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卓娅 《山东教育》2004,(12):24-25
问:请问是否可以教幼儿画简笔画?答:许多画家和心理学家不太赞同教儿童简笔画。问:我们不是都讲:应该满足儿童的需要吗?答:这与你刚才的问题好像没有什么关系。你举个例子说说看?问:有一次我带孩子们外出写生一个广场雕塑,孩子都抱怨画不像,并表现得很沮丧。后来我自己用简笔画的方式给他们画了一个样子,最后所有孩子都画出来了,并且都为自己能画出来而感到特别高兴。这样的结果不是说明了:他们需要这样的帮助吗?答:你的问题是个好问题!这说明你会不轻易屈从于“权威”的看法,对问题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下面我们尝试用一种更复杂的眼光来看看…  相似文献   

2.
一天,姥姥说:“雯雯,你教我一点东西吧!”咦,姥姥不是个大学生吗?还要我教什么呢?想到当老师,我就兴奋,连忙问:“您想学什么呀?”  相似文献   

3.
曾经见过这样的情形:一位老师拿着张画问孩子:“你画的是什么呀?”孩子兴奋地说:“我画的是荡秋千……”教师严肃地说:“谁叫你画秋千呀,不是说了画火车吗?重新画!”孩子眼中的神采黯淡了,委屈地拿着画离去……或许,在成人眼中那些不过是涂鸦之  相似文献   

4.
曾经见过这样的情形:一位老师拿着张画问孩子:“你画的是什么呀?”孩子兴奋地说:“我画的是荡秋千……”教师严肃地说:“谁叫你画秋千呀,不是说了画火车吗?重新画!”孩子眼中的神采黯淡了,委屈地拿着画离去……或许,在成人眼中那些不过是涂鸦之作,但在孩子的心里那却是他们所知道的、喜欢的、最有兴趣的部  相似文献   

5.
我经常问上幼儿园的儿子:是妈妈漂亮,还是老师漂亮?小家伙很干脆地回答:当然我们老师漂亮了。为什么呀?我又问儿子。“我们老师总是对我笑眯眯的,总是问我这样好吗?妈妈不是这样说的。我犯错误了,老师说,再给你一次机会喔,声音轻轻的。”儿子学着老师的样子一板一眼地对我说。  相似文献   

6.
我休完产假一回到二年级A班教室,学生们立刻欢呼:“张老师回来了!张老师做了妈妈又回来教我们了!”学生高兴之情溢于言表。班长对我说:“有一次,我和妈妈在公园远远见你抱着孩子,想跑过去看看,你又不见了。星期六我想去你家做客,看看可爱的小弟弟,却不知你家在哪儿?能告诉我吗?”我灵感一闪,一个培养学生随意学习的设想冒出来了。我说:“我可以画个路线图,你看了就会去我家了。但是我也想知道怎样去你们的家,今天放学请你们留意观察,也画一个怎样去你家的路线图,让老师也能去你们家做客,大家欢迎吗?”“太好了,非常欢迎!”他们异口同声地回…  相似文献   

7.
可乐吧     
不是我家有一个小孩坐在一个门口玩耍,一个中年男子问他:你爸爸在家吗?小孩答曰:在家。中年男子便去按门铃,按了很久,无人开门。于是男子生气地问:为啥不开门?小男孩答:我哪知道,这又不是我家!  相似文献   

8.
看到这个题目,我不禁想道:“差生”真的很差吗?到底怎样才算“差生”?我采访了我们班的几位“差生”。问:A同学,你对学习有兴趣吗?A答:没有。问:为什么?A答:因为父母让我参加了许多兴趣班,堆积如山的作业让我根本没有时间出去玩。问:B同学,你害怕考试吗?B答:害怕,因为每次考试,我的成绩都不太理想,所以考试对我来说简直是“世界末日”的来临。问:你父母对你的学习成绩有何看法?B答:他们看到我考试成绩不好,就对我大声指责,有时甚至来一顿“竹笋炒肉丝”。我真怀疑他们不是我的亲生父母。问:C同学,你在乎老师对你的看法吗?C答:当然在乎,…  相似文献   

9.
那还是去年庆祝教师节的事。节前,儿子小琪成了我们全家谈话的中心。一天晚饭后,小琪在电子琴上弹奏着他最爱唱的歌曲《我们的好老师》,问我们:“爸爸,妈妈,我弹得好听吗?”“好听!”我们鼓励他。见此情景,我问小琪:“你以前会唱歌弹琴吗?”他停下来,笑着说:“不会,是老师教我的。”我又问:“你画的熊猫真有趣,是谁教你画的?”“也是幼儿园老师教的。我们幼儿园老师可好了,样样都会,教我们唱歌、跳舞、弹琴、听音乐讲故事、念儿歌,还教我们搭积木、种葵花、补图书,还带我们参观工厂,还有……”瞧着儿子那得意的模样,我不由  相似文献   

10.
画妈妈     
孩子没见过妈妈。孩子很想见到妈妈。一天,孩子看见一个女人,女人扎着长辫子,从老远往孩子门口走过来。孩子见了,赶紧去屋里拿出纸和笔来。孩子在幼儿园里学过画画,老师表扬过孩子,说孩子的画画得很好。现在,孩子见了这个女人,要把她画下来。孩子很快画好了,孩子把画拿给父亲看,孩子说:“爸爸,我妈妈是这个样子吗?”父亲说:“你怎么画一个长辫子妈妈呀?”孩子说:“我觉得长辫子妈妈好看。”一天,孩子又看见一个女人从门口走过,这女人短头发,孩子也把女人画了下来。画好,孩子又把画给父亲看,孩子说:“爸爸,我妈妈是不是这个样子?”父亲说:“…  相似文献   

11.
儿子从幼儿园跨入小学,我最注重的是孩子的情感体验,经常问他:“老师喜欢谁?”他会扬起小脑袋不假思索地说:“我!”但时间长了,情况就有了一些变化。有一次,我从学校接出儿子,一路上我们边走边谈。我问:“今天班里发生了有趣的事吗?”儿子嘟囔着:“没什么有趣的事,今天老师批评我们了!”“为什么呀?”“忘了。老师叽里呱啦说了那么长时间,我一句也没记住,真烦人!”“你喜欢老师吗?”“不喜欢!”儿子和老师闹别扭了!我没有急着和孩子争辩,我说:“小杰,你记不记得你上幼儿园时,不小心尿湿裤子,是老师找来干净的裤子帮你换上,并把尿湿的裤子洗…  相似文献   

12.
妈妈问我     
有一天,妈妈开完家长会回来,问我:“方禹,老师说在你们班发现有男女同学之间传纸条,你传吗?”“没有!”我肯定地说。妈妈说:“老师说传纸条的内容都是:‘我喜欢你!’‘我想跟你好,可以吗?’‘我告诉你一个小秘密……’之类的话,你怎么看这件事?”我说:“同学之间互相喜欢是正常的。”“那你喜欢谁?”妈妈亲切地问。我不好意思地说:“我喜欢我班的××、××。”妈妈问:“你为什么喜欢她们?”我说:“她们学习好,长得漂亮。”妈妈高兴地说:“呀!我儿子长大了,知道喜欢别人了。知道喜欢别人的优点,是向他人学习的开始。”妈妈又问:“那你喜欢男…  相似文献   

13.
幽默快餐     
互不守约“你不是答应过我你要学好吗?”父亲问。“答应过,爸爸。”“我不是说过,你不守规矩我就揍你吗?”“是的,爸爸。可是我没有守约,你也可以不守约呀!”幽默快餐·老师“:这是一幅地图,谁能找到美洲?”约翰走到地图前指出了美洲的位置。老师“:现在告诉我,孩子们,是谁发现  相似文献   

14.
6岁的昕昕原来在家里很不听话,是个平时娇惯了的“小公主”,令父母头疼;在幼儿园,却又胆小怕事,老师常常鼓励她要勇敢点。一天早上,爷爷在做早操,站在一旁的昕昕说:“爷爷做操不好,看我的!”于是她示范给爷爷看,操做得倒是挺漂亮。爷爷问她:“做得好!哪儿学的?”“幼儿园老师教的。”受到赞许,昕昕得意了。老师教的东西,她愿听、愿学,也喜欢教给别人。爷爷灵机一动:“那么你在家里做爷爷的体育老师,教爷爷做操,好吗?”“我还会跳舞、画画呢。”“那么也教爷爷吧。”“爷爷,我教你,你不教我吗?”“爷爷教你什么呢?教识字、计数,好吗?”  相似文献   

15.
为了让女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暑假里我经常带孩子上幼儿园玩,让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了解幼儿园的生活,熟悉幼儿园里的老师。在我的熏陶之下,孩子对幼儿园非常向往,经常问:“妈妈,幼儿园什么时候开学?”每当此时,我总为我的做法感到得意洋洋。有一天,突然朋友问我:“你女儿不想上幼儿园了?”“谁说的?”“我刚才问她的。她说:‘宝宝不想上幼儿园。’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不听话、不吃饭的小朋友幼儿园老师是不喜欢的。我就不去!’”我听后惊呆了。这不是我平时对女儿说的吗?没想到女儿小小年纪还记得挺牢的。朋友继续问女儿:“你是听话…  相似文献   

16.
童稚趣语     
爱提问的孩子儿子:爸爸,你说过,你最喜欢爱提问的孩子,是吗?爸爸:对呀,学要多问嘛!儿子:好呀!我提个问题好吗?爸爸:好孩子,你大胆提吧!儿子:你刚买回的香蕉什么时候吃?  相似文献   

17.
“拼插”     
儿子拼塑料花片时总是很用劲,我问他:“为什么那么用力呀?”他答:“不是拼插吗?我  相似文献   

18.
“红,是什么样子的?”一位盲童问他的母亲。母亲说:“你感受过火吗?火是红的。”“那红一定很烫呀!”“老师给你讲过太阳吗?太阳是红的。”“那红一定可以给人们光明了?”“我们身体里的血也是红的。”“那红一定是流动的。”盲童兴奋极了:“我知道啦,红是烫的,是发光的,是流动的!”一位盲童,什么也看不见,但他“看到了”我们没有看到的“红”。他对“红”的感悟是那么真切,那么形象,那么丰富!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这位盲童的母亲,可能是出于无奈,才不得已从多方面、多角度“旁敲侧击”,启发孩子去理解、感悟“红”;而孩子却从这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9.
这是我4岁上幼儿园时的事。一天,当我走进幼儿园,要上课时,发现我的椅子不见了。老师问我:“椅子到哪儿去了?”我立刻回答:“我不知道。”老师接着说:“难道椅子还能长出‘翅膀’来吗?”老师的这一句话,惹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这种笑声让我觉得很没面子,于是我赶忙说:“不是呀,是蚂蚁搬走了。”“蚂蚁有那么大的力吗?”老师问。我眼珠一转,响亮地回答:“哈哈,老师不是说过‘团结力量大’吗?蚂蚁就是团结起来,才搬走我的椅子的。”老师无可奈何地走出教室找椅子,我也跟着出去。老师往门口一站,向左一看,就看到了我的椅子。她气呼呼地指着椅子…  相似文献   

20.
正宝宝长大后,好奇心爆发,从早到晚追着问"为什么",有些问题不是随口就能答上来的;还有些问题,你甚至不知道用何种恰当的方式来回答。当孩子问出无穷的为什么,你想好该如何应对了吗?为什么孩子会有那么多的问题?你有没有被孩子问烦过?这熊孩子哪里找来这么多问题呀!是的,孩子就是有很多、很多、很多问题,我们称之为"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世事洞明皆学问,能提出问题,说明孩子在观察,在思考,在联想。太多问题他还想不明白,于是就去问父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