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一直是各个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其除了可以教授学生基本的文化知识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学习特点等情况有针对地实施个性化教学,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使学生在具有人文关怀的教学环境中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实现语文素养与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陶丽英 《教师》2011,(28):121-122
一、问题的提出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的习作2要求学生为别人画一张像,可以画同学、老师、家长等。画好了再写一写,还要写写他的性格、爱好。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师性格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学生语文学习产生的重要影响。本文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对教师性格对语文教学的影响谈几点思考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刘澍 《文教资料》2006,(4):89-90
近几年,国内外有大量的关于教师性格对教学影响的具体研究。通过对一些中小学校的学生以个案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在实际生活中怎样的教师性格才是优秀教师应具备的,以及什么样的教师性格才会对教学产生好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性格不仅对教学产生影响,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学校生活,甚至可以左右学生的一生。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的习作2要求学生为别人画一张像,可以画同学、老师、家长等。画好了再写一写,还要写写他的性格、爱好。在作文课上,我先出示武建设同学的画像,引导学生来说说武建设的外貌。接着问学生:根据这幅图,你能知道武  相似文献   

6.
蔡金春 《陕西教育》2007,(10):26-26,28
实验的提出及效果:由于基础、性格、家庭等差异,造成学生语文成绩参差不齐.此时如果我们仍让所有的学生学习同样的内容,设置同样的高度,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差异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必然不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班级教师搭配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搭配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着一个班级的管理和教育教学效果,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因此,学校在选择班级教师时,就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位授课教师的年龄、性别、性格、爱好、优点等,让彼此之间形成互补,以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和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以需要为导向,是指不同的学生由于性格爱好不同、学习基础不同、未来追求不同,他们对语文学习的范围、内容、深度会有不同的需要。如果教师不顾学生的个人需要,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强行要求学生学习时必须达到自己划定的标准,学生就会觉得失去自主性,就不会认真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时应以学习需要为导向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一、学生未来志向不同的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时,发现有些学生,特别是  相似文献   

9.
加强说话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语文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和小学生的性格爱好,激发兴趣,让学生敢说;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说;加强指导,让学生会说。  相似文献   

10.
小学是学生接触语文和文学的入门阶段,语文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培养文学爱好和学习语文的兴趣。诗歌是一种精练的文体,这种文体可以使用简洁的语言来传达丰富的含义。在教小学生学习诗歌时,教师要从小学生的爱好与心理特点出发,制定恰当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含义,领会诗歌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身教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师职业标准的要求之下,凭借自身的品行人格、学识才能、性格气质、兴趣爱好、仪表风度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去影响和教育学生的能力。教师要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身教能力,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充分认识教师角色的示范作用:②加强修养,培养成熟性格,以人格的力量感染学生;⑦勤奋学习,优化知识结构,以才学的力量激励学生;④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行动的力量带动学生;⑤衣着整洁,注重仪表,以风度的力量熏陶学生;⑥兴趣广泛,爱好全面,以才艺的力量吸引学生。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语文学习的幸福感就是对语文重复性学习活动不感到厌倦,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渴求与愿望,不把语文学习当成任务,更不把语文学习当苦差事,对每天的语文学习兴味盎然,感到一种源于肺腑的心满意足。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发现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要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和严谨的作风去熏陶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情感,让学习语文成为孩子们一种幸福的享受,创造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教师心理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的形成和成长.教师的心理与性格是影响学生心理与性格形成无法取代的教育因素,健康教师的心理调节方法和修养.  相似文献   

14.
一、利用课本更好地营造教学氛围现阶段的语文教材其中涉及很多方面的文章,教师要针对文章进行科学地应用,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也可以带动课堂趣味化发展,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生成提供基础。比如,学习《黄河颂》的时候,教师在班级先播放一首慷慨激昂的歌曲,然后给学生讲述黄河颂创作的过程,让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文章中,紧接着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对文章进行诵读,带动学生投入到作者讲述的环境当中。这种对教材的多样化教学就可以带动学生学习语文课本的积极性,提升课堂的高效发展。接下来,教师要第一时间  相似文献   

15.
人格通常是指个人的某些与意识倾向性相关联的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品德和品行等的综合表现。教师的人格形象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气质、性格、能力、爱好、品德和品行等几方面,在学生心目中所形成的完整印象,是教师的角色形象、身份形...  相似文献   

16.
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是成功的第一要诀,自信心对学生性格的形成、成绩的优劣、事业的成就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学生有了自信心,学生的大脑机能在强烈自信心的激励驱动下,会焕发出极大的潜能.学生有了自信心,才能够调节自己的心理机能,培养兴趣爱好,而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成就事业的最好的教师.  相似文献   

17.
于燕红 《现代语文》2009,(8):121-122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有力的因素,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运用具体手段和技巧,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教师情感与行为的感染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更应重视对学生性格的培养,使学生能够体验到愉快、满足的情绪,促使其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一、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影响,教育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李莉 《华章》2005,(11)
作为语文教师,我把日记当作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作为班主任,我把日记当作我工作中的助手,它能帮助我更好地开展班级工作,教育好每一位学生。一、日记是班主任了解学生的一扇窗口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不了解学生就谈不上教育。纵观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育家、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知人之明,能察觉学生情感的脉搏。班主任管理着几十个学生,这几十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在知识技能、认识能力、思想品德、爱好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方面千差万别。这就需要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以高超…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语文学习基础对学生今后的成长非常重要,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新奇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进而促进学生健康的学习和成长。小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被其他的事物所吸引,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是一个让很多教师苦恼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发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用兴趣做牵引,带动学生全身心投入语文学习之中。一、正确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小学生心智不成熟,接受知识的能力低下,教师对他们进行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