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对公众信息素养能力的教育的重视,开展公众信息素养教育必然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责所在。论文在分析公共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不足进行了思考,并对总分馆体系下的公共图书馆开展公众信息素养教育提出有效方式和路径,以期更好地推进公共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公众健康信息素养的现状,分析了医学院校图书馆参与公众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医学院校图书馆参与公众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江西图书馆学刊》2021,(2):103-110
选取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作为研究对象,获取当前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构建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解决现有问题,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借鉴。利用网络爬虫软件(python)抓取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筛选出微课程(微视频、微图文)、直播讲座(自办讲座、引入讲座)方面的推送信息,对这些推送信息进行分析。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在保证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在线信息素养教育队伍建设、构建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建设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品牌栏目、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提升推送信息利用率等。  相似文献   

4.
泛在信息社会赋予了公共图书馆加强公众信息素养教育的迫切使命.以公众为中心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需借助联合的力量、共享的空间、开放的资源、丰富的内容以拓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功效,使公众的信息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5.
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水平,加强公众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与服务,尤为重要。在目前我国公众健康素养普遍偏低、公众健康信息服务供需不对等的情况下,卫生类高职院校图书馆应主动介入公众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与服务领域。通过分析国内外公众健康信息服务研究的现状,提出推进我国卫生类高职院校图书馆公众健康信息社会服务供给侧改革的举措,并进一步论述卫生类高职院校图书馆社会健康信息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和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疫情”十分严峻。认识、理解和防控“信息疫情”的根本途径在于公众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全面探索公众信息素养培育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文献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素养内涵梳理,总结公众信息素养培育目标。结合社会需求与信息环境,分析关注公众信息素养培育的现实动因与积极意义。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国公众信息素养培育已有一定成就,但仍存在培育对象较单一、培育断层等问题。由此提出公众信息素养培育应:扩大信息素养培育范围,以终身学习理论为宣传支撑,推进公众信息素养培育供给侧发展,出台国家层面的公众信息素养培育体系,净化信息素养培育的互联网环境。  相似文献   

7.
信息素养自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被提出之后,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FLA、欧盟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均致力于通过教育提升全球公众的信息素养。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公众信息素养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资料,以及政府文件、会议记录、重要机构或项目的报告、指南、年鉴等文献,总结全球公众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的渊源、演变历程和实践现状。研究发现当前全球公众信息素养教育存在三个突出问题:整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研究滞后于实践。为提升我国公众信息素养教育水平,建议尽快出台专门政策和标准,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力求覆盖各类受众,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大力培养师资,合作建设资源,搭建交流平台和传播中国声音。表1。参考文献84。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阐述健康素养和健康信息素养内涵的基础上,全面探讨了美国和英国医学图书馆员在为医务人员和公众进行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和提供健康信息服务所采取的有效措施。他们主要发挥了以下作用。1)可以对医务人员进行健康信息素养培训,一为医务人员提供优质的信息资源以及开发新的医学信息资源。2)可以促进医务人员与公众和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开发新技术促进公众对健康信息资源的利用。5)可帮助政府制定积极的卫生政策,促进公众健康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特征,探究了不同公众群体信息素养提升的需求,并结合当前公共图书馆的具体情况,就公共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0.
广告素养是媒介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相应地,广告素养教育也成为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非常重要的领域.本文所谈的广告素养,可以被描述为公众对各种媒介发布的广告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广告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所谓广告素养教育,也即指导公众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广告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公众具有健康的媒介广告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广告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