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湘西为题材的影视业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加,民众更加追求"新奇、神秘"的异质文化,以获取精神上的满足和体验,而湘西民族地区由于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而备受青睐,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较快,取得了极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这其中与以"湘西题材"为题材的影视业促销和推广分不开的。仅就"湘西题材"影视业发展对湘西旅游业的影响及其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民族文化作为本民族发展和传承的主体和原动力,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方式所进行改变的。呼伦贝尔地区作为草原游牧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对于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该三个少数民族简称为"三少"民族,因为其以狩猎为主要的生活习俗,民族语言在现代化的生活教逐渐退化,所以其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与现代高等教育进行充分的结合,保证以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文化为基础从校园范围内推广和传播"三少"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刻内涵和艺术神秘性。下面,我们以呼伦贝尔学院作为"三少"民族音乐文化走入校园高等教育的例子,从民族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三少"民族音乐如何在当前的高校教育教学现状中与音乐艺术相关教育课程进行融合。  相似文献   

3.
广西在"一带一路"中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以广西民族文化作为基础和桥梁,发挥其作用:输出以广西民族文化为先导的文化产品,开发以广西民族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业,构建以广西民族文化为核心的节庆平台,从而促进广西与我国其他地区、广西与他国之间、我国与他国之间的民心相通,推进"一带一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化自觉"是指知识阶层对其民族文化的"自知之明"和创造性发展.近代中国"文化自觉"的产生和发展,历经戊戌维新时期、辛亥革命前十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等四个阶段.它以追求文化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也就是民族的科学的民主的大众的文化为内涵.上升到世界历史高度,充分重视文化对于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自觉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是近代"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和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5.
越是民族的、越是有特色的事物,就越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我校审时度势,确定以"满族特色"打造校园文化,并对其进行六年规划。规划目标以创建民族教育品牌为目标,以挖掘、保护、发展、创新为宗旨,以打造"满族特色校园文化"、推动学校持续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将满族文化引进校园、  相似文献   

6.
《文化生活》全书共分"文化与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和"发展先进文化"四个单元,其逻辑顺序是:先从一般意义上以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为起点,进而介绍了文化的多样性、继承性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再从个性方面阐述了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最后以发展先进文化为全书的落脚点。第  相似文献   

7.
"和"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凝成了和睦、和谐、和平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也成为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构建以"和"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环境,将"和"文化融入学科教学,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很好的民族文化育人之路。通过民族文化教育,能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育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族文化焦虑"对于新疆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关系重大,它不仅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文化生态平衡、文化多样性的维持,还关系到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科学推进。研究以焦虑、文化焦虑、民族文化焦虑的相关问题与关系为视角,多方位、多角度辨析文化焦虑产生的缘由及其对双语教育产生的影响,试图挖掘、厘清影响双语教育科学发展的障碍因素,以期为排解障碍提供导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中国的产业发展中,旅游业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在三江侗族自治县,随着以侗族文化为特色的民族旅游业得到发展,当地政府认识到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侗族文化变成了"民族文化的象征"。但在文化保护活动中,本地人口占少数的汉族文化没有引起重视。文章以侗族与客家妇女做的布鞋和绣花鞋为例,考察以被他者表达的民族文化和不被重视的两个不同民族的同样的物质文化的变化,以及对周围引起的相对应的变化和这些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为服务和促进广西文化强区建设,弘扬广西精神,发掘和传播广西优秀民族文化,本刊增设"广西少数民族研究"栏目。该栏目以广西世居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包括:民族历史、民族语言、民族文化、民族教育、民族政策、民族经济、民族艺术等,旨在展示广西民族风情、探究民族历史,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构筑和谐广西。本刊现向国内外广大教授、博士副教授征集该栏目优秀稿件,希望  相似文献   

11.
贺州土瑶族民间文化多姿多彩,其服饰具有的文化艺术特征,体现在宗教色彩、民族特色、人文精神和研究价值等方面。但是,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贺州土瑶族服饰受到地理环境改变、民族特色消失、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等的影响,需要不断接受新文明的挑战,创新自己的民族特色服饰和文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出现了濒危问题。语言的濒危,引起了民族文化的消失,破坏着文化生态的多样性,给人类文明带来了挑战。为保护和发展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各国政府和人民以及语言工作者,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像保护自然生态一样保护各民族语言和文化生态,造就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出台有效、积极的政策,创造合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以保持或扩大语言的使用范围是解决语言濒危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西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及研究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审视西部传统体育文化之现状,认为其文化资源在历史演进中逐步流失,在新环境下开始衰退,遭受中西文化交融的迁移,受到现代体育运动的冲击,因政策不力、法制不健全、经济落后而困惑,更缺少科学理论体系.西部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建西部传统体育文化势在必行.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社会调查分析,向世人展示西部传统体育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振兴西部民族传统体育之措施,为西部传统体育文体的重建与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旅游情景下的族群认同是一个动态多维度的结构体系,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文化环境与内部族群认同成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文章通过搭建旅游情景下的族群认同测定模型解析这一动态系统。研究发现:旅游情景下的族群文化变迁是影响族群认同的重要考量因素,外来文化交互作用于本土族群文化在旅游社区中形成的旅游文化在族群认同变化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以大理双廊旅游发展中族群认同状况的实证调查为例,发现急速发展的旅游业正通过经济、文化的形式改变着本土族群的社会、文化的发展,进而影响着当地居民的价值观与族群认同。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关键的领导人之一,立足于实际工作对经济、政治、文化都做出了深刻的理论阐述和实践探索。他初步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经济方面坚持实事求是,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重视科技和环境;政治方面探索民主政治建设,关心民族问题;文化方面关心文艺和文化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在历史演进中创造、积累、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民族民间文化是支撑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原生动力。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对民族民间文化造成了冲击和排挤。因此,必须培养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才,以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与活力。通过对现有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提出必须要整合各方力量,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突出各级各类学校在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民族认同和社会需要为目标。构建政府主导、家庭启蒙、中小学灌输、高校教育提升、社会接纳五位一体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广西边境地区的壮族农商文化,是壮族人民长期生活在边界这个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形成的民俗文化。这种文化传统体现了边民生产和生活的习惯,是边民主要的经济文化类型。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存在着独特的习惯和禁忌,需取其精华传承下来,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南美拉祜族自治乡神秘的拉祜族文化,壮观的野生古茶园群落为开发对象,论证开发南美乡拉祜族文化生态村旅游的意义,提出建立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原则及开展文化生态旅游的策略,实现保护地方民族文化、自然生态环境和发展地方经济的双赢,达到南美脱贫致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时代经济文化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只有加速民族文化的自身建设,才能保持自身的主体地位。民族文化信息资料库的建立,在丰富馆藏、培养民族文化人才、保存民族文化财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以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对民族文化加以保存和传播,势必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民族的原始宗教,在历史上都和本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民俗习惯密切联系,对本民族的心理特质、社会意识、行为规范的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全面了解民族历史、了解民族宗教,将是发展民族经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本文详细阐述了云南白族本主文化的发展、特征及其文化体系,由此展现了本主文化对白族社会的深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