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洪俊雄 《精武》2012,(13):93-94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对当前我国大学生体育竞赛中各种负面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找出导致其产生负面影响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体育竞赛负面影响产生的主要原因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举国体制"的负面影响在大学生体育竞赛中的延伸;(2)政策缺失;(3)大学生体育竞赛制度不完善。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群众体育运动竞赛对参与者行为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育竞赛是促进体育教育目的实现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参与体育竞赛的角色不同,参与体育竞赛而形成的广泛稳定的人际交流,校际间校园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及在体育竞赛过程中表现出日常学习、生活的团队精神,均有助于大学生体育行为思想、道德规范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养成。  相似文献   

3.
终身体育视域下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终身体育视域下我国高校课余体育竞赛进行分析,认为通过对我国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手段、内容设置、竞赛形式等进行改革,可有效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大学生体育竞赛负面影响的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学生体育竞赛的举办日益增多,大学生体育竞赛中的负面影响也越发明显。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体育竞赛的开展情况进行调研,调查当前大学生体育竞赛中存在的负面影响,对负面影响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归纳总结,为今后大学生体育竞赛的良性发展,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及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学生体育竞赛现状与改革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体育竞赛的运作和管理模式与以往迥然不同,赛事的成功举办取决于创新的理念、优化的机构和良好的融资机制。我国大学生体育竞赛体制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竞赛市场薄弱。借鉴体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依据市场经济和体育产业的发展规律,提出对我国大学生体育竞赛体制进行改革的对策;大学生体育竞赛要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和管理;建立完善的融资机制和系列的法规政策。  相似文献   

6.
试析中、美大学校际体育竞赛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年来,美国把学校作为发展竞技体育的重要基地之一。学校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不仅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世界级优秀运动员,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与体育科研的发展。分析美国大学体育竞赛的现状,借鉴其成功的经验,无疑对我国大学校际体育竞赛制度的改革大有稗益。一、美国大学校际体育竞赛现状分析1. 校际体育竞赛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大学校际体育竞赛开展已有100多年了。目前,全国各级大学体育竞赛主要在全美大学生体育协会及其下属的地区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的领导与管理下进行。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把大学校际体育竞…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比较法来研究中美大学生体育竞赛状况,为我国高校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大学生运动竞赛主要是在全国大学校际运动竞赛联合会(NCAA)的框架内开展活动的,确立了符合美国民族价值观的指导理念,建立了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NCCA的商业化资金筹措方式、丰富而广泛的体育竞赛活动、管理与竞赛活动等方面信息资料的网络共享、为国家培养高水平后备体育人才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我国学生体育竞赛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和深化、课余训练体系的不断完善,学生体育竞赛工作也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学生体育竞赛除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外,基本上是由大学生体育协会各单项分会组织的。每年要举办十多个项次的单项比赛,约有四千左右人次学生运动员参加。全国性的中学生体育竞赛主要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主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问等方法对贵州高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竞赛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当前贵州高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竞赛有了全面的了解,在分析贵州高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竞赛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和建议。为贵州高校学校体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苏北、苏南、南京地区随机抽取16所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对体育竞赛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高职院校体育竞赛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训练竞赛经费不足、人力资源匮乏、赛事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根据体育竞赛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议是:多途径吸纳训练竞赛经费、建立江苏省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协会、打造高职院校体育赛事品牌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广东省高校校园体育竞赛的发展现状,根据参与对象不够广泛、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校园体育竞赛改革的思路,即积极改善校园体育竞赛模式,利用体育竞赛结果上所存在的悬念,激发大学生参与兴趣,调动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提升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魏磊 《体育科研》2014,(6):78-81
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以上海市学校体育竞赛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竞赛进行分析,研究认为:(1)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是指在学校范畴内学生参加的体育竞赛活动,按照组织单位可以分为校际体育竞赛、校内体育竞赛、学生自发组织的体育竞赛;(2)我国学校体育竞赛目前存在着竞赛及参与人数少、与体育教学相脱节、竞赛文化不浓厚等问题;(3)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向不明以及安全顾虑等是影响其开展的主要原因;(4)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引导、丰富竞赛项目、完善评价制度、加强学校体育竞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魏磊 《体育科研》2016,(1):78-81
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以上海市学校体育竞赛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竞赛进行分析,研究认为:(1)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是指在学校范畴内学生参加的体育竞赛活动,按照组织单位可以分为校际体育竞赛、校内体育竞赛、学生自发组织的体育竞赛;(2)我国学校体育竞赛目前存在着竞赛及参与人数少、与体育教学相脱节、竞赛文化不浓厚等问题;(3)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向不明以及安全顾虑等是影响其开展的主要原因;(4)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引导、丰富竞赛项目、完善评价制度、加强学校体育竞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魏磊 《体育科研》2016,(2):78-81
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以上海市学校体育竞赛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竞赛进行分析,研究认为:(1)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是指在学校范畴内学生参加的体育竞赛活动,按照组织单位可以分为校际体育竞赛、校内体育竞赛、学生自发组织的体育竞赛;(2)我国学校体育竞赛目前存在着竞赛及参与人数少、与体育教学相脱节、竞赛文化不浓厚等问题;(3)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向不明以及安全顾虑等是影响其开展的主要原因;(4)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引导、丰富竞赛项目、完善评价制度、加强学校体育竞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采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武汉工程大学流芳校区体育竞赛的比赛项目设置、赛事组织管理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找出了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新校区具体实际,从健全体育竞赛管理机制、继承体育传统、培养新体育赛事品牌、加强大学生体育社团建设和体育比赛保障等角度,探讨了高校新建校区开展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普通大学生课余体育竞赛改革与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逻辑等方法,对我国普通大学生课余体育竞赛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总结和借鉴国外普通大学生课余体育竞赛运作方式的基础上,从组织、项目、时间、评价、空间、经费方面提出了改革与发展的路径,即:建立课余体育竞赛的管理机构,实行办赛主体社团化;竞赛项目多样化和层次化;竞赛项目的时间安排离散化;各项竞赛成绩相互关联,评价机制周期化;竞赛空间区域化,经费补偿市场化.  相似文献   

17.
体育竞赛是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意志品质、社交能力乃至情绪的发泄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大学体育竞赛的若干异化现象及其文化背景,并期望通过诸多举措实现大学体育竞赛价值的回归。  相似文献   

18.
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出现在商业活动中,在体育竞赛中也有明显体现,可以视为一种不正当体育竞赛行为,如种族歧视、服用兴奋剂、比赛造假以及体育竞赛腐败等现象在南非竞技场上屡屡出现.对此,南非通过各种法律途径予以规制,包括完善国内立法、签订国际条约、成立专门机构等等,为营造公平合理的体育竞赛环境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9.
运用调查法对天津市部分高校校内体育竞赛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当前高校开展的校内体育竞赛无论从形式、数量还是内容上,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竞赛需求。根据现状提出改变观念、竞技与娱乐相结合以及体育课与校内体育竞赛结合等对策,以促进天津市高校校内体育竞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何毅萍 《精武》2013,(23):137-138
研究表明,近几年大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学生体质是高校体育面临的主要任务。文章通过文献研究,蛄合自身经验,剖析体育竞赛的内容和形式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作用,指出体育竞赛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们养成健JIL的体育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