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文军  冯天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4):194-198
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并借鉴马歇尔对集群外部性的三种解释,从人力流、知识流、供应流三个方面分别建立因果回路图,分析外来龙头企业对村镇集群驱动效应的静态结构。以此为基础建立系统动力学流图模型并进行仿真,定量分析龙头企业转移程度、政府配套政策强度和集群的学习能力这三个控制变量对龙头企业驱动效应的影响方向及程度,旨在为西部地方政府应该如何理性引进龙头企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聚效应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晓华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2):248-249,260
产业集聚效应是集群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也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从系统动力学视角提出产业集聚效应的基本分析框架,建立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和市场流的因果关系图,分析制约产业集聚效应发挥的主要因素,总结出以政府投资、市场机制和企业能力为核心的产业集聚效应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外资驱动型产业集群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大量出现,它们是否能促进东道国企业的发展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在对苏州集群企业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集群中企业技术创新和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对所提出的概念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企业的吸收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溢出效应的发生,并且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知识网络特征的产业集群升级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群企业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产业集群升级的核心动力所在.集群企业知识网络特征,决定了企业间知识共享、协同知识创新的范围及绩效,进而影响集群的发展演化.基于文献分析之上,构建理论模型,系统探讨了集群知识网络规模、知识网络交流密度及知识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明确了集群知识网络特征对知识创新能力及集群升级的影响机制,为深入研究集群网络中企业知识管理行为及集群升级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风险投资业的产业集群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释产业集群理论基础上,对风险投资业的产业集群内在机理包含的六种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归纳出现实中风险投资产业集群的四种模式:产业关联型、资源共享型、知识密集型和外力驱动型,结合我国目前风险投资产业集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3-2008年中国制造业30个分行业的数据,从总量与增量两个层面,整合规模经济、技术、创新及公共权力视角,探讨制造业产业产业集聚模式发展效应及其形成机制.实证结果显示,产业集群对中国制造业产业成长有显著影响且大多为政策驱动型集聚,同时市场的经济开放程度、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外资的进入以及规模经济是制造业产业集聚的主要驱动因素,地方保护权力制度、技术与知识的外溢则对产业集聚产生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技术产业集群效应是高技术产业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并表现出强大竞争力的经济学内在机制,也是区域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本文采用效用值法,结合高技术产业集群表现出的技术、人才、投资集聚效应以及协同效应和知识外溢效应,从技术创新与扩散能力、经济推动能力和社会促进能力三个方面对陕西高技术产业集群效应做出分析并提出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东莞PC制造业集群为例,分析了外资驱动型产业集群衰退的原因,为东北新型工业基地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是世界各地经济成功发展的一个重要经验,也是我国企业,特另q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主流模式。本文从产业集群理论出发,分析了柔性化与柔性集群的特征,讨论了集群产生的影响因素、形成方式、诱因、存在的风险及带来的经济效应,从而引出我国如何营造产业集群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内知识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正锋  叶金福 《情报科学》2006,24(9):1301-1305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知识创新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而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集群内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本文在分析知识创新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利用GEM的知识创新系统模型对集群内知识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对政府需要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