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缔造取向课程实施的理念与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其取向主要有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和缔造取向三种类型。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蕴涵着富有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它秉持人本主义的经验课程观,强调对实施主体的人文关怀,关注“实然”的课程问题,主张对话与合作的主体交往方式。课程实施走向缔造取向,从学校内部来看,需要重建学校的价值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相似文献   

2.
成人教育哲学流派及其课程观探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黄健 《成人教育》2002,(11):3-6
哲学,是任何时代精神文化的精华,任何社会和时代的成人教育课程无不受到哲学因素的影响。哲学,作为成人教育课程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其对成人教育课程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成人教育哲学流派体现出来的。形成于一定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之中的不同的成人教育哲学流派,有着非常不同的成人教育课程观,从而影响到实践中成人教育课程的核心问题,即“什么样的教育内容最有价值”“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内容”等等。  相似文献   

3.
从课程性质的视角来看,教育学的价值取向应该以人的研究为永恒主题,必须坚持用哲学观和哲学思维方式来研究和建构教育学的课程理论体系。由此,教育学课程的内在价值取向和外在价值取向应该坚持本土化教育理念,建构中国化的教育理论,要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依据人的特性实施教育,还要以教育实践为基础,丰富和提升教育学科知识,从而进行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4.
课程变革是课程在价值、思维、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范式转换,比课程改革具有更为广泛的内涵。课程范式经历了由自然主义、要素主义到人本主义的变革过程,构成其变革的真正动因是源自于人性的解放需求。整体人的需求规定了课程变革的取向,未来课程之走向就是整体性课程范式的确立。  相似文献   

5.
课程变革是课程在价值、思维、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范式转换,比课程改革具有更为广泛的内涵。课程范式经历了由自然主义、要素主义到人本主义的变革过程,构成其变革的真正动因是源自于人性的解放需求。整体人的需求规定了课程变革的取向,未来课程之走向就是整体性课程范式的确立。  相似文献   

6.
批判课程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是西方“唯科学主义”的泛滥、社会公正的衰微以及人的意识的日益虚假化,其哲学基础是人本主义哲学理论之一的“社会批判理论”,社会学基础则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流行于英美的“新教育社会学”。整体论、理性观、批判认识论为理论基础,批判课程论的课程哲学观。批判课程理论在对传统课程范式进行批判的基础之上视课程为“反思性实践”,并关注学校教育及其课程的相对自主性、教师和学生的能动作用、学校化中的矛盾和冲突性质。  相似文献   

7.
人本主义课程观的哲学一心理学基础是人本主义哲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培养“自我实现的人”是人本主义课程观的核心,课程应当有益于实现人的“完满人性”是其课程观的重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存在的弊端使人本主义课程观受到一些教育学研究者的青睐并影响到课程改革方案的取向,人本主义课程观中一些有用的东西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科隆日报〉第179号的社论》这篇不到1到5千字的文章中,出现了113处“哲学”,可以说是马克思对哲学本身的集中论述的最早的文章。学术界经常引用出自这篇文章的两个论断,即“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和“哲学的世界化”与“世界的哲学化”,然而却没有专门论述这篇文章中的马克思的哲学观的文章与著作。对于在这篇文章中的哲学观,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7个方面:否定旧哲学;“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形式特点;论证方式;对待哲学的态度;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9.
引言:研究课程理论的困惑与出路 大凡从事课程理论研究都很难回避这样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即一般的教育哲学观与具体的课程主张(核心是课程开发的主张)之关系的问题。教育哲学与课程研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有的教育哲学流派(如分析教育哲学)虽然蔚为壮观、影响深远,但其课程主张却是极为零散的;有的课程观点(如泰勒原理)虽然在课程研究中具有主导地位,但其教育哲学观却极为复杂以至于引起旷日持久的争  相似文献   

10.
课程作为学校教学的核心要素,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载体。从《周易》中“器”与“道”的关系出发,结合课程文化的特点及内在发展逻辑,可将课程文化的内涵看成是“器”与“道”的结合:课程的物质文化是“器”,课程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是“道”。在价值取向上,课程文化主要表现在主体性、自觉性、多样性以及超越性四个方面。立足于新时代背景,我国课程领域的探究要在课程文化的价值取向下,基于“器”“道”关系探究课程文化的生成之道:化而裁之,力图以“变”生道;推而行之,力求以“通”生道;举而措之天下,力争万象共生并美美与共,使课程文化全球生成。  相似文献   

11.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是课程论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杜威基于其独特的哲学观、心理观和社会观,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完整地确立起了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范式。他认为传统的学校课程以学科为中心,没有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学科分得过细,脱离生活实际。他主张教育不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认为“学校即社会”,“教育是一个社会过程”。他反对教育以学科为中心,倡导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要以儿童的活动和生活为中心编制课程,这样的课程又叫“活动课程”或“生…  相似文献   

12.
人本主义--构建网络教育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技术手段与教育思想理念是教育发展的基础 ,网络教育应当建立在先进的教育思想之上。人本主义的哲学思想与知识经济的价值取向不谋而合 ,“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是网络教育的精华所在。网络技术为人本主义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网络教育的建设应当紧紧围绕人本主义教育观。  相似文献   

13.
高洁 《学科教育》2014,(4):17-25
杜威对传统哲学进行改造,建立了经验自然主义。“经验”是这一理论的最高概念。杜威认为,经验是生活中的一切,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为人的行动提供指导。在其哲学理论的统摄下,杜威建立了自己的价值哲学体系,推翻了逻辑实证主义反对价值的理论,颠覆了传统经验主义纯粹主观的价值理论,创建一种以价值判断为核心的价值哲学。该价值哲学调和了价值与事实、手段与目的的对立。杜威的哲学观体现在其教育思想中,他的价值哲学也为我们思考价值教育的何去何从提供了新思路。杜威价值哲学视角下的价值教育提升儿童价值判断,使儿童在价值判断时注意自身经验及生活情境分析,注重行动与效果的分析,这种价值论观点为价值教育提供了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哲学的实质是什么?马克思的哲学究竟应冠以什么名称?近几年来,丛大川先生多次著文,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的人本主义,并最终在(入本·实践·自由:马克思新哲学观的本质和取向》(戏(哈尔滨师专学报)1997年第2期)一文中作了完整的说明,以“人本、实践、自由”三个概念作为马克思哲学的逻辑基石,从而形成了丛先生的实践人本主义的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如何评价丛先生的这一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呢?毫无疑问,与传统教科书体系所构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相比,这一新的观点具有明显的优越之处,因为它克服了传统体系的自然本…  相似文献   

15.
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教育过程,日益强调实现教育过程的价值,表现出一种过程取向的哲学观,追求建立一种过程取向课程,课程目标作为课程的因素之一,对实现教育过程的价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过程取向的哲学观,将对过程取向课程中的课程目标的类型进行概述,比较分析各类课程目标的价值与不足,论证过程取向下课程目标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而探讨过程取向下课程目标在实践中整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派纳论“概念重构”和理解课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派纳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提出的“概念重构”和“理解课程”教育理论,从教育哲学、学校教育实践、课程与教学、教师与学生等多个侧面批评了传统教育和现实教育中的弊端,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美国当代“存在现象学”课程理论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当代的“存在现象学”课程论是美国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的“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 (reconceptualist curriculum paradigm)之一翼(另一翼为批判课程论)。该课程思潮主要以现象学、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理论为其理论基础。它着眼于个体意识的提升与存在经验的开发。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皮纳(W. P. Pinar)、格鲁梅特(M. R. Grumet)、格林 (M. Greene)、休伯纳(D. Heubner)、威利斯(G. Willis)、曼奈(M. V. Mannen)等。本文首先从“课程哲学观”、“关于课程的具体主张”两个方面对“存在现象学”课程论进行系统而有侧重的介绍,最后再对该课程思潮在课程理论发展中的地位进行初步评价。 一、课程哲学观 课程哲学观表征了一个课程理论的基本价值取向。“存在现象学”课程论的课程哲学观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自然有机论 生态危机、社会危机、人性异化等“全球性问题”向人类提出挑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但“科技理性”(technical rationality)膨胀、“人类中心  相似文献   

18.
美国学者辛德尔、波林和扎姆沃特归纳出,课程实施有三种取向,即“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与“创生取向”。“创生取向”这是近些年来提倡的一种新的课程实施价值取向。这种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老师和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已有的课程计划只是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新课程实施以来,研究并借鉴课程创生取向,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我们艺术特色教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关涉教育目的。从“谁的知识”以及“什么知识”两个维度探讨课程知识的价值取向,课程知识既要满足个体发展的价值追求,同时也应保有社会价值。课程知识应以彰显“有尊严”“包容性”“可生成性”等为基点,建立“个体经验”与“社会经验”发生互动的教育场景,才能将知识内化为内在品质,从而实现个体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也才能充分体现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体验课程论——一种整体主义的课程观(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二、体验课程的涵义(一)体验课程之“体验”的基本规定1.“体验”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如果说经验课程之“经验”(Erfahrungexperience)立足于客观世界、经验世界、表象世界,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对作用于环境的行动结果的反思,那么体验课程之“体验”(Erlebniss,livedexperience)则立足于精神世界,立足于人、自然、社会(主体与客体)整体有机统一的“存在界”,这是“意义”的建构、“存在”的澄明、价值的生成。如果说经验课程之“经验”是“祛魅”的、板实的,指向于对世界的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