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赵增韬  李玲 《中国电化教育》2021,(5):I0005-I0006
众包翻译(Crowdsourced Translation)是新世纪以来基于互联网及社交网络技术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翻译组织模式。随着互联网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深度渗透,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网络众包翻译活动发展异常迅猛。基于互联网的众包翻译模式突破了传统翻译活动在时空上的限制,并大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为翻译产业化的发展提供新动力,也为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走出去战略添加了双翅。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实训模式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基于众包翻译模式的特点及应用,构建了"众包协作式"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实训模式。该模式包括三个部分:译前管理、译中协同和译后评价三个部分,诠释翻译实践的过程教学。研究结果表明,"众包协作式"高职商务翻译实训模式的运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商务翻译实训的效率和质量,而且还助于提高学生对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在当前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注重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是高职商务翻译教学与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史成周 《海外英语》2013,(21):180-181
莫言获诺奖对中华文化对外翻译有很多启示:中华文化走出去首先确定哪些文化走出去,如何走出去的途径之一是翻译,需要合格的译者,可建立"国外译者翻译+国内学者/作者监督"的合作翻译模式,需要考虑海外读者需求。  相似文献   

4.
张翼 《考试周刊》2014,(61):21-22
文化翻译是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一环,当前我国翻译工作取得了不少阶段性成果。本文从翻译的角度探索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可行性,并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2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把文学、文学翻译、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等紧密联系起来,莫言作品的主要翻译家葛浩文也进入人们的视野,其翻译思想与翻译风格成为学界的评论焦点。研究葛浩文莫言作品的各种翻译批评,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裕固族作为中国唯一、甘肃独有的民族,拥有着璀璨的历史文化,故而裕固族民族文化外译也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裕固千秋》(中英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外译者合作的翻译模式,并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指导,探讨裕固族文化名称、文化术语与文化标题的翻译策略,描述其译者行为特征,以期对中华文化,尤其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7.
裕固族作为中国唯一、甘肃独有的民族,拥有着璀璨的历史文化,故而裕固族民族文化外译也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裕固千秋》(中英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外译者合作的翻译模式,并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指导,探讨裕固族文化名称、文化术语与文化标题的翻译策略,描述其译者行为特征,以期对中华文化,尤其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我国的文化战略决策,而中国文学典籍的翻译是华夏文化向西方传播很好的途径之一。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至关重要。本文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角度分析杨译《红楼梦》中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特点和翻译策略以探索中国文化传播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哲学典籍的翻译是传播中国文化、沟通中西文明的重要途径,撰写中国哲学典籍英译史对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树立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了中西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撰写《英国的中国哲学典籍英译史》的设想,以图丰富中国哲学典籍翻译史的研究并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透过《红楼梦》杨戴译本、霍译本厘清翻译"生产"实践过程中所涉翻译活动发起者、参与者如何在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影响下对翻译网络展开动态建构.通过对比分析两个翻译场域中主体"惯习"和"资本"转换因素,认清促成两种不同译本海外宣介的传递性与局限性.以社会翻译学视阈探索逐步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路径,探究中国文化"走出去"输出模式多元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厚翻译"是文化人类学在翻译领域的扩展,对中国古籍的翻译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儒家经典《论语》的刘殿爵译本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中"厚翻译"的类型与功能,以更好的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华典籍由谁来翻译,这个问题还存在多元声音。针对该现状,本文结合《〈楚辞〉英译的中国传统翻译诗学观研究》一书,对"翻译主体"进行分析与探讨,侧重比较中国翻译家和西方汉学家在典籍翻译中的翻译选择、翻译策略和特色、译出效果等问题,提出三方面观点:一是谋求多元互补译者模式;二是用"送出主义"和"拿来主义"的双向思维考察翻译动因;三是从"文化传真"和"文化改写"角度透视翻译诗学。  相似文献   

13.
译者模式及其建构是中国文学能否"走出去"的重要因素之一。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进行一系列的适应与选择。"翻译适应选择论"是本研究的切入点,从原语翻译环境与译者之间的双向选择与适应,分析当下理想译者模式及建构要素,探究译者葛浩文如何使用翻译策略来适应译语翻译环境,选择合适的译文,从而得出最佳翻译策略。当下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理想译者模式是以葛浩文为蓝本的外国汉学家模式;葛浩文在灵活使用"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基础上有意识地偏向"归化"的翻译策略,同时结合适时的删译,这是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的最佳翻译模式。至于译者的构建要素,也应当像葛浩文那样具有中国经历、中文底蕴和中国情谊。  相似文献   

14.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词在美国翻译传播的过程中凸显了众多特殊的女性形象——"醉妇""荡妇""怨妇",这是被美国文化过滤、构建之后重新塑造的形象。因此,我们应该再度思考与重新定位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形象塑造与译者模式。反思该案例可以看出,"走出去"的中国文化塑形应该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与中外翻译家合作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舒杨 《科教导刊》2020,(2):35-37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环境下,古典文献的外译值得翻译界更多关注。《水浒传》[1]的翻译,尤其是沙博理译本Outlaws of the Marsh[2]是我国文化外宣的成功之作。本文以"武松打虎"回合为例,分析了沙博理译本展现的翻译素质和技巧以及文化背景,力求为古典文献翻译工作者提供借鉴,为我国文化外宣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化日益加深及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译者主要有中国译者和外国译者。这两者之间各有长处,但从根本上说,中国译者是中国文化外译的主体。和外国译者相比,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和自信程度更深,而且中国译者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也是他们进行翻译工作的强大驱动力。因此,中国译者要提高翻译能力,争做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先行者和主力军,致力于中国文化翻译事业。  相似文献   

17.
众包翻译是21世纪一种新兴的翻译模式。通过结合具体的众包翻译案例,分析众包翻译较之传统翻译所具备的革新式的优势,同时也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了众包翻译须在项目管理、翻译质量和版权处理等方面加强改进方可保持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一带一路"的构想要求中国文化"走出去"为中外文化交流必须具备的先发优势。文化交流的基础是文学翻译。文学翻译以语言意义和文化意象的对等翻译为基础。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文学翻译对等研究,通过考察对等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探索语言意义和文化意象的对等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输出、传播陕西特色民俗文化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陕西籍作家陈忠实所著《白鹿原》中蕴含的陕西民俗文化该怎样翻译才能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理论为《白鹿原》的翻译提供了导向,使《白鹿原》中的物质遗存、礼学制度、民间宗教信仰、人名和关中方言的翻译易于译语读者理解又忠实原语文化,有利于陕西民俗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过程中,翻译策略的选择与译本的可读性等问题成为翻译家和翻译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研究葛浩文夫妇译毕飞宇《玉米》,认为在保留中国文化特色的同时应扩大西方读者网,从而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