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创业心理资本是个体在创业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状态,是创业者的重要心理资源。通过分析创业心理资本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认为政府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关注,完善政策支持,将大学生心理培育与开发纳入到社会公共服务建设和公共服务事业中,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心理资本的重要作用,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系统举办大学生创业者心理培训;高校要关注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培育和开发,发挥课程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搭建创业实践平台,以市场变化及其趋势为背景,从微观企业的角度出发,融入企业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大学生应增强心理修炼的主动性,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效能,学会积极归因,提升心理韧性,自觉培育与开发创业心理资本。  相似文献   

2.
高职学生整体就业能力和心理资本状况一般,而且在多个维度方面表现较差。高职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学校要重视大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强化积极阳光心态的形成,重视坚毅品格与感恩心理建设。此外,还要做好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育,以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陈蔓莉 《科教导刊》2024,(4):142-145
目的:研究心理资本在心理应激反应和应对方式之间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心理应激反应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通过网络对170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心理应激反应与积极应对方式呈现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现显著正相关;心理资本在心理应激反应和积极应对方式之间起着中介作用。结论:处于心理应激反应时,心理资本的提高能够促进个体积极应对方式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潜在心理资本是积极心理品质和积极心理状态的外化经济效益延迟产生的特殊资本形态,它对主体行为的作用主要通过生理机制、动力机制、内外转化机制和交互作用机制而产生。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潜在心理资本水平居中,且作为潜在心理资本外化行为绩效参考变量的学生科研成绩偏低,因此,必须运用分层梯度开发的渐进积累方式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积极心理状态,并实现积极心理向学习实践和科研创新活动的有效迁移。  相似文献   

5.
学生心理资本与成就动机是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以江苏理工学院500名中高职升本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资本、成就动机的现状及二者之间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高职升本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较高,成就动机水平较低,中高职升本学生心理资本对成就动机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因此,从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角度提出培育方案,为中高职升本学生心理资本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高职"跨界衔接"是一种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在中职学生向本科院校延伸与贯通的过程中,受教育模式、学习环境、人际关系圈改变的影响,其心理资本呈现出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水平偏低,韧性水平较高的复杂状态。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综合以往研究成果及实际教学经验,针对"跨界衔接"学生心理资本构建了新的培育模式,创建以独立培养方案制定、心理健康理论课程、心理健康实践课程、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以及校友偶像工程计划为主要环节的心理资本培育风火轮模型,为中高职"跨界衔接"学生心理资本培育探索提供创新方案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和生涯适应力量表对2934名高职新生进行调查,探究高职新生生涯适应力特点及心理资本在高职新生领悟社会支持与生涯适应力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高职新生生涯适应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男生生涯适应力显著高于女生,理工类专业学生生涯适应力显著高于人文类专业学生,城市生源学生在生涯控制和生涯自信维度上显著高于农村生源学生;高职新生领悟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生涯适应力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心理资本在高职新生领悟社会支持对生涯适应力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结论:高职新生领悟社会支持对生涯适应力的影响是通过心理资本产生的,教育工作者应以心理资本为抓手,全方位培育高职新生的希望、乐观、自信和韧性特质,从而促进其生涯适应力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该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资本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当前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本状况显著好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本水平在性别、年级和是否曾担任学生干部这些变量上存在差异。并从完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建设、优化心理资本培育环境及家庭经济困难生自我提升实践三个方面进一步提出了心理资本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9.
心理资本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促进人的发展进步的心理资源,是超越财力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存在。心理资本对乡村好教师培育的价值在于国家层面、学校管理层面、教师层面。心理资本视角下乡村好教师培育的困境在于政府部门对心理资本的认知不到位、传统文化影响下对心理资本价值的忽视、教师的素养体系建构中心理资本的缺位、乡村好教师培养理论中心理资本研究的不足。心理资本视角下乡村好教师培育的策略:观念上重视乡村好教师心理资本;行为上加强乡村好教师心理资本的养成;制度上将心理资本视为乡村好教师重要品质;理论上加强乡村好教师心理资本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国内高校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进行了历史脉络的梳理,分析了国内高校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及研究结论的应用等内容,提出应将开发与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列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应高度重视心理资本在培育大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就业、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对未来高校心理资本研究的方向和研究重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中小学生心理资本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395名在校高中生进行施测。以探索高中生心理资本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以及心理资本在教养方式对学业成绩影响过程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高中生的心理资本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生干部在总体心理资本及乐观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女生在感恩、谦虚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2)父亲过分偏爱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父亲对女生的偏爱程度显著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在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偏爱、母亲过分偏爱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在母亲过分干涉和过分保护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独生子女。(3)父母教养方式、心理资本、学业成绩两两存在显著相关。(4)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教养方式对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等教养方式对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心理资本在母亲惩罚严厉和学业成绩之间起着显著的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与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的培育效果具有显著相关性,心理资本水平的提升对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的树立和培育具有较好的正向促进作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有意识地开发大学生包括自信心、希望、乐观、坚韧、公民美德、责任意识、利他主义、职业伦理等因素在内的积极心理,以培育和提升创业大学生的心理资本,以此促进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研究生心理资本的特征。通过实证调查可知,研究生的心理资本与其学习和科研绩效之间存在四种关系。提出了培育研究生心理资本的路径,即建立和完善预警研究生心理疾患的工作机制,以价值引导为核心提升研究生的认知水平,积累研究生积极丰富的情绪情感体验,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等利他型活动,营造催化研究生心理资本形成的文化软环境等。  相似文献   

14.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运用各种不同的暗示心理,以明显或不明显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并通过各种形式的信息交流,达到无意识的心理倾向,从而产生教育和激励的效果,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心理暗示法培育学生积极良好的心态,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心理资本理论为基础,从心理资本视角分析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指标体系构成,对比高校大学生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资本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从改善贫困生贫困认知水平、提高自我效能感,丰富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培育积极的心理愿景,加强贫因生乐观主义教育、大力培育贫困生改变贫困的能力,提高贫困生抗挫心理阈限、培育贫困生“坚韧”品质四个方面建构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积极心理资本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成长成才的作用不可估量,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积极心理资本的培育影响深刻。对初一到高三年级学生的2479份有效问卷分析发现,青少年整体积极心理资本水平较高,不同年级青少年得分在心理资本的不同维度上有差异。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水平对青少年积极心理资本有积极影响,其中,母亲文化程度影响较大。是否离异家庭、独生子女、留守儿童等对青少年积极心理资本也存在一定影响。在社会调研、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改良父母榜样环境、家庭成长环境、家庭物质环境、家庭心理环境等策略,助力青少年积极心理资本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小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心理资本与小学生学习投入的关系,以江苏省苏州市某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4份,数据分析结果发现,除父母过度保护与专注维度没有相关性外,其他各变量之间两两相关,且相关显著;父母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对心理资本、学习投入的回归效应显著,而且心理资本部分中介了父母情感温暖与学习投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心理资本理论强调通过强化个体的积极心理因素、整合其内在的心理资源而提升个体的社会竞争力,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开启了新的视角。文章借鉴心理资本干预模型,提出了搭建六大平台,有针对性地培育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工作路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有关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成就动机、心理资本的相关研究日益增多,为进一步了解在校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成就动机与心理资本的关系,探讨心理资本在父母教养方式与成就动机之间的中介作用对学生人生发展、我国经济增长、和谐社会建设都有很大影响,具有很强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456名江苏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探讨了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性别与学生干部身份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具有显著影响;性别、实习经历、性别与学生干部身份的交互作用、性别与实习经历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具有显著影响。另外,心理资本中的自我效能感、乐观、韧性等三个维度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积极影响。研究认为高校和大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培养和提升心理资本来促进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