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现行高中化学教科书第三册(人教社2003版。下称新版教科书)中引入了△H(反应热),以致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因高中化学中所用的反应热△rHm的数据一般是指101kPa和298.15K时的数据,同时也考虑到高中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故新版教科书将△rHm(298.15K)简写为△H来表示。本文只是讨论反应热△H单位kJ/mol的意义以及教学处置。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的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反应热单位一直用“kJ”,而现行新版的高中化学教科书第三册(人教社2003版,下称新版教科书)中却改为“kJ/mol”,当然同样要求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H要与之相对应。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的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反应热单位一直用“kJ”,而现行新版的高中化学教科书第三册(人教社2003版,下称新版教科书)中却改为“kJ/mol”,当然同样要求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H要与之相对应。化学反应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人们用热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在旧教材中热化学方程式是这样表示的:C(固)+O_2(气)=CO_2(气)+393.5 kJ上式表示在101 kPa 和25℃的条件下,1 mol 固态碳和1 mol 氧气反应生成1 mol CO_2气体时放出393.5 kJ 的热量。这种表示方法的优点是写法直观,  相似文献   

4.
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它能使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更加广泛,既表示了物质的变化,又表示了能量的变化,与旧教材书写格式相比,不同的地方是在书写时使用了“分号”,用△H表示反应热,放热用“-”,吸热用“ ”,单位是kJ/mol,反应热△H等于生成物分子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bkJ/mol)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akJ/mol)之差的绝对值。  相似文献   

5.
一、一种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热化学方程式.如:H2(g) Cl2(g)=2HCl(g);△H=-184.6kJ/mol.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如下几点:1.需把反应热△H写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并用分号隔开.△H<0或△H为“-”时,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0,或△H为“ ”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2.需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用s表示,液态用1表示,气态g用表示.  相似文献   

6.
一、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解题思路:遵循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五点要求,①注明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不用“↑”和“↓”,不用写反应条件.②ΔH只能写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或下边,用“;”隔开.放热反应的ΔH为“-”,吸热反应的ΔH为“+”.ΔH单位为kJ·mol-1.③反应热(Δ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有关,若不注明则是指在25℃和101.325kPa时的数据.④化学计量数仅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小数.⑤化学计量数与ΔH相对应,若计量数加倍,ΔH也加倍.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例1】(2003年高考题)…  相似文献   

7.
盛国定  韩颖 《教学月刊》2003,(10):32-33
在化学反应中 ,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 ,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常以热量的形式表现出来。用来“表明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叫做热化学方程式”。[1]《高中化学第三册 (试验修订本·选修 )》教材中采用了1977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物理化学分会推荐的单位表示方法来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与1995年以前版本的高中化学教材相比 ,新教材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形式、吸放热的“ +”“ -”符号规定以及ΔH的量纲 (kJ·mol -1)表示法等都发生了变化。如旧教材中表示为 :2H2(气 ) +O2(气 )=2H2O(气 ) +483.6kJ在新教材中表示为 :2…  相似文献   

8.
一、考查对有关反应热概念的理解1.考点归纳. ①反应热的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能量,通常叫做反应热.反应热用“△H”表示,单位一般是“kJ/mol”. ②反应热与物质能量变化的关系:反应热△H的研究对象是反应体系,当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时,反应体系能量降低,为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9.
<正>一、考查反应热的大小比较要回归课本,理清概念,理解热化学方程式中系数的含义。牢记反应热、中和热和燃烧热的定义是解好这类问题的基础。例1已知:H+(aq)+OH+(aq)+OH-(aq)=H_2O(1)△H_1=-57.3 kJ·mol-(aq)=H_2O(1)△H_1=-57.3 kJ·mol(-1);1/2H_2SO_4(浓)+NaOH=1/2Na_2SO_4(aq)+H_2O(1)△H_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表示分子个数  相似文献   

10.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是高中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在高考考试中,不仅仅是考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还会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载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查. 1.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物理意义 例1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 (g) +O2 (g)==2H2O(1);△H==-571.6 kJ·mol-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相似文献   

11.
1.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本身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在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用△H表示,单位是kJ/mol,并规定放热反应的△H〈0,吸热反应的△H〉0。  相似文献   

12.
特别提示: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在高考中经常涉及的内容有: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或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比较反应热的大小等;根据化学键断裂吸热形成放热计算反应的△H这些都需要同学们熟练掌握,才能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3.
<正>一、反应热计算的途径1.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根据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或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可以把反应热当作"产物",计算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例1已知16g固体硫完全燃烧时放出148.4kJ的热量,写出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解析:16g固体硫完全燃烧时放出148.4kJ的热量,则1mol固体硫完全燃烧放出296.8kJ的热量,据此可写出硫燃烧的热  相似文献   

14.
一、考点复习 (一)反应热 1.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叫做反应热.反应热用符号△H表示,单位一般采用kJ/mol.当ΔH为负值是放热反应;当ΔH为正值是吸热反应.测量反应热的仪器叫做量热计.  相似文献   

15.
一、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1.反应热: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都属于反应热,用符号△H表示,单位为kJ/mol. 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比较.  相似文献   

16.
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化学试题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成了必考题型,而且高考大纲中也明确指出要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理解盖斯定律的意义并能够应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有关计算.本文就高考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作简要的分析.一、热化学方程式基础知识回顾1.概念: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2.意义: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如:  相似文献   

17.
一、选择题题1 (2003年全国高考)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 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O(g)=H2(g)+1/2O2(g)  相似文献   

18.
一、考查对有关反应热概念的理解 1.考点归纳. ①反应热的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能量,通常叫做反应热.反应热用"ΔH"表示,单位一般是"kJ/mol".  相似文献   

19.
李森 《中学理科》2006,(12):87-87
本文尝试从“物质的量”本质的理解和“燃烧热、中和热”的定义这两个角度来对反应热△H的单位kJ/mol进行通俗易懂的解释,避免引入大学教材中的反应进度、焓变等概念,以便中学阶段的学生理解.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实验修订本·选修 )化学第三册 ,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中热量的单位是kJ·mol- 1。在教师教学用书中也只是指出 ,mol- 1不是指 1mol某反应物或生成物 ,而是指“1mol反应”。那么 ,什么是“1mol反应”呢 ?对此 ,我们许多老师不能理解其含义 ,只好让学生死记硬背。有些教辅材料中甚至仍采用kJ作为反应热的单位 ,犯了严重的科学性错误 ,使我们的学生甚至老师错误地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热量的含义。实际上 ,一个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必然取决于该反应的反应进度。要正确理解“1mol反应”的含义 ,就必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