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文化翻译观看习语翻译的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子恒 《文教资料》2008,26(4):45-46
异化和归化历来是不同翻译学派的争论焦点,本文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习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得出了习语翻译应采取以异化策略为主的结论.同时还结合翻译目的,总结出了四种习语异化翻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借助功能主义翻译观,对汉语旅游文本中文化负载的翻译进行探讨。从旅游翻译的目的出发,通过对潜在旅游者体验、了解一种新的文化这一旅游动机的研究,作者认为,译文要达到激发潜在旅游者旅游动机的目的,必须要保留源文的异域文化色彩。然后通过对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方法的比较和跨文化交际的分析,作者提出:要保留源文的异域文化色彩,译者应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通常包括直译和音译。在异化翻译方法会导致文化真空时,译者必须采取补偿措施,包括:加注、补充和类比。当然,译者对源文中对达到翻译目的没有帮助的信息可以删除。  相似文献   

3.
归化与异化的翻译方式一直就是翻译中争论的焦点,但是随着语言翻译向文化翻译的转向,世界文化交流的发展与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趋势,异化的翻译方式逐渐成为翻译的主流方式,无论是在英汉还是在汉英翻译中都应该尽可能多的使用异化方法,要以异化为主,以归化为辅,丛而在跨文化交际中,保持平等的态度,促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归化异化之争一直以来就是翻译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归化策略长期以来以其通顺流畅透明的风格占据了翻译的主流,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而异化策略虽经译界提倡和推扬,却从来不是翻译的主要趋向。究其原因,主要有历史和文化的因素。本文以中国翻译研究为背景,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从历史、作者的目的、译者的意图、受众的接受等几个方面分析异化翻译策略边缘化的原因,进一步揭示翻译的文化性实质,理清归化异化策略的辩证关系,为正确处理归化异化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是英汉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个重要的方法,归化翻译方法的原则主要是以目的语的文化为归宿;异化翻译方法的原则主要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方法在翻译实践中应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6.
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是翻译界长久以来争论的热点之一。归化翻译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即运用目的语文化易于接受的表达法,使译文更通俗易懂,更适合于目的语读者。异化翻译指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即尽力再现原文的色彩以便更好地保留源语文化的异国情调。以对等理论视角对归化异化在翻译中的作用进行重新审视,以求得翻译中归化异化的新应用。  相似文献   

7.
刘喜玲  刘丽 《考试周刊》2010,(22):129-130
异化和归化作为两种主要的翻译策略是翻译研究和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概括分析了归化和异化的历史由来与意义.指出了两者间既相互对立又动态统一的关系。通过对归化异化“度”的分析.指出好的译文应当是归化异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归化、异化作用下.翻译教学应当重视文化因素对学生学习翻译的影响,教师应在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在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培养自身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8.
在世纪之交的今天,世界的发展已呈现出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现代化的特征,在文化领域更是呈现出融合会通的趋势。文化融合中出现的语言文化异化现象和最近翻译界出现的异化翻译趋向表明异化策略应是全球化时代文化翻译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影响文化翻译的几个关键因素:翻译动机和目的、文本类型和读者的接受程度。着重探讨了文化翻译中异化的具体内涵、优势与不足以及如何把握异化的度。最后预测了异化翻译策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异化以原语文化为归宿;归化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异化与归化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方法。而习语堪称"浓缩的文化"。本文以实例的形式分析了异化、归化理论在习语翻译中的具休运用,并得出结论:异化和归化是互为补充的,翻译时应依据不同情况作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11.
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们往往将文化翻译手段分为归化和异化两种。对汉英习语互译进行研究,可知在跨文化翻译中,两种方法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是文化学派的重要课题,因此翻译被称为跨文化交际,而文化消费也是一种经济活动。从文化角度入手,以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为平台探讨翻译中归化异化问题对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化差异对翻译具有重要影响。中西文化差异涉及到许多因素,本文就文化背景的差异、风俗习惯的差异、宗教信仰的差异和思维方式及观念的差异等几个核心问题进行探讨,并运用大量典型的例证来说明,提出合理运用归化和异化的两种手段来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翻译理论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的异化翻译策略一直是争论的焦点。而以色列学者伊塔马.埃文-佐哈尔提出的文学多元系统论则为思考和看待鲁迅的异化翻译理论提供了新视角。从文学多元系统论的角度对鲁迅的异化翻译理论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理论提出的文化因素和历史背景,从而对鲁迅的翻译理论形成更全面和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中文电影片名英译的后殖民语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的电影翻译提倡归化的翻译策略不同,后殖民理论给中文电影片名英译时异化策略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面向英美观众的异化的翻译策略可以抵抗强势文化的文化霸权、确立其文化身份、促进多元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归化和异化的争论由来已久。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发展,目前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中都呈现出异化译法占主导地位的趋势。本文以归化、异化为切入点,分析《阿Q正传》杨宪益译本,目的在于说明在翻译中应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在不影响读者理解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著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文化过滤现象存在的原因,思考文化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策略的选择问题,如何能够确保译文文化的原汁原味,从而最终达到归化异化的统一,实现翻译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8.
异化归化是文学翻译的两种策略,翻译研究从直译意译到异化归化完成了从方法到策略的飞跃。回顾我国近百年文学翻译史,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宏观轨迹一目了然。异化翻译试图通过译文求新求异,以促进本土语言和文化更好地发展;归化翻译则力求异质因子本土化,用来迎合社会、政治及文化要求。虽然在我国异化派和归化派曾为主宰文学翻译策略据理力争、互不相让,但是依据辩证分析,不难看出二者之间不存在非彼即我、你死我活的绝对对抗,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相似文献   

19.
《儒林外史》是一部具有丰富中国特色文化内涵的古典名著。本着忠实再现中国文化,尽可能多地让西方读者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的翻译目的,杨宪益夫妇在翻译文化信息时主要采用了异化策略。本文收集了《儒林外史》中俗语,比喻,专有名词等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信息及其在译本中的对应翻译,从异化翻译策略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从而发现采用异化策略有利于最大程度再现原文所反映的中国文化习俗、审美观和价值观,推动中国文化向西方传播,促进西方对中国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