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组合范畴语法实现了句法和语义的并行推演,它是目前计算机对自然语言进行信息处理的最理想工具。汉语形容词谓语句是汉语的十大典型句型之一,对汉语形容词谓语句的处理是中文信息处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汉语形容词谓语句有光杆形容词谓语句和复杂形容词谓语句之分,复杂形容词谓语句更为常见,处理起来也更为困难。使用组合范畴语法CCG可以处理大多数汉语形容词谓语句,部分汉语形容词谓语句还需借助于CCG的扩展系统CCG│方可处理。  相似文献   

2.
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是汉语特有的现象,并不是所有的汉语名词都能自由地充任谓语。主语与谓语之间在语义上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是构成名词谓语句的一个必备条件。先秦汉语名词谓语句主谓之间的语义关系主要有八种形式,它们和现代汉语名词谓语句的语义关系相比较,部分相同之外,也存在一些差别。  相似文献   

3.
“来”是山西汾阳方言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句末助词。从句型角度看,它可以出现在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和主谓谓语句中;从句类角度看,它只能出现在陈述句和疑问句中,不能出现在祈使句和感叹句中。从体貌的角度看,它是一个经历体助词,从时制的角度看,它是一个过去时助词。时体助词“来”还能和其他体助词共现,它是近代汉语助词“来”的延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主谓谓语句一直是现代汉语语法界备受争议的句型,隶属关系的主谓谓语句是其中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句型。本文就隶属关系中的大主语、小主语的分辨与句型产生歧义的原因做出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 主谓谓语句的范围问题也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和语法教学中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主谓谓语句的范围过大与过小都有害处。“主谓谓语句范围扩大的后果,是出现严重的句型句型交错”,使之“成为和各种句型平行的一种格式”。①这无疑不能反映汉语的真实面貌。主谓谓语句的范围圈得太小了,势必会削弱这种句式在汉语中的表达作用,同样不能展现汉语的真实面貌。但是两者比较起来,我们以为还是宁可“不及”,而不  相似文献   

6.
动态形容词谓语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种普遍而又独特的句型,其语法与语义特征相当复杂。然而,有关动态形容词谓语句的研究却相对比较零散。目前的相关研究大多将其归入不同的句式,从不同的着眼点对其进行形式和语义描写。解释性研究还相当匮乏,有关动态形容词谓语句形成和意义建构的过程以及其句法语义限制的理据等方面的研究还几乎是一片空白,这就为后续的有关动态形容词谓语句的研究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是汉语特有的现象,汉语名词性谓语句是一种独立的句型。先秦汉语名词性谓语句的语义功能主要表现为八种陈述义,它们和现代汉语名词性谓语句的语义功能相比较,部分相同之外,也有一些差别。  相似文献   

8.
主谓谓语句的发展比其他很多句型的发展要早,它在先秦时期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有了自己的句法系统,而两汉时期则是这种老的句法系统趋于衰落、新的句法系统萌生的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主谓谓语句已经基本完成了新旧系统地更替,新系统已经占据了优势地位。这一时期主谓谓语句各个组成部分的发展又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
唐晓磊 《文教资料》2009,(32):28-29
名词可以直接做谓语.这是汉语和印欧语言的主要差别之一。名词谓语句表意明了清晰,结构简单,在口语中被广泛地运用着。对名词谓语句的研究,经历了名词能不能做谓语,做谓语的情况如何,为什么能做谓语等三个研究阶段。本文回顾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从认知角度.运用“距离—标记对应律”分析名谓句之所以能够在缺省谓语动词的情况下成立的原因,并用“有界”“无界”理论探讨名词谓语句句法组合的制约性。  相似文献   

10.
郑萍 《凯里学院学报》2005,23(4):102-103
主谓谓语句是汉语主谓句的下位句型,是汉语中一种较有特色的句型。许多现代汉语专著都对其类型和范围进行了论述,形成了各种类型的主谓谓语句。而教师在教学主谓语句时感到有些类型的主谓谓语句分析讲解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理解时也感到困难。本文就此选取三种类型的主谓谓语句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以名词性谓语句的自足为前提,以影响句子自足的谓语部分的构成形式为依据,把名词性谓语句的形成途径分为四大类,即:单独名词作谓语的名词性谓语句、通过附加成分而构成的名词性谓语句、通过特定句式而构成的名词性谓语句和通过语境而构成的名词性谓语句。名词性谓语句的分类研究,将对现代汉语名词性谓语句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并为解释其形成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主谓谓语句是汉语特有的一种句式。主谓谓语结构不仅是单句的句型结构,而且是语段结构。由于汉语和哈萨克语属于不同类型的语言,汉语主谓谓语句中s1和s2之间隐含着各种语义关系,哈萨克语都用格标记凸显出来。汉语主谓谓语结构的基本语用单位是语段。哈萨克语的主谓谓语句是有限的,其基本语用单位是单句,且一般不与汉语的主谓谓语句对应。  相似文献   

13.
魏晋六朝时期小说中的判断句仍以无系词判断句为主,与此同时上古汉语中通常被用作指示代词的“是”在魏晋六朝时期的小说中已经被广泛地用作系词。但种种迹象表明,“是”的系词用法在此时还没有发展成熟,只是为“是”最终演变为系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重论主谓谓语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谓谓语句是语法学界早已普遍认同而又颇多分歧的一种现代汉语句式.分歧的焦点,表面看来是学者们所持标准的宽严不同,实质则在于对句式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变异缺乏理论界定.汉语因为不具备发达的形态,没有或很少产生类似英语的那种结构性派生句式;主谓谓语句作为衍自汉语基本句式的一种变体,它是SV句法的拓展和相关的结构项语义泛化的直接产物.  相似文献   

15.
名词可以直接做谓语,这是汉语和印欧语言的主要差别之一。对名词谓语句的研究,经历了名词能不能做谓语,做谓语的情况如何,为什么能做谓语等三个研究阶段,从这三个阶段可以看出由描写到解释的研究历程。  相似文献   

16.
广义分裂句最重要的特点是句子里的焦点部分和非焦点部分被明显地分割开。汉语里带有句中语气词的句子就是一种广义分裂句,其焦点是信息焦点,可以分为谓语焦点和整句焦点两种。句中语气词的作用是导出焦点。语气词前面的成分分为预设和外围成分两类。文章最后还对广义分裂句进行一定的文化阐释。  相似文献   

17.
汉语中,尤其是古汉语和口语中,存在着大量的非动词谓语句。除了动词以外,形容词、名词、数量词和象声词都可以充当谓语,这类句子称为非动词谓语句。将其翻译成相应的英语时,其中的谓语动词必不可少,这与汉语的隐性特征和英语的显性特征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汉语连动句及其相关语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语的句法研究中,从谓语的结构方式上看,动词性谓语句的内容最丰富,情况也最复杂。特别表现在对连谓句的语法认识方面:或从形式出发,或从意义上认识,从而导致了对连动句在语法研究方面的歧见,本文试图通过各家对连动句语法认识上的比较,以期得出对连动句语法认识上的一得之见。  相似文献   

19.
在汉语句子中,除了动词以外,形容词、名词、数量词和象声词都可以充当谓语,这类句子称为非动词谓语句。研究表明,非动词谓语句中实际上存在着隐性动词。将其翻译成相应的英语时,其中的谓语动词必不可少,这与汉语的隐性特征和英语的显性特征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