的翻译有更深层次更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风格的翻译是高级阶段的翻译.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就是在译文中再现或表现原作的风格,保持原汁原味.海明威是"最有影响力的现代美国风格作家 ".他一生都以文学风格的简洁而出名.文章从两个层面,即译文原味再现和译文原味失真 ,探讨曹庸译文<雨里的猫>中风格的翻译.  相似文献   

5.
文学风格是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的各种特点的综合表现,是作家的思想修养、审美意识、艺术情趣、艺术素养和语言特质构成的艺术个性在文学作品中的集中反映,再现出原文所蕴含的各种风格价值。本文从文学风格视角探析文学作品的可译性,并指出风格翻译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风格的翻译是高级阶段的翻译。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就是在译文中再现或表现原作的风格,保持原汁原味。海明威是"最有影响力的现代美国风格作家",他一直都以文学风格的简洁而出名。本文从两个层面,即译文原味再现和译文原味失真,探讨曹庸译文《雨里的猫》中风格的翻译。  相似文献   

7.
从文学性极高的诗歌体裁中的风格的翻译入手,以莎士比亚Sonnet 18汉译为例,对文学翻译中的一个重要议题——风格传译进行研究。通过对三个汉译本语言风格的对比分析,探讨如何处理原作者风格和译者风格的关系,以及风格对译者、译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和搭配上存在很大差异 ,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对译文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翻译时要注意从上下文和逻辑关系将词义加以引申、转译词类、增译词等技巧方面着手 ,使译文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词汇方面探讨儿童语体风格英译汉的技巧与方法,指出译者必须遵循“信、达、切”的翻译标准,使英汉翻译中利用词汇扩大、叠音词、俚语和拟声词等手段显示译文的儿童语体风格;还论述了儿童语体风格技巧的运用是翻译标准“信、达、切”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0.
不同的文体,其语言的表现风格往往不同,翻译时应把握以下原则:对应原则、接受者原则、层次性原则、译性的限度原则,使译文尽量符合作者原意。  相似文献   

11.
论散文翻译中的风格再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格是散文艺术生命力的重要体现,能否在译文中尽可能地再现原文的风格是散文翻译成败的关键。散文的风格体现在散文的韵律、意境和情感中,译者应该深刻理解原文的风格特点,准确把握原文语言形式中的独特的风格印记,以合乎译入语语义结构的句法尽可能将原文的风格再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蒋霞 《考试周刊》2009,(45):29-30
风格的翻译是文学翻译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重要性决定了翻译必须尽可能地忠实再现或表现源语的风格。海明威是“最有影响力的现代美国风格作家”,他一直都以文学风格的简洁而出名。小说“The Killers”是其代表作之一。本文主要从两个层面,即译文原味再现和译文原味失真来探讨曹庸译文《杀人者》中风格的翻译。  相似文献   

13.
语言风格并非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它不仅是可以感觉到的,而且还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语言现象和手段体现自己的存在。语言风格的翻译是文学作品翻译的核心问题.并且是文学作品翻译成败的关键。本文从语言风格及其可译性谈起,并通过文学翻译的实例分析和探讨语言风格的翻译对策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学翻译可译性问题,国内外翻译界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章将从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出发,指出语际间的翻译确实存在意义、形式等方面的障碍,由此认为,多数译文大致可以达意传情,但很难体现源语的神韵和风格。文学翻译的可译性是相对的,完全等值的翻译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文学作品风格的翻译是高层次的审美活动,风格的可译性是随风格的翻译实践及其科学论证工作的发展得到保证的。基于此,在对风格及其可译性评述的基础上,对风格翻译的控制原则及其关注重点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6.
翻译新谈     
笔者从四个方面对翻译做了阐述。1.翻译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只有通过反复实践,才能逐渐体会其中的奥妙,甘苦,才能逐渐变得成熟起来,逐渐领悟其中道理。2.翻译的标准问题,笔者在“信”,“达”,“雅”和“忠实”,“通畅”这些原则中,更倾向于译者应“忠实”,“通畅”,应力求达到“忠实”与“通畅”的统一。3.翻译应首先要对译文的内容和精髓分析透彻,不要只局限于译文的字面意义。逐字,逐句地对译,不能把握译文作者的基本思想是不能译好伤口的。4.正确使用翻译的方法与技巧,使用时不能教条,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比较各种各样方法技巧的应用,通过实践,才能形成自己的翻译风格和技巧。  相似文献   

17.
文学翻译中有一种现象:作品译文虽好,但竟"不似原著",即译文与原文风格不能统一。学界也有某种思想认为,将原著的风格完全展现在译文中是无法做到的。本文在分析文学作品风格的内涵、特征及其成因,提出风格可译性的观点,并通过对比朱自清散文《匆匆》的两个译本,探讨风格的传达与流失对于译作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翻译是操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交流思想、进行交往的一种手段,是一种语言活动.理想的翻译应该是一门艺术,译者必须先掌握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然后运用一定的翻译技巧,用另一种语言把它们表达出来.本文就英汉文学翻译中的一些技巧作部分归类,试图说明文学翻译除了要忠实原作内容,还要尽力体现原作风格,使读者能从译文中领略到原作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研究重心的转换,人们逐渐发现文学翻译过程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因而读者对译文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对原文文本内容的忠实,而更加注重原作风格的再现。许多翻译工作者也逐渐从关学和文体学的角度来探讨风格这个颇具争议性的问题。古今中外,人们对“风格”的定义多达30余种。有的认为“风格即形式”,有的认为“风格即变异”,有的认为“风格是用于传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系列的语言特征”。笔者将风格定义为“体现作者独特写作特点的一系列语言特征”,并从语言学和文学结合的角度来着力探讨风格的可译性及风格翻译的特征及原则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孔令丹 《海外英语》2011,(9):218-219
文学作品的翻译要求作者不仅翻译出原文的词汇,内容,结构,而且要传达出原文的写作风格,这样的译文能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出原文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文章将试从对风格翻译的阐释及语言形式的选择出发,分析并探讨文学翻译中风格的传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