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指出:“要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应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并在  相似文献   

2.
初中数学要培养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就是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  相似文献   

3.
一、“提出问题”对学习数学的意义新的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一条基本原则。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 ,不断追求新知 ,要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 ,要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教学。”学会“提出问题” ,对培养创新能力的意义和作用 ,或者说它的教育价值 ,正愈来愈引起广大师生和专家的重视。首先“提出问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其次 ,“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好奇心 …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新教育大纲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同时指出“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要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要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不断从教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6.
唐华 《教书育人》2013,(2):24-25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要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要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教学。这就需要我  相似文献   

7.
廖仕国  中慧 《理科爱好者》2003,(24):35-35,55
数学新教材、新大纲,将“形成数学创新意识”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首先教师应有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意识.“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提出,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意识”就是使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孔丽娜 《考试周刊》2011,(16):78-78
现行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特别指出“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一条基本原则。”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自然成为数学教师研究的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要  相似文献   

11.
唐华 《教书育人》2013,(5):20-2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要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要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教学。这就需要数学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与反思,笔者对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呢?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  相似文献   

13.
数学《新大纲》在“教学目的”部分增加了“逐步形成教学创新意识”的内容,着重指出:“初中数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创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与《旧大纲》相比较,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了  相似文献   

14.
我县是中央教科所“小学数学系列学具应用实验研究”课题实验区。一年来的教学实验,我们确实体会到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近来,我们学习了新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更充分认识到运用学具进行教学的重要性。现在,就我们的学具实验、听课调研和教学实践,谈一下这方面的体会。一、学具操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新《大纲》在原《大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句中添加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呢?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的问题。我们认为,在这…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要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要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教学。我们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活动的空间,为学生营造研究性学习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苏正武 《教师》2011,(32):79-79
数学新大纲提出,“创新意识是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识,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本文从经验积累、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几方面论述在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把“使学生成创新意识”作为教学目的之一,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主要有三项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教师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既应做到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强、保证教学质量,又应克服贪多求全的心理,彻底挣脱“题海”的束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要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要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现行的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中,前言部分中称数学“在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在教学目的中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提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应“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教学”。这就要求我们认识到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能力,也要求我们认识到非逻辑思维在创造性活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第一次把“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写入教学目的,并指出:“初中数学中要培养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的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