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彩芬 《教育艺术》2000,(2):43-44,,48,
对朗读者来说,熟练地掌握朗读技巧是一项基本功。朗读时,凭借句中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变化来帮助表达意思和感情的调子叫语调,这是朗读的基本技巧。它主要包括停顿、重音、快慢、高低等几个方面。本文着重阐述停顿这一技巧在朗读中的具体运用。一停顿,是指朗读时有声语言进行中在词语之间、句子之间、段落层次之间的间歇。停顿的时间,大体可分为长时间停顿、较长时间停顿、稍长时间停顿、短时间停顿四种,可依次用符号“||||”、“|||”、“‖”、“|”表示。朗读时安排停顿,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生理上调节气息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在读句、读段、读篇的过程中,都要有一定的间歇,这个间歇就叫停顿。恰当地运用停顿,读的人可以从容不迫地把句子或段篇的意思表达清楚、正确;听的人可以边听边想,更好地理解句子或段篇的意思。这样朗读会收到表情达意的效果。怎么掌握好朗读中的停顿呢?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要掌握好三种停顿:句中停顿、句间停顿、段间停顿。句中停顿,要按句子的基本结构,也就是把句子中表示谁或什么的,做什么或怎么样的词、词组间适当停顿开。最初指导学生朗读时,让学生把词语或词组之间划上停顿符号“/”,朗读时指导学生在停顿符号处音断气不断,读得语气自然、连贯。句间停顿,每个句子后面的标点符号就是朗读时的停顿符  相似文献   

3.
朗读能提高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把学生带入教学所需要的情境中去。因而,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那么如何开展朗读教学呢?首先,加强朗读的停顿和连接的指导。停顿与连接是朗读最基本的技能,朗读教学就是要指导学生能在朗读中连到好处,停到妙处。在教学过程中,哪里停顿时间长些,哪里停顿时间短些,哪里连而无间,哪里接而不停,教师必须根据课文的需要做合理安排,并将停顿和连接结合的技巧传授给学生。比如为表达感情的需要,有时需要几个词或短语连接着读,如飞流直下;有时又要一字一顿,如斩钉截铁。无论是哪种,都要做到…  相似文献   

4.
<正>陈老师: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中朱熹提到:“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句话在朗读时该如何停顿?停顿的方法又有几种呢?浙江省湖州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管艳管老师:朗读时的停顿一般包括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语法停顿指朗读一个句子时,根据标点符号停顿以及按照句中的语法结构停顿,除了标点符号外,习惯上,  相似文献   

5.
朗读中的停顿指朗读时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的间歇。停顿一方面是生理上的需要:因为朗读时需要气息,气息有长有短,但总要换气;同时,停顿也是表达上的需要,它是划分语音段落、语言层次的重要手段。合理、正确的停顿既可以调节呼吸,又可以显示语法结构,使语意鲜明,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意思。因此,朗读中的停顿是必不可少的。而聋生在朗读中常会出现一字一顿、破词断句等停顿不当的现象,文章对30名聋生朗读现象进行了观察,并对各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6.
所谓停顿,就是说话时语音上的间歇。学习文言文,要求“能顺畅地朗读”,做到节奏合理,停顿正确。但不少同学不能达到这一要求,认为朗读停顿无规律可循。实则不然,文言文的朗读停顿是有规律的。这里结合课文介绍判断停顿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停顿是普通话朗读的一个重要要素,是影响普通话水平的原因之一。在普通话测试和培训当中应对停顿予以足够的重视,推动普通话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广西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细则》对停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朗读停顿评分的依据主要看是否造成肢解、误解和岐义。停顿是朗读的需要,反映出语言中词句的组合关系、语法的组织关系、语义间的逻辑关系及思想和心理变化的进程等因素,体现了朗读特有的节奏和韵律,与语音、语感、语流、语调等都有关系,是  相似文献   

8.
训练学生朗读能力之我见袁晓峰(深圳市南山区教师培训中心)谈及训练学生朗读能力,多数教师都会就停顿、重音等的指导侃侃而谈。然而,是什么因素决定了朗读的停顿、重音呢?朗读者在处理停顿、重音时的心理是处在怎样的状态呢?解决了这些问题,才挖掘出了朗读能力的内...  相似文献   

9.
文言句的朗读停顿问题在全国各地中考中从未间断过,可见这种题型的价值。这是因为停顿是理解、翻译的基础,对句子内容能正确理解,就能准确地标出朗读节奏(即停顿)。不少同学反映文言句子浩如烟海,一个句子一种停顿,难以掌握。其实只要我们“把握两个原则,遵循五个规律”,一般就能正确停顿好。  相似文献   

10.
三、语音停顿和语法结构 朗读需要有语法结构分析的基础。语法分析,一般要求理清语法结构层次,指明结构关系。朗读所说的语法分析基础,则要考虑停顿,通过停顿来把握语音结构层次,准确表达语义。停顿不同,语义也就不同。朗读,多数情况下是朗读者在表现他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但同时也带着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追求,把可视性的文字和可闻性的语音有机结合,以沟通作音和听众心灵的联系,实现作品的价值功能。因此,朗读中“语法分析如果只讲句法的、语义的静态分析,那还不完善;只有同步地  相似文献   

11.
不了解句子的结构,没有作语法停顿;不体会甸子的感情,没有做强调停顿;不懂得句子的韵律,没有做韵律性停顿;不了解词汇意义,没有作区分性停顿和变换性停顿等等,都会造成读破句。重视朗读,把挤占的朗读时间还给学生,是解决文言文朗读质量差的首要条件。另外,古今对比、短语成块也是划分句子顿连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语法停顿     
指朗读中根据标点符号所作的停顿。一般说顿号停顿最短促,逗号次之,分号比逗号长,比句号短,而节、段的停顿此句间的停顿长。但朗读时也不能受标点符号的限制,还得参考其它因素。时间的久暂也是相对而言的,到底多长才适宜,要根据  相似文献   

13.
有的同学在学习文言文时,把“其一犬坐于前”理解成“其中一只狗坐在(屠户)面前”,文中的“狼”变成了狗。究其原因,一是没理解文意,二是没能正确朗读。就朗读而言,文言文的朗读停顿是有规律可循的。这里结合课文谈谈文言文朗读停顿中应注意的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4.
朗读是研究二语口语韵律产出的突破口,是最简化的口语产出。停顿是口语的必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说话者在言语计划过程中的内部活动。错误的停顿或不合适的停顿会造成言语产出时语义上的歧义,从而阻碍听者的理解。通过对比英语本族语者和EFL学习者朗读同一篇英语故事的语料,从而对学习者的错误停顿位置进行定性分析。分析结果发现,EFL学习者朗读口语中的错误停顿位置主要集中在与that、what从句,句末报告短语等句法有关的错误停顿,与and、but功能连接词有关的意群内的错误停顿,与what引导宾语从句等语义上有关的错误停顿和与出于呼吸换气等生理有关的错误停顿。  相似文献   

15.
付英 《教书育人》2012,(18):136-137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2006修订版)规定原来的备考题型复合式听写改为必考题型。复合式听写的语篇材料一般约250词,共朗读三遍。第一遍用正常语速朗读全文,中间没有停顿;第二遍朗读时在每个单词空格后稍有停顿,供考生及时填写所缺单词,在听写句子念完后,有几分钟时间停顿,考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现在读到的文言文,一般都加了标点符号,显示了句末停顿以及部分句中停顿,这给我们诵读和理解带来极大的方便。可是,句中还有一些需要停顿的地方无法用标点符号标示,而这些地方恰恰是显示句子内部结构、确定朗读节奏的关键,朗读时要格外留意。  相似文献   

17.
考查文言语句停顿是检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而把握文言语句停顿乃学生的一大薄弱环节,学生根本不懂停顿的规律要点,朗读时多是“跟着感觉走”。其实,正确把握文言语句停顿,做到朗读时不读破句,注意以下几点即可。  相似文献   

18.
朗读是阅读的基本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要读出停顿、读出变化、读出画面。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听两位老师教学同文(《狼》)异构课,课堂设计都有各自的个性特色。两位老师都注重朗读及指导这个教学环节,一位老师出示指导朗读 PPT“请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给出例句“其一犬坐于前”“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另一位老师在这个环节给出同样的例句并“请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同样是指导学生朗读,实质是让学生在句子中用“∕”标出“节奏”“停顿”,为什么同样的教学环节一个用“节奏”,而另一个用“停顿”呢?  相似文献   

20.
言句中停顿与现代句中停顿是一脉相承的。分析几道1999年中考朗读题就可发现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