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训中,我有6周的时间在胡桃谷学区,走访了8所K—12年级的学校,近距离接触了学校的校长,访谈了大量工作在课堂教学最前沿的教师。我发现,美国教育的运转模式是校长“包学校”,中学教师“包教室”,小学教师“包班级”。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人才,小学教师更是人才奠基阶段的引导者,其自身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本研究以实证研究为基点,探究小学教师专业知识、专业素质、专业技能等专业能力发展,阐述目前辽宁省小学教师胜任感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为政府、学校、教师教育工作者开展教师教育工作和小学教师自身发展提出可行性和针对性措施,为我国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与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与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前,一项以“拒绝零食、建立无零食学校”为主题的教育宣传活动.正在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安阳城学区蓬勃展开。上学期初,河南省教委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的通知》。该学区领导决心趁此“春风”,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开学以来,该学区各校师生举行了“告别零食、游戏厅签名仪式”,并积极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清除或搬迁了校园周边的零食摊点与游戏厅。此项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受到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安阳城学区 营建“无零食学校”@王永利  相似文献   

4.
沈阳市铁西区太阳小学按照区教育局关于大学区划分的学校管理规划,被确定为所在学区五所小学的学区长学校。是市、区一所名校。学校现有33个教学班.1335名学生,69名教职工。现有教师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水平。太阳小学作为《辽宁省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研究》基地学校,一直“以科研为先导,以改革为动力”,坚持稳健、理性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对F县学区制改革案例的实证研究。分析学区建设中“教育学区”代替“乡镇行政区”,县教育局的派出机构“学区总校”代替原“乡镇中心校”,被管理对象由“乡镇学校”转向“学区学校”的改革现状,指出为完善“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下,县政府、县教育局和“学区总校”管理义务教育学校的新教育管理体制建设,县教育局亟待解决四个问题,即加大解决乡“中心校”人员分流与安置的力度;稳步撤销乡“中心校”,完善“学区总校”机构建设;完善对“学区总校”的管理制度建设;理顺“学区总校”与“学区初中”的责权关系。以保障学区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村正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许多教师对“新大纲”、“新教材”还不能适应,这主要依靠教研活动来提高教师的认识。小学教研大都以学区为单位,在同年级同学科中开展。我们对136名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有73.6%的人认为:目前参加学区教研,教师们花了时间,跑了路程、耽误了教学,而收获却不明显。笔者近年来参加学区教研活动30余次,也感到当前农村小学教研  相似文献   

7.
牡丹江市十一中学区以“扬文明之气,办优质之学,育创新之才”的办学理念,经过四年多的探索实践,构建了以“学区师资均衡化、学区活动一体化、学区发展特色化”为主体的一整套学区管理方式,逐渐找到了一条推动学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特色品牌学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家教信息     
杭州临安有个学区“三结合”教育协会■文/本刊记者关心、培养和造就跨世纪的下一代,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家庭的责任。为加强学校、社会、家庭的联系,杭州市临安城南小学于1991年成立了学区“三结合”教育协会,5年来,协会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卓有成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9.
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浅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界定(一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内涵关于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 ,已经有学者进行了研究与阐述。我们认为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体现在两个层面 ,一是培养创新型小学教师 ,既“一专多能”、“科研型”的小学教师 ;二是培养小学教育行政管理人才。1.创新型小学教师的素质结构。创新型小学教师的素质除具备牢固的专业思想 ,高尚的道德修养 ,现代教育理念 ,较好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 ,良好的身心素质等基本素质外 ,还要体现知识经济时代实施素质教育对小学教师素质上“一专多能”、“…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学区一直关注“人的发展”,始终将队伍建设放在学校发展的首位,不断以创新的思路、有力的行动,在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速度不断加快的同时,统筹兼顾教育发展的质量。学区管委会、党总支积极落实上级关于“双名工程”的工作要求,并在学区总体规划及学年、学期工作计划中将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具有鲜明中国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具有国际知名、国内一流水平的高等音乐学府的发展目标,近年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人才建设工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事人才工作创新。学校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方针,提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党政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才两支队伍一起抓”的人才建设思路,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升人才队伍素质,为学校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12.
农村小学教育作为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其发展水平对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起着重要的作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创建成果使得农村小学的硬件基本实现标准化,师资配备基本实现均衡化,但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学科教学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有待健全等仍然成为农村基层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以乡镇小学语文教师为例,针对农村小学教师分布上存在点多面广的现状,通过构建“三联两研一验”的模式,将学区、学校、教师的研、训、教进行有机整合,在农村小学教师学科能力提升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为实现均衡而有质量的农村小学教育以及有效落实“双减”目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一、对传统小学教师素质结构的质疑  长期以来 ,我们对小学教师素质的研究采用单一、静止的思维方式 ,认为小学教师素质主要是由不同的素质要素而构成 ,如有的人提出小学教师素质应是四要素、五要素 ,等等 ,我们把它称为“罗列因素论”。然而这种单一罗列素质要素的观点没有真正以唯物辩证法作为研究小学教师素质的方法论 ,因而并未完全揭示小学教师素质的结构理论 ,充其量只是从不同方面 (或侧面 )得出结论去说明小学教师素质发展的整个过程 ,这就难免以偏概全 ,犯形而上学的错误。首先 ,“罗列因素论”为我们提供的是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  相似文献   

14.
高校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遴选机制应以“科学人才观”为指针,以“创新学分”累积数为基准,以“学习探究”成绩为一定条件,让大学生在学校里自由发展,包括自由选择专业、自我组建知识结构、自由发展兴趣爱好等.学校组建的“拔尖创新人才”队伍是按“创新学分”高低动态进出的.学校要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基金加奖金的激励制度,并在其他相关政策方面予以倾斜.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已然确立。那么如何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打破常规、标新立异的创造性精神,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们小学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笔者在近几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领悟到,在小学实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6.
“学区图书馆”,就是在所有学校的图书馆建设基本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基础上,把所属地域内相邻学校划为若干个学区,以教育教学质量高、图书馆建设基础较好的学校为基点(农村以中心校为基点),集中财力、物力、人力,优先共建一个中心图书馆,使其成为学区教育教学文献资料中心、信息交流中心、教育研究服务中心,成为学生课外学习和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学区内实现文献资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教师素质调查与思考候艳荣,杨颖一、调查的目的“八·五”期间,我市19834名教师参加了我省第一周期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已有18967名教师成绩合格,得到验证。那么,经过一周期的继续教育,我市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又如何呢?为此,我们对全市直属学校教师进...  相似文献   

18.
《辅导员》2007,(3)
“创名牌学校,育个性人才”是创建于1983年8月的深圳市南山区育才第一小学的办学宗旨。多年来,他们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求实、创新”的作风实施目标管理,形成了“奠定素质基础,完善独立人格,发展创新才能”的办学模式。他们坚持“以德育为首,科研为龙头,教学为中心,课堂为阵地”的办学思想,突显了“以理想教育实现教育的理想”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9.
《思想教育研究》2009,(9):I0001-I0001
华南理工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全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以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培训,打造了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辅导员队伍;围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努力探索和构建了文化育人、创新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的“四育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大大提高了以思想政治素质为根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关于“小学教师素质”的话题本刊记者陈双王喜廷,永安小学校校长,特级教师。先后荣获黑龙江省优秀教育工作者、齐齐哈尔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标兵、黑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等称号。社会职务有:黑龙江省21世纪人才研究中心研究员、齐齐哈尔市教育学会理事、家庭教育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