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与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不断增强.论文对国内外有关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考察,试图把握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研究现状,同时为教育部门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提供政策建议.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对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的影响具有三维差异,且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成熟,这种三维差异呈现扩大趋势.三维差异存在的根源,是因为人工智能技术进步性质的改变、不同工作岗位被人工智能技术替代概率有别和不同区域或部门中劳动者自身素质有异.未来教育应科学预测人工智能对人才数量和质量的新要求,学校教育应增设人工智能学科专业教学内容,推动情感性教育和终身学习深入开展,以实现人工智能迅速发展和社会充分高质量就业双重目标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根据人工智能对未来就业的潜在影响,可将未来就业岗位划分为四个区域:安全区、慢变区、危险区和结合区,并由此产生了人工智能对未来就业的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人工智能对未来就业的替代效应主要发生在强调弱社交、结构化和低技能的危险区;人工智能对未来就业的创造效应则主要发生在强调强社交、非结构化和高技能的安全区;而在慢变区和结合区内,人工智能对未来就业的潜在影响兼具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是发生替代效应还是发生创造效应,主要取决于该区域内的劳动者是否具备人工智能商数,以及是否能实现人机共舞。因此,高等教育要提早谋划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为学生提供“人工智能+”教育模式,通过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原住民,以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失业危机。对于安全区而言,人工智能替代就业的可能性较小,但也并不是绝无可能;对于慢变区而言,尽管人工智能渗透的速度、深度和力度没有那么明显,但教育仍要做好随时迎接人工智能的准备;对于结合区而言,教育大有所为,关键在于让未来劳动者具备与机器协作共生的能力;对于危险区而言,高等教育依然能通过人才培养来实现产业领域的优化升级和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应用在众多领域,起着其它技术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人们对人工智能识别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技术瓶颈。通过对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应用瓶颈的分析,研究了瓶颈产生的原因,并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人工智能在数据分析、自动化、决策制定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能,可以帮助人类更高效地完成工作和生活任务,并为各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主要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结合人教版教材,分析了人工智能的应用案例和实践项目,并探讨了人工智能教育未来的趋势和教师如何适应未来发展。笔者旨在通过分析为初中信息科技教师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教育的意义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几乎所有有关未来职业变化的预测中,预测者们均认为教师是个不会因人工智能的发展而消失的职业.即便一些认为教师的大部分工作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预测者,也认为必然存在一部分只有作为人的教师才能从事的工作,这部分工作是"教育"的精髓,即教师之所以称为"教师"的本质属性.换个角度说,教师工作能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属于"教书匠"部分(教给学生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不能被替代的属于"育人者"部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生活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教师作为一个职业之所以不会消失,正是因为"育人"的工作只有人而非机器可以从事.  相似文献   

6.
在几乎所有有关未来职业变化的预测中,预测者们均认为教师是个不会因人工智能的发展而消失的职业.即便一些认为教师的大部分工作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预测者,也认为必然存在一部分只有作为人的教师才能从事的工作,这部分工作是"教育"的精髓,即教师之所以称为"教师"的本质属性.换个角度说,教师工作能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属于"教书匠"部分(教给学生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不能被替代的属于"育人者"部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生活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教师作为一个职业之所以不会消失,正是因为"育人"的工作只有人而非机器可以从事.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驱动现代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ChatGPT等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引发人们对于技术的焦虑,并重新思考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劳动价值。在近代工业化过程中,人们通过作为商品的劳动实现其价值,而技术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扩大剩余劳动时间比例、生产相对过剩劳动人口等方式产生了不自由的劳动时间、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在新型工业化阶段,人工智能为劳动者提供极大的物质基础和自由时间,否定了通过作为商品的劳动来证明人的价值,但也对劳动成果的共享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伴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成熟,尽管作为商品的劳动逐渐退出、共享性再分配方案不断完善可能造成陷入逃避工作、追求虚无与消费主义的路径依赖,但人的价值依旧来源于劳动,只不过这一阶段的劳动需要在创造性基础上实现具有多样性、自由性和他在性。我国也应该在不断优化政府投资结构和市场出清中发展人工智能,将促进创造性劳动作为未来治理的重点,实现政府治理引导、个体治理能力提升、全民共建共享治理格局下的劳动价值。  相似文献   

8.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能行为所开发的相应实践理论与技术,其在各个领域的爆发应用为未来人类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与此同时,虚假信息、学术伦理、劳动替代等问题也引发全球热议。实践地看,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当前的学术研究中可能存在人文性缺失、科学性缺失、依赖性成瘾、原创性与批判性缺失等风险。为更好地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学术研究并使其得到可持续发展,需要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助推学术研究的向善发展;优化生成式人工智能参数,鉴别学术研究伪成立性;调控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加强学术研究的前瞻预防。  相似文献   

9.
做好职业指导工作是关系到中职学校未来发展和培养的学生能否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岗位的关键,对促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增强学校办学机制、优化专业设置、合理规范人才培养目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更新,作为一把双刃剑在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发展。人工智能赋予教育新的发展,个性化学习体验,优化了学习效果,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创新了教育方式;但同时也降低了教师的作用,增强学生的依赖性,削弱教育的人文关怀,带来教育的不公平性。基于此提出了未来教师需要具备的素养,包括学科素养、伦理道德素养、数字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个性化教育设计能力、跨学科能力以及社交情感能力,以期赋能未来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认知与态度是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重要表现。本文通过调研发现,师范生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认知度不高,态度也不够积极。政府支持、高校引导和自身发展的合力,助推师范生对人工智能教育的精准认知与积极态度的形成,进而确保未来我国智能教育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2.
《大连大学学报》2019,(4):62-67
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迅速发展的新时代,高校智慧党建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从"互联网+"与人工智能驱动的高校智慧党建工作为出发点,阐述"网上党支部"与"新媒体党支部"是其理论渊源;智慧党建、"智慧党建云平台"、人工智能驱动智慧党建是其理论创新;分析智慧党建系统的建设途径、优秀案例及应用情况,进一步讨论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从当前科技进步的趋势来看,人工智能的发展进程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人工智能在行业中的渗透和作用,也已经达到非凡的程度。在教育领域中,现代科技、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体现在方方面面。教师要探索数学教育事业与现代科技的共赢路径,提出搭建起人工智能与数学教育的桥梁,助推数学教育事业和人工智能技术迈向更高深的发展阶段,期望能够对未来教育教学与人工智能的共同发展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是引领世界未来、改变全球格局的战略技术,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人工智能教育的及时跟进。人工智能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国家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所处的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加强人工智能教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成为当前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从学科建设的视角来审视人工智能教育的未来发展,既有理论价值也有现实意义,更具有实际可行性。针对人工智能教育的知识特点和发展现状,该文提出了从规划学科布局、完善学科建制、构建学术共同体、培育学科文化四个层面入手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未来发展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要求下,在职业院校普遍缺乏人工智能专业教学标准和建设经验的背景下,为满足我国职业教育人工智能相关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对人工智能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进行了探索。结合产业实际应用场景,遵循工程化、产品化、职业化思想,研制了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实验教学系统。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对知识和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的综合要求,设计了人工智能模型开发与应用开发的完整工作流程,培养学生端到端开发人工智能应用系统的专业技能,增强学生对产业工作岗位的认识。实验教学系统经过多轮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我国职业院校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方法与工具已经沁入会计行业,改变了传统会计的要素、假设、职能和会计关系,会计传统工作逐渐被人工智能机器人替代,会计工作重心和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都在发生改变,这让会计人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因此,高职院校对会计课程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正在以不可避免的趋势深入到各行各业中。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人工智能深度应用”。随后,教育部在2018年4月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将规划落实到了教育改革行动中。人们普遍认为,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将为个性化教育的开展提供充足的想象和行动空间[1-2],但这种结合既预示着机遇,也潜藏着风险。原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更是直言道,人工智能不仅将替代人的智能,还将改变人的思维方式[3]。那么,人的思维方式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这种“改变”的方向是好是坏?诸如此类的问题也促使着我们更加理性地面对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对物理学专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表明,物理学专业在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多领域的人才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同时,物理学专业也面临人们的偏见,自身培养模式的缺陷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新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科技的快速更新与发展,人工智能席卷全球,融入人类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ChatGPT等新型人工智能工具的问世,为高等教育的内容、学习与交流方式等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引发了对技术的过度依赖、技术的滥用等一系列问题的担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共同的人性(shared humanity)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哪些发展趋势将影响高等教育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说课与讲课是师范生必备的两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教师职业技能,也是师范生在未来踏上教师工作岗位后必须完成的两项工作任务。师范生在校期间通过说课与讲课的实践练习,有助于夯实自身专业基础、提升理论水平,有助于促进教研、科研意识和能力生成,为未来成为合格教师打下基础、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