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摔跤技术动作的运用过程是在互抗阻力的条件下进行的。如果没有良好的力量素质,要完成高质量的技术动作是很困难的,在训练和比赛中,我们注意到优秀摔跤运动员力量的大小与技术完成的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分析研究摔跤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对摔跤运动成绩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结合专项特点进行力量训练针对所要练习的肌肉,只有  相似文献   

2.
一名教练员要把自己的运动员训练出高水平,除了在运动员的选材上下功夫以外,更要讲究训练科学化,管理科学化。同时要求运动员在训练中要认真刻苦,一丝不苟,特别得有一种不服输的顽强精神,在对运动员各种技术动作的改进和创新方面,一定要反复地揣摩和研究,使运动员在各种摔跤技术上有一个整体的提高。在训练中要求队员进攻、反攻和防守等各种技术动作用力合理,并且要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3.
由于摔胶是在不断变化中对抗,所以对力量的要求也是多方喵的.要有一定的绝对力量,要有爆发力,有用力的重复耐力,有用力坚持的持久力。这种力量在摔跤运动中举足轻重.是运动员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介绍力量训练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项力量是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和关键,由于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的特殊性从而决定的特殊力量,必须通过专门的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科学地分析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所必需的专项力量,采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是提高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力量的根本措施。研究目的:针对竞技健美操的专项特点,在评定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下肢快速力量的基础上,探索能提高专项技能的专项体能训练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结合教学训练的实践。结论: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进行专项训练技术训练的同时要注重快速力量训练和本体感觉训练结合。建议:在发展核心力量的基础上.进行快速力量训练:设计一些与竞技健美操专项技术动作用力方向、用力技术特点相近的练习手段。增加本体感觉训练,通过影响人体感觉关节位置、运动及平衡的能力的本体感觉和平衡训练,提高维持静态和动态稳定性的能力,改善“空间感觉”和动作的空间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进入90年代以来,体操动作的难度和复杂性增加,竟争更加激烈.对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度发展力量素质不仅有助于各项目成绩的提高,也可减少慢性损伤的发生,还有利于训练和比赛的心理稳定.可见,有效的力量训练是掌握体操技术的前提与基础.一、力量训练的方式(一)力量练习与专项动作结合体操力量练习中,应尽可能采用在动作结构、肌肉用力方式、时空感觉等方面与专项技术动作比较相似或相同的动作进行训练.也就是说,要结合体操动作,特别是接近比赛的动作,进行反复练习,这除了能使用力的肌肉群一致以外,更主要的是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这种方法有利于转化为完成某一难度动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抱腿技术是自主式摔跤中的标志性动作,也是训练及比赛中最经常使用的动作。其技术动作要求运动员要有灵活的头脑,快速的反应来应对对手的动作变换;要有良好的爆发力来快速准确地使用动作;要有稳定的重心及动态中力量的变换,保证自己动作的成功,这是缺一不可的。运动员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和比赛经验的增多,使自己的技术更加成熟完善。  相似文献   

7.
根据摔跤运动要熟练掌握复杂的技术动作和达到高水平的运动成绩需要,把一般身体素质分为柔韧协调性,力量,速度和耐力。一、柔韧性、协调性训练:柔韧性协调性训练,主要根据专项技术动作的要求,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提高关节活动幅度和协调能力。其主要训练方法有:  相似文献   

8.
1、快速力量和爆发力是提高短跑少年运动员专项成绩的关键素质。以最佳途径最优化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来发展少年短跑运动员的快速力量和爆发力,是持续提高短跑成绩的基本保证。现代短跑技术要求在重视专项力量素质训练的同时,应尽量结合技术特点、动作用力特点、向专项的转移等因素。在短跑力量训练经常所选择的高翻和下蹲动作练习中,从事少年短跑运动训练的教练员,在注意克服这些手段的弊端,发挥它对短跑专项的长处,  相似文献   

9.
探讨和研究在运动训练中如何提高力量素质,指出力量练习要明确目的动作的用力特点,注意动作的用力角度和肌肉用力点,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安排练习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主研发的摔跤滚桥测力系统结合定点摄像技术和表面肌电采集技术,对10名男子古典式摔跤一级运动员滚桥技术的动力学、运动学、表面肌电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滚桥技术的力量峰值出现在69°,运动员的滚桥技术峰值扭矩可达自身体质量的(2.11±0.64)倍。②右腹外斜肌和右臀大肌的肌肉激活持续时间最长,分别达5.83 s和5.94 s。③右股直肌、右腹外斜肌、右臀大肌分别在0~90°、0~120°、0~180°范围内做功水平显著高于对侧,左背阔肌在0~30°和120~180°范围内做功水平高于对侧。提示:①在滚桥技术初期,假人滚动的力量主要由双腿蹬伸迅速过渡到右腿侧向蹬伸用力、躯干右旋体位下左旋用力、左臂随躯干左旋方向提拉假人用力构成。②30°后,假人滚动的力量主要由右腿髋、膝关节伸展肌群和躯干左旋肌群收缩用力构成,在约69°时呈现滚桥技术峰值力量体位,此后滚桥力量持续减小。③120°后,假人滚动的力量主要由左肩伸展的拉动假人动作和右髋伸展的挺髋动作用力构成。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分析,目的:明确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概念、理论基础、评估手段、身体功能训练与传统体能训练的关系。结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为了预防损伤、提高运动能力,以动作模式训练为核心、以运动链理论、动作发展理论为基础的新型体能训练体系。与传统体能训练相比,身体运动功能训练重点解决关节的灵活性、身体稳定性,基本动作模式、动作效率的问题,它是传统体能训练的基础;传统体能训练是在此基础上的提高,是运动表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以田径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田径运动员力量训练研究发现,运动员们长期将体能力量的训练放在四肢上,忽略了身体其他核心部位的肌力训练。这种身体内部的非平衡状态破坏了运动员潜在能力的发挥,使得力量在运动员运动过程当中难以爆发出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运动员在器械运动训练当中表现不俗,而在运动场上却发挥失衡的原因。因此,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将来运动员的振动力量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赛艇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广风 《体育科研》2008,29(5):80-81
赛艇是周期性项目,人体肌肉力量是赛艇在水中行进时的动力源,只有增强运动员肌肉的快速力量,才能产生更快的速度。通过对青少年赛艇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3年的跟踪研究,得出一些实践心得,为广大教练员在青少年赛艇运动员力量训练与教学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力量素质训练的专项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训练,必须遵循针对专项的力量素质特征。力量训练任务、手段和要求也日趋细化、结构化。能量代谢、动作力学、神经——肌肉系统专项化构成了力量训练专项化的内在结构与基本特征,力量训练专项化是练习设计、次数、组数、强度、速度、频率应与专项的能量、动作、神经——肌肉系统的需要保持一致,力量训练手段、负荷、要求只有在满足这些基本特征条件下才能有效保证专项化训练水平。强有力的核心肌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备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国家赛艇队12名公开级女子双桨组运动员6周功能性力量训练前后功能动作筛查测试(FMS)成绩进行动作质量的比较,探讨功能性力量训练对运动员身体功能动作质量的影响,以便为今后备战比赛过程中制定提高运动员动作质量和运动技巧的功能性力量训练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2名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在云南会泽高原训练基地训练期间进行6周功能性力量训练干预,并在实验前后对运动员FMS 测试的7个评价身体功能动作的得分进行比较;结果:6周功能性力量训练后,运动员各指标得分平均提高为深蹲0.7分、跨栏架步1.3分、直线弓箭步0.9分和躯干稳定性俯卧撑1.1分,4个动作得分较实验前都显著提高(P<0.05),而肩关节灵活性、主动直膝抬腿、旋转稳定性3个动作的得分较实验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6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有效地改善了运动员做深蹲、跨栏架步、直线弓箭步和躯干稳定性俯卧撑功能动作等的动作模式,表明采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计划科学合理,可为今后备战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功能性力量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水平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力量与速度训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丁友 《浙江体育科学》2004,26(2):45-47,54
根据当今三级跳远的技术特点,运用运动训练学理论,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力量和速度训练方法进行了探析.结果认为:①最大力量是基础,但必须通过以发展相对力量为主的训练来提高;②发展快速爆发力量是关键,但在训练时要处理好动作速度与负荷强度的最优组合问题;③速度训练应贯穿在全年训练的各个阶段,但不同时期侧重点各不相同.这一系列问题对训练能否取得理想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孟宪娟 《冰雪运动》2008,30(3):53-55
通过膝关节载荷静力学分析,进一步认识了杠铃力量训练过程中膝关节的力学特点和变化规律。并基于膝关节载荷静力学分析,探讨了杠铃力量训练在力量练习结构、练习方式和练习动作方面的专项化问题。认为杠铃力量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建立专项最需要的力量结构;可以通过不同的练习方式使那些对专项技术最具影响的肌肉或肌群得到训练;力量训练需要紧密结合专项特点,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篮球运动中,身体对抗不可避免。在比赛中,运动员要在激烈的身体对抗中完成技战术动作,可以说,在强对抗下保持动作的稳定性是训练的重点。从战术执行层面来说,优秀的体能素质是完成执行战术的前提条件。目前国内外对于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展开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其中核心力量的训练是研究热点。核心力量通过锻炼躯干部位及骨盆的大肌群和小肌群来控制身体在运动中的稳定性,从而使运动员更好的发力,以增强跳投的稳定性,核心力量的训练还能起到保护运动员、降低受伤概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投掷运动专项能力训练的功能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认为:为了提高投掷运动专项能力,应针对投掷运动中力的有序传递、力的非直线和非垂直方向性、稳固的左侧支撑、一次性爆发式用力、超越器械和超等长用力方式等功能因素进行训练。为了提高专项能力训练效果,还应树立以“强度”为核心的力量训练指导思想;还要注意科学地安排休息时间;关注运动技能的形成中枢神经系统参与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对40名自愿参与的男性大学生施加8周的功能性力量和传统力量训练,以期通过基于下肢运动生物力学、FMS和运动能力测试,探究功能性力量与传统力量的训练效果,进而为大学生进行功能性和传统力量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建议。研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了8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对照组进行了8周的传统抗阻力量训练,并在训练前后分别进行了下肢内外翻力矩、FMS和运动能力测试。研究结论:(1)持续8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大学生的功能动作质量(FMS),但与传统力量训练相比,并没有对功能动作质量的提高带来更显著的效果;然而对下肢运动生物力学的影响要显著优于传统力量训练。(2)持续8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相比,更能提高大学生的速度能力、协调能力以及灵敏素质,然而其对下肢的弹跳能力的影响却远不如传统力量训练,弹跳能力仍需要进行大的抗阻力量训练才能得到显著提高。(3)功能性力量训练不能替代传统力量训练对于肌肉的力量、爆发力以及平衡能力的影响,因此,在力量训练时,应当考虑传统抗阻力量训练和功能性力量训练对运动能力的不同影响,有选择地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