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臧莺 《上海教育》2009,(23):5-5
本刊讯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颁布实施十周年。为总结交流十年来本市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方面建立的机制、形成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探讨新形势下预防犯罪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加快形成学校保护、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互动联动机制,11月12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座谈会在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国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国家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主要有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家庭保护,就是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学校保护,就是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其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相似文献   

3.
孟德荣 《家庭教育》2004,(2A):46-46
你的儿子被判处刑罚宣告缓刑并没有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对触犯法律的未成年人,我国实行的是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在有关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中均有明确的规定。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依法免予刑事处罚、判处非监禁刑罚、判处刑罚宣告缓  相似文献   

4.
浅论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但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必须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自1999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2条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预防和矫治。”这一规定,指明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应当遵循的三大原则。一、“教育和保护”的原则这一原则,实际上是“教育原则”和“保护原则”的合称,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1.教育原则 本处所指“教育”,主要是指按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一目的和要求,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法制观念及其行为习惯施以正面的引导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和培养过程。未成年人的正确思想并非先天生…  相似文献   

6.
为深化少年司法制度改革,推进未成年犯的教育挽救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市委政法委关于《本市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工作的会议纪要》的精神,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特制订《上海市未成年犯试读工作暂行办法》。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为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法律保障。社会各界必须依法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重视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和矫治,帮助未成年人增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为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法律保障。社会各界必须依法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 ,重视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和矫治 ,帮助未成年人增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预防法》)明确规定:营业性歌舞厅及其他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禁止进入的标志,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法律之所以这么规定,就在于这些地方对未成年人具有潜在的危害。许多未成年人正是在这类场所中失足的。因此,远离污染源是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0.
幼儿受教育权利的保护与国家政策朱慕菊我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3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发展托幼事业,...  相似文献   

11.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一些学生经常走入司法保护的误区。将司法保护与社会保护混为一谈。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禁止任何组织、个人制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赌博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  相似文献   

12.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结合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在其不良行为发生前进行预防,对已出现的不良行为要及时进行矫治。 一、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发育成长中的重要转折时期,这个阶段已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思维活动和抽象思维活动,且大多已从家庭教育转到学校教育,已进入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组织性强、强制性较大的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社会化过程。学校要抓好预防犯罪的教育工作,依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六条规定,学校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1.理想教育…  相似文献   

13.
观点     
■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迫在眉睫尽管我国正在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内容,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只能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原则性规定,许多制  相似文献   

14.
马希良 《新教师》2020,(3):9-10
《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大方面升级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其法律条文也从七十二条增加到一百三十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从原来的共八章五十七条,删减为共七章五十二条。此次修法力度不可谓不大,学校作为未成年人的重要教育主体之一,应当认真把握新法精神,落实法律法规,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助力有关部门构建未成年人保护与预防犯罪的新屏障。  相似文献   

15.
1999年6月28日出台并于1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详细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司法机关、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主全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责任。学校作为预防犯罪的重要主体,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责任,本就此方面作较全面的论述与介绍,试图使学校与老师们明确并认真履行自身的法定职责,达到预防并减少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张晓震 《教育》2008,(1):42-43
“问题学生”一直是中小学普通教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接受教育。”但1999年全国人大通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后,公安机关不再强制性向工读学校遣送不良少年,“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更显突出。  相似文献   

17.
“尽管我国正在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内容,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只能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原则性规定,许多制度需要具体细化。我国亟须加快制定《未戍年人网络保护法》,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慈善总会名誉会长李玉玲目前表示。为了给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8.
说到权利问题,基本的依据是法律规范,在这一点上是没有讨论余地的,因为不如此即是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章第三十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第三十一条还具体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查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法律条文如此明白地对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作出了规定,此乃禁止性规范,我们只能“有法…  相似文献   

19.
鞠青: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律研究所所长张:2006年12月3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终审通过了《广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为了让孩子远离烟酒,条例在第26条规定“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或者出售烟酒。任何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结合工作实际,本着“维权服务,优化环境,促进发展”的工作理念,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和组织建设入手,建立“青少年维权岗”网络体系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组织机构,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职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例会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