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清明节又要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我的父亲。家父于一九一二年农历二月初二诞生,一九八五年农历五月十一逝世。屈指一算,今年父亲的诞辰是一百零二周年,逝世是二十九周年。清明过后,他老人家的忌日也快到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父亲的音容笑貌时而出现在梦中,那些深深印在脑海中的事儿又浮现出来。拒贪教子。那是土地改革时期,我的大哥刚好十八岁,是村上的一名民兵干部。一天晚上,他扛着一箩筐稻谷回家,刚进家门,  相似文献   

2.
我父亲宋我真,1898年生,1961年逝世。去年是他诞生90周年,后年又将是他逝世30周年。我无限怀念我的父亲,这不仅因为他是我的父亲,更由于他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育工作者。我怀念父亲,也不仅因为他为振兴中华、建设祖国培育了大批人才,最难忘的是他几十年来,为了理想和事业,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艰苦奋斗,终于在共产党领导下,使自己成为一  相似文献   

3.
我的父亲杨贤江逝世已经整整五十年了。他离开我是这样的早,竟没有来得及在我的记忆中留下印象。但是,几十年来,他却一直活在我的心里。从童年时期起,我从母亲的思念中就开始知道了父亲;少年时期,我从父母朋友的回忆中又听说了父亲,并把他同“共产党员”这个陌生而又亲切的称号联结起来;青年时期,我反复诵读着革命老前辈们在父亲逝世十八周年时所写的纪念文  相似文献   

4.
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将举办纳兰性德逝世310周年纪念活动1995年是清代著名满族诗人纳兰性德逝世310周年(农历五月三十9)暨诞辰340周年(农历腊月十二日)纪念。10多年来,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在各地师友的支持下,组织广大会员在承德民族师专学报上发表了...  相似文献   

5.
作家孙犁先生逝世9周年之际,三联书店推出孙犁的女儿孙晓玲回忆文章结集《布衣:我的父亲孙犁》,并在北京举行孙犁逝世9周年纪念会暨《布衣:我的父亲孙犁》出版座谈会。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将自己称为得到过孙犁先生恩泽的文学后辈,来追忆孙犁先生,感慨老人一生淡泊名利、自寻寂寞,孤傲与谦逊并存,如同他的文章清新秀丽与冷峻睿智并存,她认为孙晓玲的这本回忆集让人们在小处看到了一位文学大家既隐忍又热烈,既清高独立又对家人朋友、  相似文献   

6.
邹韬奋,原名邹恩润,逝世于1944年7月24日,距今已整45周年了。我自幼和他熟识。他的音容形貌至今犹在我的脑海中,不能忘怀。韬奋是我父亲黄炎培的学生,呼我父为先生。但他并未就读于我父而是由于他们怀着同  相似文献   

7.
2000年7月2日是俞敏先生逝世5周年的日子。为了纪念这一天,想写一点儿关于先生的事情。带着这个目的,我访问了师母。师母向我讲述了关于先生的鲜为人知的身世和经历。我当时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地记录下师母的话。回家后稍加整理,写成了这篇传略。此文寄托了弟子对老师的深深怀念,同时更饱含着师母对先生的无限眷恋。 先生祖籍在浙江绍兴山阴县桃李村,从曾祖父开始迁居天津。1916年11月2日(农历十月初七)先生出生在天津。先生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天津度过的。 先生的父亲俞人麟先生最初在天津铁路工作,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相似文献   

8.
钟义见 《教育》2010,(12):47-48
“早在2004年,父亲就说这是他最后一次进西藏,但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时他坐进了开往拉萨的火车,今年昌都解放60周年,父亲又应邀来西藏。他对我说,这次真的是最后一次进藏了。可是,他又想着要参加明年的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庆。  相似文献   

9.
石文静 《中国教师》2012,(6):51-53,80
<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者是鲁迅的侄女周晔,写于鲁迅逝世九周年(1945年)。鲁迅逝世那年周晔才十岁。这篇回忆性文章是从亲人的角度,尤其是幼亲的角度来写的,既独特又真实。文章文笔朴素,感情真挚,没有夸张、没有拔高,比较符合她这个年龄的感受和领悟。文章一面世即受到好评,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的时间也比较早,  相似文献   

10.
父亲是木匠,一段时间,我曾跟着父亲做学徒。一天,父亲要我在一堆木头中,选一段上好的木料做桌面。我认真地挑选着,最后,挑出了一段又大又直的木头。父亲走过来,用斧头在我选出的那段木头上敲了敲,然后说":这哪是什么上好的木料,这分明是一段空心木头。""空心木头?你怎么知道这是空心木头?"我  相似文献   

11.
《我的父亲遵循爱的法则为人处事》是爱德华·艾斯特林·卡明斯为自己父亲的逝世创作的一首诗歌,全诗感情真挚,震憾心灵.本文通过分析上帝的爱和卡明斯父亲的爱透视卡明斯对爱的理解,进而揭示全诗的主题:爱是他的整个人生并凌驾一切.  相似文献   

12.
今年5月7日,是我的恩师、齐白石艺术研究会的老会长、著名书画家齐良迟先生逝世10周年的日子。每当恩师的祭日,我都会久久地坐在他的遗像前,缅怀老人家对我的厚爱与恩情。齐良迟先生是我国艺术大师齐白石老人的第四子,1921年11月19日出生于湖南湘潭,其出生之时父亲已经58岁,因为来到这个世界太迟了,白石老人便为他起名为  相似文献   

13.
挨打的记忆     
正算到现在,我的父亲有二十四五年没有和我说过一句话了。可是我,却在二十五年间,总是想念我的父亲,想起我小的时候父亲对我的训骂和痛打。好像,每每想起我的父亲,都是从他对我的痛打开始的。能记得的第一次痛打是我七八岁的当儿,读小学。那时候,每年的春节之前,父亲都会找熟人到乡村信用社,把千方百计存下几  相似文献   

14.
正1935年,父亲高二适离开了家乡。那年我9岁,父亲32岁。他是应陈树人先生之聘,到南京去工作的。陈先生是国民党元老,也是岭南派著名画家,常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并征求题画诗,父亲屡屡应征入选,颇为陈先生赏识。陈先生时任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负责人,邀请父亲去工作,父亲同意了。聘书寄达时,已是农历年底,父亲是在旧俗"送灶日"(农历十二月廿四日)那天启程的。正是游子们归乡和思乡的日子,父亲却离开家乡成  相似文献   

15.
一我是家里的老四。我的生日是农历八月十四日,而父亲的生日则是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我仿佛是上天特意赐给父亲的一件礼物。“瞧,我们的儿子!瞧,他睡得多香!瞧,他多好看,多可爱呀!”父亲把我抱到母亲的身边,特别兴奋地说着话,没完没了地说着话。父亲显然是太高兴了。在我满周岁时,父亲特意带着母亲和我从矿区回到故乡,为我置办盛大的酒席。酒席上,父亲醉了。二很早我就学会了走路,为此家人很高兴,甚至有点为此而骄傲。也很早,病魔就缠住了我,令我丧失了走路的权利,令母亲流泪。那时我还太小,并不明白母亲为何流泪,也不明白走路对我意味着…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马寅初先生诞生一百二十周年和逝世十二周年。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经济学家,也是我国现代史上一位传奇式人物。 马老第一奇:六马齐备 马老的家乡人把马老敬称为“四奇”寿星,确是名副其实,马老诞生于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农历五月初九,按天干地支纪时来说,十二地支中的“午”属马,光绪八年为壬“午”年,五月  相似文献   

17.
我的父亲     
张杰 《山东教育》2014,(1):116-116
今日算来父亲已经去世一周年了.想起去世的父亲我泪满衣衫,心里如冰水一般漫过.失去至亲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痛.只有我能深切地感受到,我任凭泪水肆意横流,不顾一切地书写父亲艰辛而又勤劳的一生.来祭奠父亲的在天之灵。  相似文献   

18.
父亲的教导     
2004年秋天,这年的农历10月10日,是我永远铭记心田的日子。那天,我的父亲离开了他无限深爱着的亲人和那口祖辈居住的老屋。我哽咽、哭泣,悲恨交集。  相似文献   

19.
董大中自传     
我于一九三五年农历正月二十八日,生在万泉县前小淮村(今属万荣县)。祖父是清朝秀才,一生教书为业,抗战前办过一所私学。一九四四年农历腊月,祖父、父亲相继病故,从此我靠着个人的努力,摸索人生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正我比年少时更需要一个父亲。他住在我隔壁,夜里我听他打呼噜,很费劲地喘气。看他弓腰推门进来,一脸皱纹,眼皮耷拉,张开剩下两颗牙齿的嘴,对我说话。我们在一张餐桌上吃饭,他坐上席,我在他旁边,看着他颤巍巍伸出一只青筋暴露的手,已经抓不住什么,又抖抖地勉力去抓。听他咳嗽,大口喘气—这就是数年之后的我自己。一个父亲,把全部的老年展示给儿子,一如我把整个童年、青年带回到他眼前。可是,我没有这样一个老父亲。留下五个儿女的父亲,在五条回家的路上。一到夜晚,村庄的五个方向都有你的脚步声,狗都不认识你了。五个儿女分别出去开门,看见不同的月色星空。他们早已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