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性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创新的竞争,科技创新的竞争取决于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竞争,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教育人才的竞争,而对学校教育人才的发现、培养、合理使用是世界范围内教育发展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性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创新的竞争,科技创新的竞争取决于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竞争,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教育人才的竞  相似文献   

3.
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整个产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革,过去主要以体力为基础的生产劳动,现在主要取决于科技、智力和管理水平,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经济的开发越来越依赖于智力的开发,经济的竞争越来越成为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而归根结蒂就是教师素质的竞争,因为教师的素质是未来教育得以发展的关键,未来的教育质量主要看教师的素质。因此,提高教师素质成了  相似文献   

4.
师德是教师之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师德建设的意义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重视知识创新与应用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一切民族生死攸关的大问题。知识经济使一个国家的成功 ,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她的科技水准和国民素质的提高。知识经济使“教育成为立国之本”。未来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 ,而人才的竞争将导致教育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 ,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 ,是教师之魂。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建设就是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重铸师魂和提高师能的过程。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 ,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 ,是…  相似文献   

5.
跨世纪教师素质结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世纪教师素质结构论潘涌当代国际社会已经达成如下共识:未来世界的竞争就其本质而言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取决于作为创造智力资本的教育,教育的成功与否以及它在一个国家跨世纪历史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如何,最终又取决于教育的主体力量教师及其素质结构。而从我...  相似文献   

6.
跨世纪教师素质结构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代国际社会已经达成如下共识:未来世界的竞争就其本质而言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取决于创造智力资本的教育;而教育的成功与否及其在一个国家跨世纪历史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如何,最终又取决于教育的主体力量——教师及其素质结构。我国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固然存在着教育体制和运行模式等方面不可否认的原因,但也存在着教师自身综合性素质相对滞后的原因。由是观之,从中国教育跨世纪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研究教师素质结构,意义深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关键在师资,因此当代高师学生处在世纪的交点上,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不仅关系其自身前途,也关系到中国的教育发展和四个现代化能否顺利进行。邓小乎同志指出:“我们国家的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知识  相似文献   

8.
<正>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而教育的成功与否最终又取决于教育的主体力量——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与教育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切实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是符合当代教学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一、切实提高教师素质1.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着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正>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在各个领域中也越来越占主体地位,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  相似文献   

10.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与其说是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不如说是教育的竞争、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换句话说,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谁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谁就赢得了竞争的主动权,谁就获得了走向21世纪的通行证。然而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确保素质教育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展望21世纪时强调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21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世纪,这种竞争的后面,人才素质的竞争是带根本性的。而素质的提高,取决于知识,取决于教育。”培养数  相似文献   

12.
世界经济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 ,而振兴教育关键在于师资 ;对教师素质的研究 ,应当很重视教师的教育行为对学生学习成就的影响 ;而从“教育意识”入手 ,揭示形成教师良好而适宜的教育行为的内动力 ,能为教育观念向教育行为的转化提供一个新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3.
当今国际的竞争,说到底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优势是任何国家都比不了的”。由此可见,只有大力发展教育,尤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国际社会竞争的焦点将取决于人才创造力的竞争。创造教育会提高人的创造素质 ,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创造力。创造教育无疑是中国教育走向新世纪的战略选择。本文论述了创造教育的内涵 ,实施创造教育的必要性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信息专递     
课堂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学科教育。一般而言,学科教育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教育。目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更加突出了强化科学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这是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因为21世纪的竞争更主要地集中于经济的竞争,而经济的竞争集中地表现在工业生产水平的高低上,而工业产品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它的技术队伍。因此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如何突出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论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教育界中 ,“创新教育”是继“素质教育”之后又一重要研究主题和热点 .下面就创新教育提出的背景、内涵、以及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进行探讨 .一、创新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在世纪交替之际 ,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 ,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取决于各类创新人才的质量和数量 ,也就是说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创新能力 (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的竞争 .而创新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以国民的综合素质为基础 ,以国民科学文化的整体水平为标志 ,以具有创新思维的科学技术人才为载体 .创…  相似文献   

17.
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是党和国家对基础教育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基础教育领域发生的一场深刻变革。因为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在国际间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所以。我们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很重要的一点是取决于教师的素质能力。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学校教育首先关注的问题.具体来说.应提高语文教师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的国际竞争无疑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又是人才素质的竞争。一个人素质的形成,遗传是物质前提,教育是主要途径,环境是重要因素,其中,教育的影响尤为突出。而人才素质教育,打基础的阶段又在学校,学校的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要手段,人才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因此,关注素质教育在各学科中的落实和体现,尤其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素质教育,对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学习革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创新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时代要求 人类文明史是一个由大大小小连续不断的发现、发明、创新组成的历史,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创新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也就是说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是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的基础之上的,而这一切又深深扎根于教育基础上,因此,全面提高和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先从教育创新入手,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20.
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由此看来,市场经济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具有一支技术高、管理强、作风硬的职工队伍,是企业在这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企业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培养造就一支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企业的发展依靠教育;而只有坚持为企业发展服务的方向,企业教育本身才能在改革实践中蓬蓬勃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