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俞洪波 《快乐阅读》2011,(18):42-42
语文对话教学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组合体,新的对话教学理念让师生在阅读教学中如沐春风。但由于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离"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互教互学",师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体""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的对话阅读要求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2.
要真正实现阅读对话,实现各对话主体(教师、学生、文本)在互动交往中的超越和创新,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阅读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创设生动、真实的沟通情境,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会学到富于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学生的情操才会真正得到陶冶,师生才能在真实的沟通情境中真正地平等对话,才能获得更大价值的生命超越和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互动”.是教师、学生凭借“教学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只有真正进行师生平等的、全方位的对话.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课堂互动教学.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理念下英语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学到多少。本文分析了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对话"的视角看如何构建有效的高中阅读课堂。作者强调阅读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对话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只有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平等沟通,才能实践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相似文献   

5.
<正>黄厚江老师认为阅读教学要三"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学会积累,在阅读中提高阅读素养。基于文本的阅读,应该包含两层意义上的对话:一是学生和文本主体间进行教学对话;二是学生与学生间的教学互动。显然,学生是阅读的直接执行者,而教师作为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主要通过课堂对话来促进学生和文本主体间的对话。语文的课堂营造的是一个共享、共融、共进的氛围。而良好氛围的营造最重要的前提是课堂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6.
板书是体现编者编排思路的"单元地图"、体现文本表达思路的"阅读导图"、彰显儿童内化理解的"思维导图",也是协调师生教学互动的"学习导图"。在小学阅读教学中重视板书设计,发挥其思维导图功能,不但可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帮助其把零散、繁多的知识结构化,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深入思考,真正实现师生与文本的对话。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明:"语文的阅读、写作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行为,其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和课本之间平等沟通对话的过程。"当前,语文教师的共同目标应是在与学生互动的学习过程中达到平等对话,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新的教学思想确定的新的教学模式应是一种师生间的积极合作、经验共享、沟通对话。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从课堂上的"领导者"变为"参与者",从"灌输"形式的教学变为"提示"形式的教学。教师要在课堂上起到参与、互动、指引、提升的作用,构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自身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互动研究的能力,得到深层次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为此,我们尝试推行“学进去、讲出来”课堂教学模式,积极营造“生进师退”的课堂生态。这要求课堂从“师生互动、师生对话”转变为“生本对话、生生对话”,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本对话”要求学生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是第一位;  相似文献   

9.
邵雪华 《现代语文》2006,(12):101-101
“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认识周围世界的途径之一。阅读教学要促进学生在自主自为的教学中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必须在积极互动的学习中不断地得到信息反馈,以及时修正错误的观点。因此,教师要善于构建互动的阅读课堂。一方面,要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通过交流实现师生间的教学互动,彼此补充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另一方面,要建立学生间的学习互动,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划分学习小组,使学生通过对话、沟通的方式,以个体间提出不同看法来刺激学生的反省思考,在交互质疑辩证的过程中,以各种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澄清疑虑,逐渐完成知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所谓平等对话,就是把本该属于孩子的课堂还给孩子,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只有实现了平等对话,语文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学生才能充分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他们在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空间里飞扬自我学习的热情,享受自我表现的喜悦,创造五彩缤纷的童年生活.  相似文献   

11.
张丽花 《教师》2013,(16):31-31
一般而言,语文课的着力点在阅读教学上。既然如此,如何打造一堂高效的阅读课堂呢?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地以"喋喋分析式"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理想的阅读课堂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乐学、乐思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质疑并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舒适情境的熏陶和师生积极的互动对话中,点燃学生智慧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倡导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单向度的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而是共同交流和促进的过程.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有“对话”意识,课堂师生对话应该成为教学过程中强而有力的推动力量.师生要转换教育观念,通过积极互动的课堂师生对话以培养师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中的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师生双方的互动,数学课堂没有了互动,也就没有了课堂教学的活动和师生的对话与沟通."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师生交往互动,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也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实现真正有效的师生互动交往,才能促进教学相长,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态度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沈安琴 《考试周刊》2010,(7):101-102
本节课是阅读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一些阅读技巧,兼顾听、说等能力的培养,并能根据所给场景编写对话。整个教学过程采用教师布置任务后,师生互动、学生个人活动、小组讨论、表演等形式组织教学,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作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新课程实施以后,课堂上教师已经逐渐改变了"满堂灌"的"独白式"教学,有意识地通过提问等方式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师生"课堂对话",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比以前活跃了.但笔者深入研究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师生间的"对话",却发现这些问题和"对话"多是一些近乎形式、机械的问答,基本谈不上是真正的对话,学生参与课堂也只是浅层的、表面的,没有真正触动学生的思  相似文献   

16.
刘虹 《学周刊C版》2020,(1):121-121
所谓自主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堂内外以独立的形式进行阅读活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核心是学生,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所以,首先教师要以身示范,与生同读,采用多种多样的阅读形式,让学生切实感受其中的乐趣.其次,既要注重阅读,又要培养兴趣,而且还要传授科学的学习技能;最后,营造探究氛围,体会阅读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是对传统语文教学反思的结果,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进步.这种"平等对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课堂上的师生间的问答,也不能以课堂上的活动的频繁、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为衡量标准,而是要师生共同参与、倾听、表达、探讨、沟通、评价、欣赏.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重要的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因为课堂上问题的最终解决是由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解决的.所以,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实施师生对话,才能真正打开心扉,彼此接纳.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学受课堂40分钟的时限,如果面面俱到,其效果往往是蜻蜓点水,那如何才能突出重点呢?以人教版语文课本中众多的叙事类课文为例,都可以通过创造戏剧化矛盾,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探究欲;而面对矛盾,学生的探究阅读才有明确的目标驱使与阅读期待。法国戏剧理论家布伦退尔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那么对教学来说,同样是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精彩的生成性课堂。教师应把课堂也当作个舞台,当作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冲  相似文献   

19.
课堂永远是师生互动与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创奇迹的空间,是点燃学生学习智慧的火把.在今天的课堂中,如何凸显有效的教学,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有"适时知进,适时知退"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给力助推者. 一、设计时,教师要适时知退 走进新课程已经几年,我们都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当我们在教学前设计时,大家都能写清我们教学的三维目标,如何在教学中操练,大家各有绝招.我们不断强调在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是三维目标中的能力目标,可是在课堂中我们的老师却把持着课堂,甚至课堂节奏的快慢也是事先预设好的.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由于学生在生活经历、学习兴趣,以及阅读习惯方面的差异,当前初中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外阅读量偏少、阅读能力不强的现象.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提高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值得每一位英语教师深入思考. 一、融洽师生关系,开放阅读课堂 在平时的英语阅读课堂中,师生之间应表现为一种朋友式的平等关系.教者应打破"师道尊严"的角色定位,要从教学的"神坛"上走下来,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群体中去,形成师生、生生"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