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出生于湖北黄冈回龙山镇林家大院的"林氏三兄弟"林育英、林育南、林育容(林彪),都是同曾祖父的兄弟.林育英比林彪大10岁;林育南生于1907年,是林彪三伯父林协甫的儿子,比林彪大9岁,三人的祖父是亲兄弟.  相似文献   

2.
肖华,13岁任少共兴国县委书记,17岁任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22岁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39岁被授予上将军衔,不仅身经百战、累建奇功,他创作的《长征组歌》更被誉为"红色经典"。1968年初,时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的肖华突然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七年后,肖华又作为中央领导突然出现在天安门城楼的国庆观礼台上。原来,只因不耻与林彪、江青为伍,他被秘密囚禁了七年。拒上林彪"贼船"在1966年8月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将林彪置于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二位,  相似文献   

3.
文化大革命中林彪等人出于他们的政治需要,伙同江青制造了"华北山头主义"冤案。这起冤案起始于:1968年3月24日晚,林彪在人民大会堂宣布了"杨余傅事件"。林彪在讲话中说道:"杨成武的主要问题,是山头主义,杨成武、傅崇碧长时期在华北、北京军区工作,华北山头主义有历史性,从晋察冀时期就有。有这个问题就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就会发生叛党的行为,反党的行为……""杨余傅事件"后的第二天,林彪于3月26日  相似文献   

4.
在北京人的记忆中,曾有一所育英学校,就是1864年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首创的育英学堂,后改名"育英学校"。那是北京第一所教会学校,校址在东城区灯市口路北。在北京市档案馆馆藏的北平和平解放档案中,对这所育英学校的情况有详细记载。"育英"的校名,取自《孟子·尽心章》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传道、育人所获得的快乐,即能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并对他们进行教育,从而使君子之道遍传天下、造福社会。"这所老育英学校,跨越三个世纪,从办学初衷、育人理念、育人环境都折射出中国教育的新旧对照,也昭示着中华文化的浴火重生。  相似文献   

5.
刘伯承,第二野战军的代表,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有人认为他在军事指挥和学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甚至比林彪还高出许多,称他为现代“孙武”、“军种”。白崇禧也称他足“共军第一号悍将”,但毛泽东却对他别有看法,为何?其实,如果熟知党史军史的话,就不难理解了。  相似文献   

6.
白化文先生新作《人海栖迟》收录近年所撰文章五十余篇,内容多涉及北京近代掌故,史料价值很高。白化文先生曾就读北京私立育英中学,而我也是育英中学的毕业生,只不过我毕业时已改为公立北京二十五中而已。他自1943年考入育英中学(当时,北平沦陷,日本当局将美国教会办的私立育英中学没收,改名八中,但整个学校的情况并没有多大实  相似文献   

7.
父亲后来告诉我们,“文革”后的1967年,林彪破天荒地“召见”过父亲一次,就是在北京西城区前毛家湾1号他的住地。父亲回忆那个院子的氛围就像林彪的性格,没有一点动静和生气,呈现出一种阴森森的气氛。当时,父亲很纳闷,林副主席要和我谈些什么呢?那时林彪如日中天,出于对毛主席的崇敬,父亲也毕恭毕敬地想聆听林副主席的指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何朝育先生和夫人何黄美英女士赠巨资兴建的育英图书馆,已在温州大学落成。育英图书馆为四层楼房,由馆务、书库、阅览、报告厅及大厅五个大部分组成。建筑面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新闻传播学者、传播学研究的先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隆栋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3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张隆栋教授,笔名凌俊,出生于1917年7月3日,湖北汉口人。1936年毕业于北京育英中学,1940年毕业于燕京大  相似文献   

10.
梁衡 《出版参考》2011,(7):10-10
近日翻看四十年前的日记,有一段政治趣闻。1971年林彪叛逃,摔死在蒙古国,全国掀起“批林”高潮。当时我在内蒙古巴盟当记者,上面传达的文件里有一句话说:“林彪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生产队开批判会,队长向大家传达说:“这个林彪很坏,他还偷了一件马克思的大衣。”  相似文献   

11.
媒体管家     
<正>黑龙江报业推出两大APP产品及移动车媒体10月12日,由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历时半年开发的"劲彪新闻"、"掌上龙江"两大APP产品及移动车媒体,正式上线启动。据了解,"劲彪新闻"由黑龙江知名记者肖劲彪率领"劲彪新闻工作室"运营,是国内首款以记者个人名字命名的、由主流媒体集团推出的新闻客户端。"掌上龙江"APP是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面向广大网民打造的综合服务类平台。融合新闻性、权威性、灵活性、趣味性、互动性和服务性等多种功能于一身,设有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个从石头缝里夹生出来的小树,儿童时期,父亲早亡,母亲和奶奶两个寡妇把我们兄弟三人拉扯大。我母亲的祖籍是浙江绍兴,她家以前是济南有名的"大户",可惜她赶上了她们毛家破落年代,但是她懂文化。我父亲少年丧父,只念过三年书,十七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林育南深受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的影响,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在恽代英的指导下,于1919年3月创办了《新声》半月刊。这是"武昌第一个新文化出版物","亦是全国响应北大新思潮的先驱者"。①正是从创办《新声》的实践中,林育南广泛阅读宣传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各种社会主义新思潮的书籍,通过反复实践与比较,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终生信仰,坚定地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14.
在《林氏宗谱》中,在林彪的名字下,写了三个妻子,第一是汪静宜,第二是刘新民,第三是叶群。汪静宜的名字下,有个“娉”字,娉妻就是未婚妻。这说明,尽管林彪未娶汪静宜,林氏家族的人,早就将她当林家人看待。除了这三个女人.在林彪的心中,还有着少年时期暗恋过的玩伴陆若冰,而最痴情的是自己得不到的女人、周恩来的干女儿孙维世。  相似文献   

15.
陈赓早年指挥过林彪元帅打仗。南昌起义时林彪是第四军25师73团三营七连长,黄埔大师兄陈赓是营长。起义军在向广东进发途中,遭到国民党钱大钧阻击,陈赓带领全营作掩护。敌军人多火力强,起义军伤亡惨重。  相似文献   

16.
在《林氏宗谱》中,林彪有三个妻子,第一是汪静宜,第二是刘新民,第三是叶群。汪静宜的名字下,有个“娉”字,娉妻就是未婚妻。林彪少年时期曾暗恋过玩伴陆若冰,后来最痴情的是他得不到的女人、周恩来的干女儿孙维世。  相似文献   

17.
问题的另一面彭友茂记得去年高考录取工作结束后,高校新生入学前,一条新闻被多家报纸炒得火爆:某山区县一姓黄的农家,19岁的老大、18岁的老二、16岁的老三兄弟仨分别被省内外三家大学录取,可兄弟仨近万元的入学费用愁坏了这个穷得叮当响的农民家庭。这个家庭共...  相似文献   

18.
近日,湖北省荆门市档案馆从民间征集到两张荆门县政府于民国时期颁发的身份证。身份证上印有持有人指纹,用来防伪。两证为棉皮纸单面印制,长13厘米,宽9厘米,题头“身份证”下的内容是:荆门县雷田乡第四保四甲,持证人姓名分别为官立彪、官大香,性别都为男;官立彪时年55岁,官大香11岁,职业为农。据了解,持证人系父子关系。发证日期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十二月五日。证件的二分之一处盖有“荆门县政府”红色大印。从《荆门市志》上了解到,身份证上所填雷田乡为1946年荆门县所设37个乡(镇)之一,  相似文献   

19.
杨菁 《浙江档案》2001,(3):37-38
之江大学是由美国基督教会在中国创办的一所大学,它经过多次的拓展、合并、调整而逐渐形成.之江大学的前身是育英书院,其渊源可追溯到美国北长老会于1845年设在宁波的崇信义塾.1867年迁来杭州,改名育英义塾.1897年,学校改名为育英书院,分设正科、预科.正科相当于大学,学制6年,设置英文、化学两个专科;预科相当于中学,学制5年.校长为美国长老会传教士裘德生牧师.  相似文献   

20.
1931年33岁3月12日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何孟雄,总工会执委兼秘书长林育南,《中国青年》主编李求实,左联负责人柔石、胡也频等23人于2月7日在龙华就义。为《群众日报》撰写题为《反对国民党残酷的白色恐怖》社论。3月15日为《群众日报》撰写社论《拥护京汉路上红军的胜利》。1932年 34岁2月9日撰写《帝国主义大战的危机与党的目前紧急任务》一文,发表在《实话》第1期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