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天,放学回家后,我开始做作业。我突然想喝茶了。桌上有一杯妈妈没喝完的人参茶,不过妈妈禁止我品尝。哈,趁她不在,我就偷尝一口吧。我轻轻端起杯子,偷偷地喝了一口,顺手还取出一片人参放到嘴里。一嚼,哇,不甜,还很苦呢。我苦着脸叫起来:"妈妈,人参怎么这么苦啊?"在厨房里做饭的妈妈说道:"这就叫苦啊,我们小时候做完作业还要干家务呢?"  相似文献   

2.
题图1表示某时刻两列水波的波峰和波谷的位置,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相邻实线与虚线之间的距离为0.2m,波速为1m/s,在图示范围内可以认为这两列波的振幅均为1cm,A、B是两波源连线的中垂线上分别位于相邻波峰与波谷上的点,C是A、B连线的中点.则( )  相似文献   

3.
此陆非彼陆     
人教版《历史》必修Ⅲ第三课《宋明理学》《资料回放》说:“鹩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来之教人为支离。”其中“二陆”指谁?教材解释为“陆九渊及兄陆九韶”。这种解释有误.“二陆”应指陆九渊及其五兄陆九龄。  相似文献   

4.
可以说.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有机整体。文章的任何一个局部只有在其整体中才能充分表现出它的价值。宏观阅读的目的是对文章基本内容的把握,这也是进一步剖析文章各个侧面、各个局部的基础和前提。但如果我们只停留在了解思想内容和一般的写作方法.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钻进文章去品味语言。就是说,要抓住某些关键的语段、句子、词语以及标点符号,认真推敲.仔细揣摩、深入感悟语言的意蕴,体味语言的情感。把握语言的理趣,领略语言的韵昧。这就是微观阅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英语和汉语中有许多与动物相关的习语,同一意义,使用的动物却不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不同语言的历史文化色彩和民族心理特征。你能把下列意思相同的中英文习语一一对上号吗?A.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1.chicken-hearted2.aflyintheointmentC.胆小如鼠3.alioninthewayC.胆小如鼠D.拦路虎3.alionintheway4.cherishasnakeinone'sbosom5.killthegoosethatlaysthegolden按头eggsF.一朝被蛇咬,十年怕6.toleadadog'slifeF.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G.养虎遗患6.toleadadog'slife7.acatonhotbricks8.Betterbe…  相似文献   

6.
今年春天,学生中又掀起了“养蚕热”,他们都把蚕养在纸盒里,带到学校来;为了找桑叶.不惜一切代价。学校怕影响学习,就明文规定不准带蚕到学校。我想:如果学校里禁止养蚕,学生恐怕连上课的时间都在想着家里的蚕宝宝,一样分散精力。不如支持他们养蚕,并约法三章:不能因为找桑叶而忘了做作业;不能在上课时间玩蚕;要写养蚕日记。学生听了,齐呼“理解万岁”.并非常乐意地接受了我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彼女,彼羽     
我们要经 过“蜕变”的那 一天,然后由 “蜕变”,长出自 己所期待的翅 膀、而我,小珠, 终于要等到这 一刻来临了 气 我们是 被地上的人 们称作“天 使’的种族。 但每一位天 使并不是从 出生起就拥 有翅膀的 我们要经 过“蜕鲜的那{ 矶,..,毓酬 .已所期待的翅! 脱而我:小珠,} 终贡竺尸q这{ L一轰马产‘防’} 刃 「 ‘ 诺 成 } 介 、 、 洲 尧 ‘d)气众于声。. 冲高放凭认蕊书舀友去枷 如您所见 华两位八扑的同 学就是我最好的 她们的偶像 花痴就是花 珠天变 臀 { 墓 缺丫卜布 乍拓二 石 需淤黔唯翩 朋友—恒 走路西华SaJ 卿本 Z 瑞犷『九…  相似文献   

8.
刘颜华 《学语文》2007,(1):40-40
现在,请允许我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安静,丰富,沉淀思想.但思想的沉淀能使它沉甸甸吗?不知不觉,已经进入思维的套子。幸好,套子有弹性系数,在这一升一降,一张一弛中,我似乎读懂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小说《故乡》,写“我”在故乡几日,深深感受到故乡人、事、物的巨大变化,结尾在“我”离别故乡时这样写道:“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这句话从字面上看是写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细究一下,就会发现这句话其实传达出“‘我’却怎么也睡不着,‘我’的心里很不平静”的更深一层含义。  相似文献   

10.
温暖彼心     
妈妈不年轻了,赶在奔五的大潮中,但对当下的时尚潮流懂的绝对不比年轻人少。喷啧,叫我这种连别人称呼我“亲爱的”都接受不了的人情何以堪啊!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数理化》2010,(4):40-41
21.坐在纳什对面的麦基被沉默压得透不过气来,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说:“你,一个数学家,二个致力于研究理论和逻辑证明的人,怎么能相信外星人还在给你发送信息呢?怎么能相信你被外星人选中.要来拯救世界呢?怎么能……”  相似文献   

12.
抢(qiǎng)———奋力夺取(一种动作状态)。——《现代汉语词典》凭直觉,每次看到这个字,总觉得是个贬义词。倘若认真剖析,便会发现这个字中蕴含着无尽的寓意。  相似文献   

13.
古人说,读书,需要读进去,读出来。这一进一出,在课堂教学上.就表现为对文本的深读与拓展。在实践中,教师对“拓展”一环很重视,投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因为拓展由文本向外辐射,拓宽学习者的认知、思维、情感空间,活化已知,符合教育新理念。怎样的拓展才算恰到好处呢.教师们在实践、在思考。  相似文献   

14.
彼在     
一切事物因时因地因缘而在,“在时”、“在场”、“在缘”之意谓“彼在”.这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彼在”与海德格尔所思、所讲的“此在”是有所区别的,“此在”是“生存之在”,是“我在”,具有特许的含义.因此,“彼在”与“此在”构成了一种普遍的“在”与特许之“在”的关系.应先有“彼在”而“此在”,有“此在”而思想,有思想而语言,也就有了现实的世界、概念的世界与思想的世界.本体论研究有“在”(老子的“无”、“道”、黑格尔的“有”、“存在”、海德格尔的“存在”、“在”)→“彼在”→“实在”(老子的“有”、黑格尔的“实有”‘实在”、海德格尔的“此在”)→万事万物的存在几个层面.“彼在”也就是道、在、此在及万事万物的存在.世间万物凡是时间之在、空间之在、因缘之在.一切无非时间、空间、因缘的产物,都会随着它们的出现而涌现,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它们的消失而灰飞烟灭.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数学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数学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基础.数学教科书作为数学知识的传播体,其内容的承载和知识结构的编排都直接影响着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数学文化怎么传播等问题,因而教科书编写的研究工作显得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6.
我12岁才开始接触英语.和很多“从娃娃抓起”的同龄人相比.只有自惭形秽的份儿。所以万万没想到10年以后,我会走遍大半个中国.给将近20万名学生讲课或者做讲座.告诉他们怎么学英语.怎么准备英语考试.怎么从学好英语的小成功中体会通往人生大成功的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17.
彼年豆蔻     
叶天在初中时转到了一所农村中学。那是一所民风淳朴的学校,男生与女生的界限非常明显,有事都不说话,没事的时候那更是正眼都不敢瞧的。叶天就觉着有些无趣,他很爱说话。在从前的学校里,班主任在他座位的四周都安排了女生,但他依然照说不误,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家里才将他转至这里,期冀着对他能够有所约束。因为“英雄无用武之地”,叶天只好将心思放在课本上,课外靠看武侠小说打发时间。尽管进入了青春期,但对男女之情叶天还处于懵懂状态,只知道班上有一个皮肤特别白的女生,让他百看不厌。女生坐在他的前面,总是束着马尾辫,…  相似文献   

18.
面对问题,有同学常不能全面考虑题设条件,顾此失彼,造成错误.下面分析几个典型问题,供读者思考. 1.约束条件,个个都要注意例1 质量为120g,温度为20℃的水,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吸收了42840J的热量,则温度升高了_℃.分析根据△t=Q吸/cm,计算得  相似文献   

19.
“双关”就是一个词语或一句话同时具有两重含义的修辞方法.它的字面是一种意义,实际又另指一种意义,即“言在此而意在彼”。正如有一则故事说,有个当妈妈的,  相似文献   

20.
    
《父母必读》2010,(6):144-145
夏天来了.怎么给宝宝选水杯.怎么让夏装穿得更优雅……让我们围绕一些和夏天有关的话题来聊聊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