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冉 《时代教育》2013,(9):137+139
本文从汉维动物词语的象征意义、汉维家畜的名称两个方面对汉维动物词语进行对比,从中展示汉维民族各自丰富独特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不同两个民族之间的熟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反映出本民族的文化特点。由于汉维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的熟语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以维汉熟语为研究对象,了解汉维熟语之间的差异所反映出的不同的民族文化内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动物词汇的有关隐喻在汉维两种语言中的异同进行分析。在汉维两种语言中,有不少与动物词汇有关的隐喻,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大差别。这不仅反映动物词汇所表示的隐喻意义与文化的共同关系,同时也反映了它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地位,反映了文化、隐喻及语言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谚语直接反映的是人们的生产、生活经验,不仅能说明事物,还能表达说者对该事物或事理的主观评价、态度和情感色彩.当汉维民族在人类历史上作为一种在语言、居住地域、经济生活、心理状态上稳定的共同体出现时,两种语言就打上了民族的烙印,成为汉维民族文化最典型的表征,而两种语言通过修辞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征,它积淀了汉维民族文化的精神.论文通过大量谚语来对比汉维两个民族所体现的文化镜像.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民族语言中负载着民族文化。汉维语比喻辞格中反映出汉维两个民族文化上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以动物词语为例,通过比较其在汉维语言中的使用情况,从而揭示了汉维两种文化在动物词语上留下的历史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7.
汉维动物词汇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它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差异显著.这些差异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呈现出一定的模式即包括动物相同,文化内涵完全相反;动物相同,文化内涵一语独有;动物不同,文化内涵相同;动物相同,文化内涵部分相同;动物相同,文化内涵基本相同等五种类型.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对促进汉维教学和跨文化交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笔者对"手"的有关隐喻在汉维两种语言中的异同进行分析.在汉维两种语言中,有不少与"手"有关的隐喻,它们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很大差别.这不仅反映了"手"这一人类最重要的器官所表示的隐喻意义与文化的共同关系,同时也反映了它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地位,反映了文化、隐喻及语言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语言的土壤,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促进语言的发展与完善,影响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不同的语言要素反映着不同的文化属性,寓示着不同民族文化心理和不同的文化世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映像。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等的不同,各种动物在不同的语言里也褒贬不一,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心态。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成语中记载的动物文化现象为出发点,研究汉泰民族文化的异同,从而有利于了解两种民族的社会文化和心理文化,有利于跨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0.
韩丹 《林区教学》2014,(9):74-75
不同的语言代表着不同的文化,渗透的是不同的民族心态,也因此产生了许许多多为本民族所独有的"文化世界图景"。俄汉语中表动物的名词的文化世界图景与俄汉两个民族的语言、宗教、历史、民俗等因素密切相关。基于此,以蛇、狗、羊、熊等为典型动物形象,以俄汉语中有关动物的传说、神话、文学作品、成语、谚语为主要素材,分析俄汉语中表动物的名词所反映的文化世界图景的民族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1.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与动物频繁接触。因此在人类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反映动物名称的词。它们形象、生动、直观,大大地丰富了人类语言。一方面,由于英汉文化的相通性和思维方式的相似性,对同一动物词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喻义;另一方面,由于英汉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及民族文化的个性,对同一动物会产生不同的联想,使同一动物词具有不同的内涵意义;有时,英汉语会用不同的动物词表示相同的意义。因此,分析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于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任何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在语言这一大千世界里,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值得人们探讨和研究。其中之一就是语言与动物的不解之缘。许多动物的名称,除了代表动物本身外,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由于汉英两个民族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形成了独特的动物文化。笔者在平日的读书中积累了一些汉英语言中关于动物文化的有趣例子,现与读者朋友共享。1.狗和dog在汉民族传统心理中,狗是一种下贱的动物,常用来比喻卑鄙丑恶的人,引起“卑贱、恶劣”等联想,如“狗头军师”专指在背后出坏主意的人;“…  相似文献   

13.
在英汉成语中有大量含有动物形象的成语.这些动物形象往往具有固定的喻义。英汉成语中动物喻义的对应关系大致可分为四类:完全对应,部分对应,完全不对应和无法对应。同一种动物在英汉成语中喻义相同,是由于人们对这种动物产生的直观感受相同;喻义不同,则是由民族心理、传统习俗和成语典故引起的。英汉成语中动物喻义的对比,反映了两种语言间的共性和个性,进而反映出两种文化间的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14.
拟声词在汉维两种语言中都是十分发达、富有形象色彩的一类词,使用范围广。摹拟声音出神入化,增强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但一直以来,对汉维拟声词的研究众说纷纭,两种语言在对拟声词的研究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5.
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有大量动物词语,每种语言表述背后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出不同民族对动物相同或不同的情感态度。本文就动物词语表述的语义进行结构分析,探讨其特点,进一步挖掘动物词语形成的规律,通过对汉英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共同点和差异的剖析,指出汉英语言中动物词语语义形成的基础、两种语言在运用动物词语进行语义表达时的对等性、特点以及这些包含动物的词语所蕴涵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汉族和维吾尔族都是喜爱饮茶的民族,各自独特的茶文化展现出两个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独特的文化内涵。本文对"茶"一词在汉维两种语言中的文化透射现象进行了初步比较探析,以便学习者更深入的了解汉、维茶文化异同,促进语言学习。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中有许多动物的形象成为人类思想和观念的主观反映和表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历史环境和宗教信仰。因此,不同的民族表示同一个动物形象的语言符号也可能引起不同的情感想象,动物形象中注入了不同民族的思想和审美观。在本文中,我们利用有动物形象的成语、俗语、谚语,使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来分析中俄两国文学作品中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8.
汉维族共同参与缔造了中华文明,但却拥有不同的文化体系和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是历史主体内化了的社会实践方式,实践性是思维的本质特征,是一般的、抽象的,是对思维方法的抽象认识。笔者从两种语言词语内部联系的差异人手,包括汉维味觉词汇的构成、汉维动词语义分类的对比,揭示出两种语言所反映出的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汉民族整体、具象、主客不分的思维方式;维吾尔族静态抽象、机械、主客两分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9.
谚语是一个民族生产、生活经验和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的生动体现。文章试图从文化语言学的视角,对比分析在汉维谚语中的六畜所反映出来的两个民族间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20.
英汉谚语与民族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谚语是英汉民间文学艺苑中的两朵奇葩,它们不仅凝聚着民族的经验和智慧、表现了英汉民族创造语言财富的艺术才华,而且由于谚语依存于民族的社会生活,与民族的特定历史、生活习惯、信仰,自然环境等密切相关,因而英汉谚语还形象地反映了各自民族独特的文化。本文从宗教、动物、农业与航海、酒和龙凤文化几个方面对英汉谚语所反映的英汉民族文化作了比较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